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农村中小学内涵发展, 整体提高城乡学校教育质量,从2009年开始,由重庆市教委管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指导、上海方略教育机构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选择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并以“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为四项主要任务,实施了以“新学习”为核心理念的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
学校文化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2010年,重庆市“领雁工程”开始实施,在专家引领与示范学校的结对带动下,用文化引领、激励、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小学围绕“德文化”提炼出以“润德教育 爱育人生”为主题的文化特色;重庆市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让川剧进课堂,传承了艺术的历史重任;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提炼出“书鼓和鸣”的办学理念,努力追求“书”与“鼓”的交融共生,让“书”的文化内涵与“鼓”的精神气质和谐共鸣,显示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南川区鸣玉中学结合“石牛”地域文化形成了“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牛文化”,将“厚道为基、勤耕为径、牛人为果”逐渐发展形成“惜时、服务、进取、创新”的学校文化;武隆县仙女山镇中心小学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造就了不一样的“百花校园”,勾勒出百花齐放、百花同盟的文化景象。
大渡口区茄子溪小学
润德教育 爱育人生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优秀的文化品位是现代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2010年9月,茄子溪小学作为一只雏雁加入到雁阵中,以重庆市“领雁工程”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以爱为魂,树德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外显文化形象,内秀文化品质”的思路,在寻觅中,明确了方向;在风雨中,磨砺了意志;实现了“文化立校、课程更新、课堂高效、养成育人”的发展目标。
文化凝练:以爱为魂 树德立人
校园文化乃“立校”之魂、“立校”之气、“立校”之力。茄子溪小学创建于1964年,前身为大渡口区树德小学分校。传承树德小学办学宗旨,茄子溪小学以“立德”为本,“厚德载物”,认为要“育人”,必先“树德也”。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炼出“以爱为魂,树德立人”的新理念,由此拉开了“润德教育”的序幕。
学校在“德”字上做文章,围绕德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德文化,即树润德精神,办润德教育,立“崇尚美德、爱育人生”的学校精神,建“德艺和美,润泽人生”的课程文化,达“谦逊和德,纯真善雅”的育人目标。
文化塑造:外显形象 内秀品质
茄子溪小学修改完善学校制度,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激励”的制度文化。从2011年起,学校致力于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打造,努力建构多维校园文化体系。
一是环境文化,德意情韵。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邀请“领雁工程”专家和示范学校入校指导,确立了打造以“德文化”为主体的校园环境。老师们亲自为茄子溪小学作赋,亲自利用校园的空间、角落,将诗文融入环境,采用现代工艺,将大书法家、名人碑帖和经典传诵的书法小故事制作成展板融入围栏。学校挖掘校徽文化,由三部分构成:紫色的圆,像字母“a”,象征茄子溪小学“以爱为魂”办学理念的“爱”;也像字母“Q”,代表着茄子溪小学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中间的绿色溪水象征教育是源头活水,滋养着祖国的未来。嫩芽整体似“子”字形,象征着茄小学生朝气蓬勃、健康成长。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说,圆形主体也象征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爱护,体现了学校办和谐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未封住的口有海纳百川之势,象征着教育要有包容之德,教师要有容错之心。一棵绿绿的嫩芽象征新课改犹如破土而出的新苗,在广袤的新天地中茁壮成长。将它倒转又似一个“人”,寓意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辉映了办学理念的“树德立人”。标志的主色采用紫、绿两色,紫色代表老师对教育和学生热情、和蔼的态度;绿色代表生命,体现一种顽强浓郁的生命活力,象征学校活泼向上的精神。
