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教育水准较高的城区路程远,交通不便,参加县级以上教研培训活动耗时费力,培训学习机会少,教学视野受限……这是许多偏远地区教师面对的共同困难。偏远地区教师素质的全面均衡提高也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有待破解的难题。
■朱俊聪
四川省宜宾县校点多,分布广,路程远,交通极为不便。多数教师参加一次县级教研活动往返需3天时间(往返各一天,培训一天),多数时间耗费在路途中,而且增加了吃住行的费用。因此,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参加一次全县教研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每年每个学科如能开展一次全县的教研活动就已经很不错了。
2005年9月宜宾县成立了片区研训组,7年来通过片区研训的形式,有效破解了人口大县基层学校的教研难题,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归口管理,破解“研训员少”的难题
根据该县地域特点,将全县26个乡镇合理划分为5个片区,归口到县研培中心管理,每个片区研训组辖5个至6个乡镇。片区研训组是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简称“研培中心”)的派出机构,是介于乡镇中心学校与县研培中心之间的基层教研组织,在县研培中心的领导下,协助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评估等工作。每个片区研训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专职研训员一名,兼职学科研训员18人左右。
片区研训组办公室设在辐射乡镇相对集中的中心学校,实行主任负责制。3名专职研训员,主要负责谋划片区内的教学教研及教师培训工作。兼职研训员是根据片区内学科教研的需要设置,兼职研训员必须是该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兼职研训员基本工作在学校,同时要服从片区研训组的工作安排。研训组定期组织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开展学科教学研讨及教师培训等活动,有效破解了县级研训员少、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不便的难题。
专职督导,破解“指导少”的难题
片区研训组工作基地建在学校,教学教研指导、送培活动等可以覆盖到每一所村小,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因而教学教研指导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这使全县教研工作下移,教研重心前移变成了现实。片区研训组的工作弥补了乡镇教研力量薄弱、县级教研力量不足、到校指导少而散的弱点。片区研训组强化了教研的力度和密度,使一线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师人人都能得到教研指导,提高了研究意识。这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提升了教学教研指导工作的效率,确保了指导培训的实效。
近3年,片区研训组督查全县47所初中150余次、小学590所(次),督查教师1.2万人次,听课7280节,专兼职研训员上示范课530余节,检查备课本1.3万本,查阅学生作业15万余本。
培训指导,破解“师资均衡”难题
片区研训组力争工作快速高效。一是明确了工作要求:管理在县研培中心,工作在学校,研究在课堂。二是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两个服务、三个水平、四个重点”。“一个中心”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两个服务”是教研工作要为乡镇、学校行政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三个水平”是提升教研活动水平、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四个重点”是研训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即抓教学常规检查,抓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抓教师专业发展,抓校本教研活动。
教育均衡发展,师资的均衡是其要义之一。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途径是自学和培训,片区研训组的出现为教师培训打开了方便之门。它主要采取“培优”与“扶弱”结合、常规培训与专题研究结合、骨干引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师资的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常规培训。片区研训组在进行教学常规督查的同时,送培训到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力争把前沿、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带给教师。在常规督查中,研训员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座谈,与教师探讨教法,交流如何写计划、备课、课堂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辅导学生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写教后反思等问题,对教师进行浸润式专业教育。近3年来,片区研训组共计组织召开了396科次学科培训会。
教材培训。教师过好教材关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小学培训组重点针对片区校及以下的教师,尤其是老年教师,学科上除了语文、数学外,重点进行了英语和科学的教材培训;初中培训组重点针对英语、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培训。培训时采用观课、评课、听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主要由片区的名师、专职教研员、县级名师等担任。片区研训组近3年共进行了298场次的教材教法培训。
骨干教师培养。各片区建立了辖区学科人才库,利用适当时机,组织片区内的骨干教师参加片区研训组活动,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比如承担片区教材培训任务,让他们上研讨课、做专题讲座、设计课堂创新作业等,逼他们去研究,给他们搭建锻炼、交流、成长的平台。同时,也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县、市组织的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成为学科的“领头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教师。
县片整合,破解“资源匮乏”难题
宜宾县是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金沙江、岷江下游,川滇两省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现有中小学校322所,现有在编教职工7700余人,学校相对分散,教师质量参差不齐。
县研培中心自主开发了“宜宾县研培网”。该网站设置有网上政务、研培信息、学科论文、试题资源、课件资源、图片资源、影视资源、学校管理、德育等栏目。全县教师共建共享资源,主要内容由县及片区学科研训员审核把关。现有会员7782人,全县教师注册率100%,各类资源4万条。通过网络,打破了教研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教学研讨的延伸。一线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下载相关资源供教学参考使用。这为教师备课、教育教学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为该县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和交流的平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帮手”,将现代教育技术切实转化为了教育生产力。
相关部门借全县建数字化校园的契机,扩容研培网教学资源,保质增量,力争建成教育精品网站。今年该网将完成初中所有年级及高中一二年级的各科的导学案编写上传工作,按照教材体系专人负责,一课一案,供教师借鉴和使用。县、片资源整合,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信息共享,解决了教育教学活动中资源匮乏、查阅不方便、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困难。
片区研训切实促进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为师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教研力量支持。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
日前,湖南省靖州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教研专家陈冰青在岗前培训班上与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交流意见。靖州县深入开展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互动平台,该县教育局组织“传帮带师徒结对”活动,为50多名来自偏远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搭建了向名师学习的平台。自活动开展以来,依托“师带徒”平台,不断改革优化“师徒结对”制度,稳步推进了“青年人才工程”,有力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与成才。谢真燕 邹本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