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海的女儿”的南海梦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通讯员 朱晓华

  中科院院士王颖教授已坚持50余年研究中国海,6次调查大西洋,科考足迹到达全球各大海域;她曾三次考察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并作为中国首位下潜海底的科学家乘深潜器至圣劳伦斯湾216m深处,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海的女儿”。

  如今,她为自己的人生画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秋,77岁的王颖院士欣然出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以下简称“南海中心”)。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到自己熟悉的海洋科研事业和未来极富挑战性的“南海中心”的发展,她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全力打造南海研究学术创新体

  王颖院士介绍说,自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2011计划”后,南京大学紧抓机遇、高度关注,根据国家目标和自身优势,精心选择与梳理协同创新的培育点。在外交部、海南省、国家海洋局三个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南京大学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10月10日,“南海中心”在百年学府南京大学正式挂牌。那天风和日丽,群贤毕至。由于协同单位多达10家,有学者幽默地称“中心”是“南海研究的‘联合舰队’”。

  王颖院士带领“南海中心”制定了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南海权益的最大化为重点,以多学科协同创新体为主体,以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为保障,全面推动南海问题综合研究,服务于国家南海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创建国际一流的南海研究学术创新体、南海战略决策的高端智库、南海国际交流对话平台、涉海事务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南海研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问题

  早在2004年,王颖院士就开始熟悉南海这片辽阔的海域,当时,由她领衔的课题组承接了外交部大型数字海洋和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数字南海”。该项目是我国首次海洋区域的综合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南海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王颖院士介绍说,中国南海研究事关中国领土安全、国家核心利益、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战略实施,对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全球化进程极具重要性,亦是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南海研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自然、法律、外交、军事斗争甚至考验国家意志的复杂问题。就涉及的学科而言,南海研究包括了海洋学和地理学、史学、国际关系、国际法和海洋法、政治学、社会及民族问题、图书档案和信息资源建设等,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典型的跨学科性质的学科整合例子,这恰好契合南京大学文理工多学科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强强联手,“南海中心”在涉海法律与国际关系方面,协同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社科院等单位的优势力量与学科优势;在南海史地与文化、南海资源环境、南海动态监测与情势推演方面,协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方面的优势力量与学科优势;在南海地区安全航行、南海问题域战略决策支持等方面,协同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国家海洋局战略研究所等单位的优势力量与学科优势。由此,中心建构了一支“文理交叉、军地合作、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研究队伍。

  为美丽南海的梦想挥洒汗水

  她感慨地说,此次“南海中心”的成立,也是呼应前贤们的强国梦,以“南海研究”的中国声音、中国立场,努力实现和平崛起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在一次次集体磋商与智慧火花的碰撞下,中心的未来工作重点与发展规划渐渐明晰,王院士将之概括为“三大方向,五大工程,八个平台”。具体来说,围绕南海问题基础研究、南海形势动态监测、南海事务应用对策等三大方向,构建“南海法律与国际关系”、“南海史地与文化”等八大平台,启动南海数据仓库建设、南海主权证据链搜集整理研究、南海问题话语权建设、南海法律与国际关系综合情势推演、涉海事务高端人才培养等五大工程,全力打造集学术创新体、高端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交流对话平台等四大功能与目标于一身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正是对科研事业、对国家民族利益的那份责任感,让“南海中心”所有科研人员凝心聚力、一呼百应、携手并进,为美丽南海的梦想挥洒汗水。



/jiaoyu/zatan/2019-07-30/1049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