二是课堂文化,德艺和美。课堂教学是体现师生行为文化的重要阵地,建“德艺和美,润泽人生”的课程文化,打造“心动课堂”、“高效课堂”是学校的另一个亮点。学校积极开展心动课堂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与育才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以“选定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形式开展活动,初步形成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细读品味——诵读悟情——方法运用”的语文教学模式,“情境引入——自学提问(低段: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低段:主动探究)——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组织热身——导入揭示——情景操练——归纳小结——交际运用”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实际困难能力上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同伴互助,领雁齐翔。
(陈宏)
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
传承历史重任 让川剧进课堂
文化需要去传承、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沉淀,以散发出更浓郁的味道。驿都实验学校位于重庆十大风貌镇之一的白市驿,以其独特的驿站文化为名,而驿站文化最大的亮点就是川剧文化。驿都实验学校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和本地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重任和特殊的生命群体,驿都人思索、寻求、丈量着一条既能提起传承历史文化重任,又能弘扬博爱办学理念的办学之路。
温暖人心的理念文化——博爱暖人心
学校的理念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价值追求、育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驿都实验学校提出了“博爱驿都,阳光幸福”办学愿景,让广大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享受来自各方面的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立足博爱教育的文化内涵,以川剧文化作为校本特色表现形式和载体,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能够享受关爱、感悟爱心、富有爱心的人。
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川剧进课堂
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学校构建了反映川剧文化的校本教材体系,将“川剧”引入了课堂。学校邀请川剧协会的艺术家,一起把唐诗宋词、经典歌谣、精彩故事等编进川剧的唱词,把川剧特有的脸谱、服装、道具等编进了教材,用川剧艺术中的“忠、孝、礼、仪、信”等优良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尚善”、“尚爱”、“尚美”教育,形成川剧特色的校本教材——《学川剧》。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教材编成了初级本、中级本和高级本。在重点依靠白市驿川剧联合会老师的基础上,学校的艺体教师也跟班学艺,逐步介入,并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和到市川剧院观摩专业演出,身体力行去感受川剧文化的魅力,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将川剧这一校本文化与现行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小学部3-6年级每周一节川剧课,教授学生的唱腔和形体动作;在美术课上,穿插介绍川剧的脸谱、服装、道具等特色元素;在社会或历史课里穿插介绍川剧的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特有魅力,在一招一式中受到美的熏陶。再其次,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驿都学校,设立了川剧、鼓乐、指挥等特长培训社团,为有各类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平台,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缤纷绚烂的校本实践——文化得传承
学校把“以爱为源、人人发展”作为校园活动的宗旨,以川剧文化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搭建川剧艺术展示的平台,提升学生艺术活动品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型川剧艺术节;结合学校的“2+2”项目,将川剧新唱等集体项目融入其中;组建驿都川剧社团,进行川剧绘画、剪纸等项目的训练;打造一批经典剧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演出。
博爱造就幸福,特色伴靓精彩。驿都实验学校师生学会了“尚善”的品德与认知,塑造了“尚美”的人格,学习了传统文化精髓,感悟了传统文化的韵味,感受到了幸福!
(王小龙)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书鼓和鸣 以文化人
文化犹如学校的空气,让师生品味文化的芬芳,接受文化的洗礼,浸润文化的温润,鲜活生命的成长。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构建和培育学校核心文化,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历经14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整合提炼,确立了“书鼓和鸣”的办学理念。
动静相宜 创建书鼓文化
