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肖剑波解读
特色办学铺就名校之路
在过去的两期宣传中,我们已先后从“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两个层面一睹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的风采。在此,该校校长肖剑波再次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校企互利共赢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笔者:肖校长您好,通过前面两期宣传,我们了解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特色办学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请您谈谈贵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什么?
肖校长:毋庸置疑,理念是前进的指南针,没有科学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作指导就办不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我们准确把握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开放式办学,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骨干建设三年来,全体电专人积淀历史、负重自强、历尽艰辛、努力拼搏,终于克服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从边缘化的困境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呈现出了新面貌、新势头,树立了新愿景。
笔者:除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与思路以外,贵校的办学目标是什么呢?
肖校长:简单地说,我们的梦想就是“出名”,当然这里的“名”指的是“名校”。“积淀职业教育历史,创建高职高专名校”几乎是我每天上班进入校园看到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对我校60年辉煌办学历史的高度概括,凝聚着我校一代代电专人的“精气神”,更承载着我们为之奋斗的“名校”梦想。更重要的是,2012年,学校主管单位重庆市电力公司将学校纳入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市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承担重庆市电力公司系统处级和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和管理人员培训。此次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促使本校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办学目标明确为“做强职工培训,做优学历教育”,更好地实现职前职后培训教育协调发展。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乘着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和重庆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春风,以“立足电力行业、服务社会发展、践行民生责任”为思路,力争打造更多“名牌”教师团队,培养更多“明星”毕业生,推出更多“名优”培训服务,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家骨干高职名校。
笔者:“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也存在着“校热企冷”的现象,请问贵校特色办学又是如何实现“校企一家,联合育人”和互利共赢的呢?
肖校长:如你所言,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确存在一定程度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而我们实现“校企一家,联合育人”的关键在于我校“行业办学”的天然优势,取决于我校与企业母体的“先天基因”。作为重庆市电力公司下属单位,我校无条件执行公司技术升级、业务流程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企业规定动作,在专业、课程、实训、管理等方面无缝对接市电力公司标准,学校的各项建设实现了与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完全“对标”。
一句话,“企业满不满意”是决定校企合作机制是否有活力、有成效的关键因素。如何衡量学校的办学是企业满意、社会认同的?主要看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程度,看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及其培训服务的需求,看学校与企业能否实现互利共赢,以及看企业是否愿意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我们着眼于对职业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企业看企业”的“跨界”思考,秉持“以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有为求有位”的校企合作工作思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得到企业认同,带动了企业向学校投放“订单”的需求。建校60年来,学校已先后为电力行业输送了三万余名毕业生,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将学校作为录用生产一线技能人员的首选。除此之外,学校还为企业员工职后学历教育、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继续教育人才培训模式;组织教师送教、送职鉴上门,开发流动实训车,将实训设备送到教学培训现场,不断开创国内电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企业和边远山区的新模式,让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笔者:请问肖校长,贵校特色办学最关注的是什么?
肖校长:学生希望找到体面的工作,拥有满意的收入,获得应有的权益,取得长足的发展,这些最朴素的要求就是我们教育从业者最关心的核心,我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在校顺利毕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用“电力”的光芒点亮自己人生乃至家庭的梦想。
一直以来,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领导亲自带头走访用人单位、积极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活动,全校上下齐心,发扬“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广泛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的就业呈现出“学生就业质量高,就业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率高”“的“三高”局面。然而,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把学生“送出去”,而是尽可能帮助学生“发展得好”,因为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我校2011届毕业生为例,85.2%是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50.8%是农民或者农民工的子女。显然,我们的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文明、改变个人及家庭命运的一项扶贫工程与社会和谐工程,这是我们电专人身上特有的责任与使命。
(张跃志 王德良 陈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