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如何化解孩子的妒忌心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禹天建 绘

  ■张彩玲

  场景一

  莹莹和敏敏是班上一对好朋友。早上,敏敏刚好穿了一条漂亮的新裙子,“敏敏今天真是又可爱又漂亮呀!”老师赞美道。“谢谢老师,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裙子,好看吗?”敏敏有礼貌地问。“好漂亮呢!”老师伸手摸了摸敏敏的头。

  站在旁边的莹莹听到老师和敏敏的对话,早已经满脸不高兴了,撅着嘴巴走过来,一把推开敏敏,拉着老师的衣服说:“老师,她的裙子一点都不漂亮,我觉得我的裙子比她的漂亮多了!”整个早上,莹莹都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赞美而拒绝和敏敏一起玩耍。

  场景二

  今天的游戏时间安排的是建构游戏,老师向先吃完点心的孩子宣布了游戏规则:自选20个雪花片组装一件作品。

  在第一次巡视中,老师发现小朋友楠楠做的摩天轮非常有创意,于是把它当作示范作品,让其他孩子学习。

  老师刚离开游戏区去看吃得比较慢的孩子的时候,楠楠哭着跑过来告状:“老师,明明故意把我的摩天轮弄坏了!”“我是不小心的,我只是想看看他是怎样做的!”明明也跟在后面跑了过来。“他是故意的,他还说这样看你还漂亮不漂亮!”

  场景三

  壮壮是幼儿园老师口中聪明乖巧的孩子,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每次都能拿到小红花。这天壮壮吃午饭时,想转身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一只手不小心把碗碰翻摔碎了。这天壮壮没有拿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看到墙上登记小红花数量的表格,自己的小红花数已经被小朋友心心超过了,虽然他难过得很,还是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红花有什么好,我才不在乎呢!心心有很多地方不如我呢!”

  妒忌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即使小孩子也不例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人类大约从一岁半到两岁起,妒忌心理就开始有了明显而具体的表现。

  在幼儿园,幼儿之间相互比较的机会相应地增加了,妒忌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虽说妒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任不管。因为正常的妒忌情绪,会演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孩子的妒忌心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因为妒忌心而发生的种种摩擦。面对妒忌心强的孩子,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育措施,帮助其淡化妒忌心,建立良好的情绪。

  细心观察多途径教育引导幼儿

  孩子的妒忌心在幼儿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案例中,莹莹是因为看到同伴得到老师的赞美而产生了妒忌之心;明明的破坏行为是因为感到能力有限,无法达到老师表扬的要求时,就用破坏行为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壮壮是一个一直表现都很好的孩子,习惯了被赞扬,对自己的定位是“优秀”的,无法接受不好的评价。老师应该根据情况,将随机教育与情景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和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要多观察孩子出现的情绪波动,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孩子出现类似情况,老师要理解并安抚孩子,同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其中情景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当明明与楠楠的事情发生后,老师可以借助事件的背景和孩子一起分析其行为的对与错,让他知道在发生的事件中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具体的情景教育比抽象的说教效果更明显。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龄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保育员往往成为儿童身边重要的“引导者”,在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老师就像镜子一样,幼儿从这面镜子中感知自我,从“他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并由此内化为对外界的评价标准,老师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案例中,莹莹、壮壮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都是争强好胜,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表扬得当,可以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增强其自信心,促使其不断进步。但是如果表扬过度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不管哪一方面,我都是最棒的”,当孩子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就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接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孩子年龄还小,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指出孩子的长处与短处,让孩子完整认识自己,学会欣赏同伴,从而消除妒忌心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判断。

  家园共育配合教育效果更好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孩子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与家长合作,指导家长配合进行教育。

  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

  孩子的心事都写在脸上,爸爸妈妈多些观察孩子的行为,就会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妒忌情绪时,一般会搞破坏、哭闹或者说妒忌对象的坏话,这是行为变化。也有的孩子会情绪低落、难过、烦躁焦虑,这是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爸爸妈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听孩子倾诉。但是如果孩子出现过激的打骂人、摔东西等行为时,要制止他,让他静下来想一想,安静下来后孩子会很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教孩子处理妒忌的情绪

  家长可以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让孩子知道他们尊敬的父母也有出现妒忌别人的感受,然后在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后道出处理这种情绪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包容。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孩子妒忌的对象,这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将责任归咎于他人的习惯。

  别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

  有些家长爱拿孩子做比较,比吃饭、比识字、比才艺……其实这些做法不一定能激发孩子产生动力,倒可能引起孩子对家长口中优秀的孩子产生妒忌。作为家长,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无意义的比较。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事实上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出色。爸爸妈妈可多挖掘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如孩子画画得不错,可多鼓励赞美,帮助他提高水平;孩子故事讲得好,可以多创造机会给孩子讲故事,增强孩子的自信。

  给孩子留“面子”转化妒忌心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出现了妒忌情绪,爸爸妈妈不要批评或讽刺孩子,让他伤了自尊、丢了面子,家长可温柔地加以询问。当孩子对某个小朋友拥有比他更多的奖励而生气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激励他:“你要是怎么怎么做,你也可以得到和他一样多的奖励”,这样将孩子的妒忌心转化为上进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实验幼儿园)



/jiaoyu/zatan/2019-07-30/1187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