“书”是科学、知识、文化的载体,是传承经验、传播文明、启迪智慧、丰富内涵的重要媒介,是附小教育的“根”;“鼓”是艺术、体育、精神的载体,是宣泄情感、激励士气、张扬个性、凝练团队的重要媒介,是附小教育的“魂”。“书”主静,体现校园的宁静与深邃;“鼓”主动,体现校园的欢乐与张力;两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师生相融,寻求“共鸣”的教育美感,追求“和谐”的教育生态,达成“尚美”的教育功效。
学校培育“书文化”。一是以学校现有课程为载体,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二是开放学校图书馆,促使师生教与学的渠道更通畅、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三是开发校本课程,培育特色学科,激发师生学习的源动力,促成师生形成自我学习思考、实践发展的自觉行为和生命追求。
学校创新“鼓文化”。一是建校之初,向街头民间学习,把“打腰鼓”作为一项锻炼项目引入学校;二是随着学校的扩建和学校少儿腰鼓声誉的鹊起,选派骨干教师到安塞腰鼓的发源地深度考察学习,创编少儿安塞腰鼓纳入课堂;三是挖掘鼓的文化内涵,开发《沃土·阳光》“鼓文化”课程,将鼓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自主开发“长生欢乐鼓”,推进学校“鼓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凝神聚气 培育文化气场
学校借新课程改革之力,彰显“书鼓文化”特质;借重庆市“领雁工程”之功,养“书鼓”之气,凝“书鼓”之神。以校园环境的布置、校本课程的开发、师生行为的养成为手段培育书鼓文化的气场。
一是校园环境的布置随处体现书与鼓的相融。从鼓之源到鼓之乐、鼓之舞再到鼓之魂,从木鼓、铜鼓到安塞腰鼓,从名家书法到师生临摹,就像是在鼓文化的长河里行走。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凸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自建校本课程,实施时既注重隐性课程设计对学生价值体系形成的影响,又注重显性课程的实施。三是师生行为的养成体现书鼓文化的精髓。学校师生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体现了学校的书鼓精神文化。
积极行动 文化推动发展
在行动策略上,学校文化渗透在各个层面上。学校在传承安塞腰鼓的基础上,创新学校少儿腰鼓传统,对腰鼓特色进行挖掘、整理、提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激活少儿腰鼓文化元素,创编“长生欢乐鼓”,铸就“书鼓和鸣”的学校特色品牌。通过学生经典诵读及师生读书系列活动、职工小家建设、德育“1221工程”建设、素质教育下的腰鼓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鼓文化”探究等为载体,弘扬“书鼓文化”的精气神韵。以鼓为媒,先后在本地区发展出8支中老年业余腰鼓队,牵手重庆市巴南区凉水小学、重庆市石柱中学,帮助组建腰鼓队,并与英国塞夫顿白鹭小学缔结国际友好学校,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
(陈代伟)
南川区鸣玉中学
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牛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办学校就是办一种精神、办一种文化”。“不等扬鞭自奋蹄”是重庆市南川鸣玉中学自主发展理念的诠释,是学校文化特色彰显的主旋律。
挖掘地域特色 提炼“牛文化”
鸣玉中学地处石牛河。学校结合“石牛”地域文化和提出的自主发展理念,确立以挖掘“牛”文化为突破口,建构以“不等扬鞭自奋蹄”为主题的学校自主发展文化体系,并长期坚持,不断传承,努力形成鸣玉中学“惜时、服务、进取、创新”的学校文化。
学校提炼了“牛文化”即“厚道为基、勤耕为径、牛人为果”。“厚道为基”指鸣中人“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厚道”,这是鸣中人道德修为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勤耕为径”指鸣中人走向成功的基本路径为勤勉耕耘,通过深耕细作、开拓进取、勇创佳绩;“牛人为果”指鸣中人在“牛文化”熏陶下,以“牛品”树“人品”,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即有“社会化”又彰显“个性化”健全“牛人”。
学校形成了“不等扬鞭自奋蹄”的主题文化,即以“牛”的自然属性和象征意义为依托,树立自主发展的理念,直面危机、主动出击,打造以“牛文化”为主题的“自主发展”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构建“自主育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学校自主发展文化体系,培养自主发展意识、养成自觉行动习惯、形成主动创新精神。
开展系列活动 渗透“牛文化”
学校在“牛文化”基本理念建立的基础上,以自主发展为特色,从三个实践维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一是营造文化环境、物化文化标识。从办学目标、校训、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旗、校徽以及牛文化长廊、建奋蹄牛雕塑建设中体现。二是三大实践体系,探索自主发展。自主教育。围绕牛品开展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以“赞牛品,树人品”教育主题为抓手,开展了“画牛、唱牛、写牛、学牛、做牛、颂牛”系列活动,培养“愿做春耕牛、甘做孺子牛、争做奋蹄牛、勇做拓荒牛”的优良品质,自主学习。探索构建了独具“牛文化”特征的“反刍式四步导学法”。其核心理念是:按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实施学习的选择性,教学的差异性,用反刍作为确定师生教学的依据,以学定教、以学活教,真正解决和落实学生对知识的过手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自主管理。