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2月27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北京发布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份报告作为第一份聚焦于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第一次以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分析,第一次从学生的角度说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从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入手,反映了中职学生发展、中职学生就业、中职学生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介绍了国家促进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的政策举措,展望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报告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证明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2011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年招生数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重要主体,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有2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学生发展:从“学习失利者”到有理想的职业人
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另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父亲、母亲从事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人数比例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5和3/4,45.7%的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
一项针对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文化课学习状况的调查发现,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数学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英语水平,许多学生被认为是“学习的失利者”。学生中有一部分属于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成长经历等多种原因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这群刚满15岁的青少年,有志向、有朝气,朴实勤奋,吃苦耐劳,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较强,易受外界干扰,教育难度大。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技能、重铸信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职业教育需要面对的责任和挑战。经过学校专业教学、职业指导、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和环节的教育活动,大多数学生从“学习的失利者”逐渐转变为职业专长的拥有者,自主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强烈的自尊需要逐渐转变为不断发展的职业自信,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对自己的人生更有信心,成为了有理想、有抱负的职业人。
调查显示,91%的中职学生对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90.2%的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选择职业时能较好地考虑社会的需要,愿意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奉献社会。通过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活动,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自信心都有显著增强。在北京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以及抗震救灾等急事难事中,中职学生都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接受养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文明风采”竞赛等特色活动的激励,中职学生在学习掌握技能的同时,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提高。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学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礼貌了,懂得感恩了,做事情有章法了。
教授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与职场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未来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并为其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也是职责所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保证学生能够受到有效的技能训练;“双师型”教师以及聘请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的教师队伍,保证学生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和具体指导;教学计划中安排有企业顶岗实习环节,使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封闭空间,获得职业工作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目标感和针对性逐渐增强。在中职学校,学生在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中掌握了谋生立足的专业技能,85%以上的学生都在毕业时取得了“双证书”——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既完成了高中阶段学历教育,又达到行业职业标准要求,拥有了就业的敲门砖。
在中职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感觉看得见、摸得着了,不再是被动灌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琢磨如何学以致用了。调查显示,有81%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毕业后创业的想法。一些学生未出校园就已经做起了“小老板”,成为校园中的“创业明星”。学校鼓励、支持和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就了他们的创业梦。
学生就业:95%的高就业率实现技能改变命运
近几年,中职毕业生人数和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至2011年间,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特别是2009年以来,每年毕业生人数都超过600万,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万。
2007年至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中职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近5年,直接就业人数由358.21万人增加到476.41万人,增幅为33%。
中职毕业生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社会越来越关注就业对口率的情况。中职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点是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在人才就业市场中无论是经验还是基础知识储备都不具有优势,而通过中职学校所学到的专业技能无疑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本。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73%,远远高于本科,学有所用不再是一句空话。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毕业生起薪均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近94%起薪在1000元以上,超过50%起薪高于1500元。其中,广东惠州、江苏扬州等城市中职毕业生的起薪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0%以上。95%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工作关系,其中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的比例达到55%。八成以上的就业学生享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四成以上的就业学生享有五险一金。
从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情况看,第一产业占7.91%,第二产业占39.06%,第三产业占53.03%。进企事业单位就业是学生的主要选择,近5年来,所占比例保持在75%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在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中职毕业生不仅“就业有优势”,而且“创业有本领”,近5年在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人数由45.35万增加到70.24万,增幅达54.88%,2011年达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3.36%。另有16%的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并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集团化等多种办学途径,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统计表明,从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渠道情况看,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学生约占八成。
社会贡献: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坚强基石
三次产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下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严重不相适应,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的阻力。中职毕业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打破了这一阻力,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中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中职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近5年来,年均600多万的中职毕业生进入生产劳动服务一线,成为三次产业的劳动大军,大大改变了原来产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以及技能不足的状况,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奠定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200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到2010年增至9.72年,中职教育为此贡献巨大。
中职毕业生进入产业大军不仅增加了城镇技能劳动者的总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技能劳动者的结构组成,中高级技能劳动者比重明显上升,有效改善了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结构,缓解了“技能短缺”的困境。中职毕业生是推进经济发展由“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结构红利”转变的重要力量,是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坚强基石。
我国有着相对完备的二产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与其几近“行行对应”的中职学校提供的人才保障。以二产中的“大头”——制造业为例,中职学校通过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6年至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71212.9亿元增加至110118.5亿元,4年内增加了54.6%。而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共有600多万的中职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是二产主要的人力资源。
2007年至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06932亿元,而这5年间,超过50%的中职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高达1147.7万人,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求加码的情况下,更多依靠中职毕业生助推产业结构转型,无疑是大势所趋。
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910亿元,到2011年提高到47712亿元,而这5年来,从事第一产业的中职毕业生由29.9万人增加到41.5万人,增幅38.8%,总计约有169万的中职毕业生进入第一产业。这些中职毕业生,无论是在乡镇农机所、种子站还是自主经营,都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做出了直接贡献。
中职学校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2500多万农村新生劳动力在接受了职业教育后进入城镇工作,实现了带技能转移就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000万人。全国2000多个县(市)平均都至少建有1所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县级职教中心,培养了大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多数家庭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载体。学生的家庭背景结构和超过95%的高就业率,使得两类相对弱势的人群通过中职教育实现了技能改变命运:一类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一类是农民工家庭子女。同时,东部一大批中职学校与西部中职学校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2008年至2012年累计招生近150万人,为西部地区学生在东部实现就业铺就了道路。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西部的中职生毕业后带着技能走向城镇,实现了转移就业,这对在总体上避免贫困固化和代际传递,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缩小中国的人群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推动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未来10至20年,我国将面临着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困境,结构人口红利将取代总体的数量人口红利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在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提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职毕业生作为未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其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护,能够实现有充分的就业岗位、有殷实的收入、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和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中职生将会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职生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在劳动和创造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根据《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整理)
■大家评论
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总干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陈光:该报告以教育的“产品”——学生为切入点与聚焦点,全面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观念的创新与回归。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通过职业价值感、个人效能感的提高去改进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质量以及面对社会的自信与自尊是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报告所反映的“学生发展”正是中职教育巨大努力与成效的真实写照,可喜可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豪祥:这份报告作为第一份面向社会公示的报告,以深刻独特的第三方视角、翔实的数据和典型的案例,为社会和企业全面正确认识、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报告引用了许多来自行业、企业的案例,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对指导行业、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孙长庆: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经验、理性的分析、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既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又是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对广大职业教育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者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