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看得见的“坑爹” 看不见的“爹坑”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尹建莉

  “坑”孩子的家长并非有意为之,这无关家长的身份、个人道德,只有关他们的教育修养。

 

  日前,随着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步骤的推进,近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已上升到司法途径。由于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是著名歌唱家,该案件一经曝光,便引来社会高度关注。随着对案件的过度解读,一个流行词——“坑爹”持续火爆。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事件不时出现,我们也总会看到不同的评论和解读:富人的孩子出问题,因为他太富;父母离异的孩子出问题,因为得到的爱太少……种种归因尽管自相矛盾,却成为习惯,每当相关事件发生,这种大而化之的“反思”总会出现。

  此起彼落的“坑爹”主角,之所以每每被媒体爆炒,大多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要么仕途得志,要么财富耀眼,要么名气震耳的家长。良好的家境出现混混儿,特别容易让人把父母的成就和子女的不端行为直接挂钩。沿着这种思路,人们很轻易地产生判断:这些人家的孩子变坏,是家长的“官”、“富”、“名”所致,于是“官二代”、“富二代”成为不良青少年的代号。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优越的成长环境、生活条件是问题根源,于是反其道而行,给出各种解决办法,例如要对孩子进行惩戒教育,要经常对孩子说“不”,延迟满足,等等。

  此类分析和建议简单粗暴,不但浅陋无用,还会误导家长,按照这些建议对待孩子,才真是制造“问题二代”的好办法。

  人是丰富而细腻的生物。青少年出现心理或道德问题。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要分析问题的根本,就要追寻到他的成长史,尤其是童年生活细节。可以肯定的是,每个问题青少年的成长,一定遭遇了一系列问题,父母或其他关系亲密者肯定在无意中做了不少反教育的事,导致他们本该正常成长的生命被错误对待扭曲了。比如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问题,通过打骂孩子一顿来教育他要做个好人;有的则通过自身一贯的行为,以及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来促进孩子正面成长。这两种教育,肯定会让孩子有不同的走向。但由于这部分往往是外人最难看到的,所以常常被忽略。

  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原罪出生的,每个“坑爹”的孩子都是首先被“爹坑”过。这里所说的“爹”,不是单指父亲这个角色,而是指代所有影响儿童成长的家人,主要指父母。“坑”孩子的家长并非有意为之,这无关家长的身份、个人道德,只有关他们的教育修养。

  会经营企业的家长,不一定懂得经营孩子的教育;歌声美妙的家长,不一定在教育上也做得美妙。“二代”身份本身不会让任何青少年堕落,事实上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的孩子也很优秀。假设父母有名或有权孩子就会堕落,上进、奋斗、贡献等将成为负面行为,教育目标将出现悖论,全社会的价值观也都将改写。

  家庭生活细节看起来是琐事,其实是整个家庭价值观、教养态度、教养水平的具体体现。大目标恰要从小细节做起,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相处中,有太多的细节会影响到教育结果。如果家长自己不成长,不论处在社会哪个层面,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很难做好。

  “坑爹”事件以后肯定还会有,媒体报道如果能从看得见的“坑爹”表象往看不见的“爹坑”根源上追究一下,公众如果能朴素地进行反思,专家学者如果能给予专业的剖析,这些负面事件就能产生正面教育价值和作用,而不是仅仅止于娱乐和喧嚣,家长和子女互“坑”现象也才能少一些。  

  (作者系教育学者,作家)



/jiaoyu/zatan/2019-07-30/116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