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珺
3月2日一早,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陈蕾拎着亲手烘制的生日蛋糕兴冲冲地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小礼堂,这里,一场特殊的生日会——福州“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为什么选择六年这个节点来纪念?“1+1读书俱乐部”创办者、“生命化教育”倡导人张文质不无幽默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就选六周年吧,算是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怡情与随性、分享与鼓励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会的基调。六年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因为相信无论参与多久总会有些收获,所以这个读书会正如创办者所希望的,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自助”原则下一路坚持下来。
六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算不上太长,但对于一个自发组织、自觉坚持的民间读书会来说,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间的冷暖甘苦,其间的挣扎守候,其间的付出回报,只有亲历过、坚持过的人才品得出个中滋味。
读书所给予的勇气
“因为读书和组织读书,你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教师。”这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程光泉教授对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的印象。而在张文质看来,这是读书之后的必然结果——“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汲取‘理想中人’的气质和内涵。”
张文质在为本报撰写的《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一文中详述了“1+1读书俱乐部”的“前世”:2007年1月23日晚,在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我当即在博客上作出呼应。经商议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意为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图书馆正式开班,张文质和福建师大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为来自福州的20余位中小学教师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月2日晚7:30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在线讨论,参与者除了俱乐部成员,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他们自发地坐在电脑前,热烈、深入地讨论该书读后的感想及困惑,据统计,当晚发言的达700多人次,点击数超过3000次。又过了两周,俱乐部成员聚首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这本书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是博客上不断上传的读书笔记。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教育类的书籍比较“难”读,而专家的导读和“读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艰涩,增加了趣味。
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杨继红称自己从一开始的怕完不成读书任务、怕看不懂所指定书目、怕被“开除”,到现在的心态年轻、慈悲为怀、看轻功名,“读书使我转向自我、转向内心”。她甚至慨叹:“如果这种读书经历能提前二三十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更美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几乎每次月谈会都会下雨。大家笑着将其归罪于李华博客的名字:“谁让你叫‘风雨中的美丽’呢?”
32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26次月谈会,21次在线讨论,这些数字搭上每一次聚会所经历的风雨,搭上来自各地之专家学者的精彩导读(由于经费自理,所以专家均为义务讲座),搭上因书结缘的美丽邂逅(俱乐部中一对年轻人于月谈会相识,并在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爱情)……写就了这个以教师为主体的民间读书会的“今生”。
“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六年里有我的三年,时光日历里的故事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认识了一些名师,带动了几位同事。”这是女教师陈蕾参加“1+1”之后的“时间简史”。每个读书会成员的日历上,都和她一样,留有读书的痕迹。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
不特别邀请谁,也不勉强什么人参加,张文质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组织的“松散”使人舒适,但如此缺乏组织结构的团体何以坚持?“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一定得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张文质说。
李华就是这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
当了20多年政治教师,现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华,理想是穷尽一生才智去“缔造一片晴朗,让纯洁的心跳跃在无云的天空”,始终自信、沉着、冷静、乐观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说:“自2005年12月让自己的灵魂在成长博客‘诗意地栖居’,年逾不惑的我的成长堪称飞跃。”
她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读书是很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是自己的事。过去,我喜欢读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而对教育类书籍缺乏兴趣,很少涉及。平时更多是凭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些个人的经验、反思和顿悟,鲜活质朴却零散琐碎。20多年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自己摸索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仅靠个体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是艰难缓慢的。”
作为中学教师,她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
谈及初衷,她说:“与其说当时提出成立区域教师读书俱乐部是我的‘一闪念’,不如说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目睹张文质、刘良华、周彬等教育学者尽心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帮助老师们尽快获得专业成长的热忱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同时能为促进更多教师读书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读书会的发起者,大家推举李华担任“班长”,而她在愉悦地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总是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为了督促自己而督促别人才使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反思和写作”。她坦陈:“这几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不仅没有因此产生职业的倦怠,反而更加豁达乐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由于俱乐部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9年开始,先是小学老师来参加活动的渐渐稀少,后来初中老师也来得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为例,只有李华、杨继红、肖晓云、廖旺华、林晓枫、陈琼英、陈蕾和傅润生少数几个人在坚持。这使“班长”李华猛然惊觉,原以为平坦的教师成长之路因为“坚持”突然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
一篇题为《因为陡峭,所以高贵》的影评提出“陡峭造就了高贵”的观点,李华由此联想到了教师读书。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来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精神必然陡峭,“因为其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
“1+1”成立四周年时,张文质曾问李华:“如果俱乐部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读书俱乐部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凭借书籍自身的魅力和这份读书所给予的勇气,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最终走出低谷,并且将一种读书精神和方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等福建省内的十几所学校及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外数十所中小学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
“1+1”成立之初,张文质对俱乐部成员提了五点建议,李华和“读友”们时常拿出来重温:
一、张老师说这个俱乐部是我们自己组建,自己要参与的,但一个月读一本书其实也不容易,教学需要勇气,阅读也需要勇气!
二、张老师希望我们不必带着“任务”去读,也不要急着为写作尤其是“写论文”而读,让我们先把这样的“任务”放一放,包括把自己的“定见”与“经验”也放一放,让我们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相遇,与自己相遇,在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之后,我们会慢慢地获得美妙的发现与惊喜,其实每一本书都是需要阅读者重新“写作”的。他还希望我们在阅读时多多抄录,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与自己对话,也就是多写一些阅读札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张老师建议,在阅读时不妨多多联想、回忆,放任自己阅读时引起的触动,回到记忆,对已经过去的生活重新理解,重新判断,获得新的经验,产生对生命更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四、张老师说我们的阅读还要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反观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困难与恐惧,在反省和自我哺育中,去增强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自己始终在成长中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人。
五、张老师希望我们有勇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要有勇气在讨论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舒展,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生命表现”也许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一种幸福。它一定是自我添加与自我成全的。
“1+1”成立以来,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少敏、孙绍振、钱理群、程光泉,中学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等都曾义务来讲学。
在六周年纪念会上,福建龙岩市永定一中教师廖旺华发言细数“1+1”带给他的美好:“2007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了‘1+1’的一名远程会员。”之后他便坚持参加网络在线讨论交流,还三次赴福州参加了“读书月谈会”。每一次的读书聚会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令这位来自龙岩老区的教师印象深刻。
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教师,因为书,因为分享的冲动而坐在一起。这景象,何等美妙!
每当点开“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毕淑敏的那段话便跃入眼帘:“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