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无怨无悔的青春岁月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苏婷

  1983年3月3日,是我到中国教育报工作的第一天。当天也是中国教育报“试刊号”发行的日子。记忆中,那天的阳光十分灿烂。穿过有些灰暗的楼道来到办公室,我见到的第一个场景是,编辑部里人人都捧着一张飘散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兴奋地议论着,从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报头说到前几天的编排过程,大家说得津津有味。可能是因为刚上班的缘故,亲手做出第一张报纸的新鲜感、兴奋感溢满了报社的每间办公室。

  我报到后被分到普教部。那时的普教部,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办公桌摆到“无缝对接”的地步,以致坐在最里面的人要出来时,需要一排人都翘起椅子“让路”。当时教育报是周刊,工作节奏不是很快,编辑记者们外出采访较少,因此办公室里人气很旺。每天到了办公室,我们都是先从群众来稿里筛选稿件,每人桌子上都堆着一摞摞纸稿。翻看之间,不时会有一些有趣的新闻被读出来,引发一阵议论或是一片笑声,办公室的工作氛围相当和谐。

  报纸试刊的3个月是自办发行,因此每次出报后的当晚,“滚报纸”的劳动就成了尽情交流的快乐时光,大家一边轻松聊天,一边将报纸打包。3个月的自办发行也给我们带来较为丰厚的回报,比如我每月的这一项劳务费竟能抵上半月工资。

  几位借调来的记者、编辑分别来自江西、云南、四川、福建、河南等地。在试刊的3个月里,他们一直在普教部担任德育、管理、教学等版面编辑,带我们这些新人。我的老师范才生来自江西教育杂志,搞新闻出身。他在我开始工作的头几个月里,一直尽心地指导我,给了我很多帮助。由于宽厚谦和,大家都愿意跟老范开玩笑,他也常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

  在我的采访经历中,有一次“历险”难以忘怀:大约是1985年,由五部委组成的调研组分几路到各地进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调研,我被安排在赴河北的小组。记得那天在一个镇上开完座谈会后,去往下一个目的地途中,当地的同志在车上说,一会儿要路过的一个石灰矿采矿区,中午11点会封路爆破,所以得快点走。谁知还没到时间,也没封路,那边居然就开炸了。我们在车上刚看到远处烟雾腾起,突然就发现我坐的后排车窗玻璃一下子粉碎了,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碎石飞来惹了祸!等到回过神来,我才发现自己的身上、头发里都是玻璃碴儿,所幸只是脖子下被划了一道。如果石头的速度再快一点儿,或者我们离得再近一些,那命中的正好是我的一侧太阳穴!想想真是后怕。

  记者生涯中,采访经历无数,比较难得的机会是赴战地采访,应该说这样的机遇不是每一个新闻人都能赶上的。1986年5月,首都女记者协会组织12家新闻单位赴老山前线慰问和采访,我荣幸地成为采访团的一员。从昆明乘上军用吉普车向文山进发,再一路颠簸到达麻栗坡前线指挥部,用了两天时间。我们进入伪装网下的核心指挥所听部队长介绍情况;排练小节目到战区医院慰问重伤员;用山间采集的树枝和野花亲手制作花圈,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追思那些年轻的生命。之后,女记者们穿上作训服或迷彩服,戴上发下的钢盔,分别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前方采访。部队在保证大家安全的前提下,安排我们深入猫耳洞与战士们交谈;到某师指挥部所在的巨大山洞里、到老山主峰团、到炮击现场采访。其间,我们曾经过著名的越军射程内的“三拐弯”,看到了战士和军工的艰难行走,触摸过中越界碑,经历了坚守阵地的官兵们每天都经历的40度高温高湿,一个采访组甚至还险些被抓俘……大约10天的战地生活,在经历了灵魂洗礼后,我写出了几篇与教育有关的前线报道,如帐篷学校、无私奉献的大学生、猫耳洞里读书热等。

  30年与中国教育报一同走过,如今的我也过了退休年龄。回首往事,最深的感受是,唯有兢兢业业工作,青春才有所附丽。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退休记者)



/jiaoyu/zatan/2019-07-30/1054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