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每周开展“我为班旗添光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日开展“牛人大课间”、“牛、牛、牛”大舞台和每周开展“蒙牛杯”班际之间竞赛活动,每期、每学月、每周开展“牛生”、“牛师”、“牛班级”、“牛科室”、“牛事件”等评比活动。三是围绕“牛文化”,探索校本课程。调研掌握学生的需求和学校教师以及当地社区的教育资源,将已经有基础的课外阅读、科技教育、文体活动、书法写作、心理咨询等项目作为首批校本课程,争取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通过对“不等扬鞭自奋蹄”自主发展文化的不断探索实践,鸣玉中学自主发展特征不断凸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充满精气神。“不等扬鞭自奋蹄”自主发展思想的印记,正在努力实现主题型文化育人模式的追求。
(王麟)
武隆县仙女山镇中心小学
百苞待放的“花文化”
位于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的仙女山镇中心小学校,在“领雁工程”项目的带动下迅速成长。独特的自然风光造就了不一样的“百花校园”。学生沉浸在“花”的海洋里接受文化的洗礼,感受花文化的熏陶。
以“花”为媒 勾勒文化景象
让学生认识五彩斑斓的各式各样的花,了解其性格特点,选取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花,并以此为班名。如兰花班、梅花班、月季班、海棠班……组织学生在家种花,在学校种花,享受种花带来的乐趣。引导全体学生讨论,根据班花特点提炼出“个人座右铭”、“班级口号”等。举行班级和校级花展,让鲜花开满校园。制定“班级公约”,让每一位学生汲取花的精髓,领悟花的精神。引导学生查阅书籍、追踪网络、感悟自己,寻找花的品质,学习花的精神,书写花的梦幻。洗礼学生的头脑,荡涤学生的灵魂。
育人环境 彰显花的魅力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布置构建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室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让教室成为学生美的摇篮及和谐发展的载体。如教室里的“阳光(花)屋”是学生推心置腹的良师益友;“(花)儿想对谁说”栏目让校长、老师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倾听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包容着自己的鼓励,别人烦恼、痛苦的疏导和排解;“善良之树”、“礼仪之花”……一朵朵花儿,一个个果子,都是一件件好事,一个个优秀的品质;“爱(花)小屋”上面写着“尊重”、“相信”、“诚实”、“共享”;“五彩心愿墙”上的一个个梦想正在激励孩子们放飞着梦想,收获希望。“感恩小屋”里贴满了孩子们对家长、老师、同学、学校、社会、自然的感恩寄语。教室外的班级展示牌上有各级师生共同提炼出来的班风、班训、班级公约、班级格言或座右铭,有全班师生的合影和班级介绍,彰显着班级特色,凸显着班级亮点。
主题活动 延伸“百花”文化
学校重视主题活动教育,探索百花育人的教育方式。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中,有的班级辅导员带领同学进行集体“讲话”,共同讲述名人成长的历程,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谈文明礼仪、讨论校训、校风、学风及班级文化;谈经验、收获,也谈失败后的感悟,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表达了对成长的理解和向往。
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班或本地区的地域优势,创建特色活动。利用仙女山镇打造四季鲜花最灿烂开展“书法”、“绘画”以及“好花与我共成长”活动,努力构建花的班级,创花香校园,充分利用学校“弹丸之地”奇思妙想设计“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思考如何才能让校园里的百花绽放,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特点,开展走进绿色自然等环保活动,推广“让山水之花与心灵共美”主题活动和“绿色让鲜花更有意义”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从而达到“百花”育人的最佳效果,促使了校园文化的形成。
对话交流 缔结“百花之盟”
在学校这个“文化生态圈”中,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感受到独特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让整个校园成为学生发展主体人格、获取人际体验、实现心灵沟通的世界。教师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蹲下来体验、关照、发现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以赏识的态度、专注的神情、期待的目光,开启学生的心扉,倾听学生的欲求,眷注学生的理想,让学生吐露心声,和学生商谈。通过聆听与倾诉,一方面让学生展示、敞亮、发现和发展自我,凸显、生发、确证并表征自我,弘扬自身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相互信任、关照、碰撞并接纳,形成彼此的“主体性”。唯其如此,真话、实话、知心话才能源源不断地从每一个人的心底溢出,“百花”才能在共勉中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傅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