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岚(爸妈内参主笔)
上周末,我和同事去饭馆吃饭。
我们刚坐下就进来一家人:一对夫妻牵着一个约莫9岁的小男孩,还有两位老人。他们就坐在我们对面桌。
我看到服务员把菜单递给妈妈后,小男孩一把从妈妈手里抢了过来,他一边看一边嚷嚷着说:“我要吃鱼和螃蟹。”
“好好好,都点阳阳喜欢吃的菜。”妈妈宠爱地回应着小男孩。
爷爷奶奶笑意盈盈地摸着小男孩的头:“我们阳阳最喜欢吃鱼和螃蟹了。”
一会儿,菜上来了,小男孩把所有的菜都挪到了自己面前。四个大人看上去习以为常,只是看着小男孩笑。
吃鱼了,四个大人又争先恐后地挑鱼刺,把鱼肉堆在小男孩碗里。奶奶一边喂小男孩鱼肉一边柔声说:“不用急,慢慢吃哦。”
小男孩惬意地享受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宠爱。过了一会,爷爷大概是饿了,想夹菜吃饭,小男孩却不让。
爷爷只好放下筷子,直到小男孩吃饱了,四个大人才端起碗来吃饭。
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里不是滋味。悄悄地和同事嘀咕一声:“现在的孩子哪!都宠溺到什么程度了?”
显而易见,这名小男孩的家庭地位在众人之上,享受“独食”,好东西先供他一人享用完毕才轮到其他人。
也许小男孩的家长觉得孩子小,给孩子特殊的照顾和待遇,才能表达出对孩子的那份深爱。
可是这样毫无原则地爱之下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性格自私,唯我独尊,缺乏对人对事的同情心。
那大人们对孩子的这份过度溺爱,就演变成了对他人格长成的伤害,熊孩子就这样养成了。
读《伊索寓言》里《小偷和他的母亲》故事。
一个小偷被抓住判处了死刑,三天后执行。他在临死前和母亲话别。
当他母亲来到他面前,他轻轻地说:“告诉你一件事。”小偷的母亲听不见,就走近些,他又轻声说一遍。
母亲还是没有听见,于是她将耳朵贴得更近些。儿子突然咬住母亲的耳朵,差点把耳朵撕了下来,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这是对她的惩罚,”小偷恶狠狠地说,“我小时候小偷小摸,把偷到的东西拿回家时,她不但不惩罚我,反而笑着说‘别让人看见。’就是因为她我才落得了今天这样的下场。”
这位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必定懊悔难当。彼时彼刻她或许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卖。
母亲发现孩子拿东西回家时,对孩子说的话竟是“别让人看见了”,她这是以自己的言行助长孩子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啊。
可以这么说,儿子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放火打劫罪不能赦,全因这位母亲在儿子小时候犯下小过失的时候,无原则地宽容,甚至默许孩子的错误行为,在这份毫无原则的爱里,致使儿子在歧路上越陷越深,最终断送了年轻的生命。
父母三观不正,必然难以教养好自己的孩子。
说到底,父母教养孩子是一场修行,只有先修炼好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以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南京六朝博物馆寻找一名小观众。
3月底这个孩子跟着班级春游到博物馆参观时,悄悄拿走了展厅里用于布展的两块鹅卵石,几天后他又带着道歉信和鹅卵石回来承认错误。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仅原谅了他,还想表扬孩子身上“知错能改”的勇气精神,并授予他“名誉小馆员”的称号,却没有孩子及其父母的联系方式。
博物馆工作人员从监控视频中发现,这名送道歉信和鹅卵石的孩子是妈妈骑着电动车送来的,妈妈一个人在门口的人行道上等着,让孩子自己进去说。
此新闻一出引发广大网友热评“妈妈三观正,孩子以后歪不了。”“没有熊家长就没有熊孩子。”“这样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懂事的儿子。”“家庭教育做得好。”
同样是拿了东西回家(虽然只是两块小小鹅卵石),但孩子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下了一封朴实而又饱含诚意的道歉信以及送还东西。
孩子沐浴在母亲神圣的爱的光辉里,即使偶有犯错,他们也能顺利走过那条成长的泥泞小路。在这种爱滋养下长大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朴实善良有温度的人。
每个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是避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的教养态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走向和人生轨迹。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三观不正或教育缺失错位的父母;而每个好孩子的背后,必然有着良好的家教家风。
当孩子一起玩耍发生争执时,你是为保护自家孩子,一味去怪责别人家孩子还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帮助孩子分析对错?
当孩子不小心摔跤时,你是怪责孩子脚下的地还是提醒孩子走路要当心?
当孩子哭闹着提条件要东西时,你是无条件地满足还是在心里分析后才作出理智的决定?
当孩子悄悄地拿了别人的东西回家时,你是若无其事甚至说“不要让人看见”还是对孩子循循教导“便宜莫贪,勿以恶小而为之”呢?
一桩桩,一件件,父母的教养态度就这样渗透进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滋养着他们成长。父母怎样的态度就养育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应当是三观端正、善良有爱的父母,他们有规矩有原则地去爱着自己的孩子。
那些毫无原则底线去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爱往往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伤害,既伤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甚至成了一辈子无法弥补的痛悔。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首先会身体力行做好孩子方方面面的表率;其次,他们在教导孩子学会生活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孩子犯错,他们不会放任自流,甚至纵容包庇,而是及时疏导,指引孩子改正,始终智慧地引领他们走在一条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作者简介:微岚,70后女子,爱生活爱读书关注孩子成长,与孩子结伴在文字里温暖成长。写家教育儿、童话、成长小故事,文章散见《琴童》《学生家长社会》《爱你成长》杂志。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