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十年“晒账单” 晒出公信力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记者 苏婷

  3月29日,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10次面向社会“晒账单”:公布2012年机构捐赠款物的收支情况,所有钱款都具体到元、角、分。从账单上可以清楚看到,这些捐赠款项和物资,被用于援建希望学校,为希望学校配备教学设施,建立希望阅览室、希望电脑教室和希望厨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和优秀大学生,培训及奖励优秀青年教师,等等。

  张贵鑫是北京某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从2005年至今,他通过北京青基会资助了6位大学生。用自己很有限的钱做好事,他当然要“谨慎而为”:“每年五六月,我几乎天天都要上他们的网,去看公示出来需要资助的学生资料,去‘抢’我喜欢的优秀孩子!”定好人选,他每次都是亲自到北京青基会交上捐款,为的是“拿到发票的同时也会拿到受助孩子的联系方式”。这之后,除了常规的双方互通电话,张贵鑫还会在每年北京青基会组织的见面会、开放日及一些捐方和受捐者共同参加的公益活动上,面对面了解所资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自始至终都是透明的,我根本没担心过自己捐的钱会从中间‘流’掉”!

  从2003年起,北京青基会每年通过主流媒体公示审计报告,公布机构的捐款收支情况。2012年,他们又将捐款的使用情况每月向社会公示,明确每一笔捐款的支出金额、捐款去向。“敢于这样做,绝不是为了出风头,更不是要给同行制造压力,而是我们认为公益组织有这样的责任。”北京青基会秘书长陈淑惠说,“我们平时就把自己装进玻璃盒子里,用一切能公开的方式工作,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我们自己,这让我们更加成熟和严密。”

  公益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公信力建设。陈淑惠说,从最初搞社会开放日,打开大门请群众进来、把所有的基础资料公开,到通过媒体公布机构账册、原始凭证、记录和工作经费等各种单据,连续十年每年用不同的形式向社会晒出账本。还经常把孩子和捐方请来见面,“现场认亲”,让受益者直接与捐助者接触,不能来见面的要求受益者给捐方打电话或写信。在捐款发放过程中,他们还请志愿者协助核实,核实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有些受助学生没有电话)。从去年开始,北京青基会还对所有受助者都进行了附加帮助:组织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回报社会关爱,提供“成功导师”,为他们定制就业指导、心灵关怀等“成长计划”,这使资助不简单是给了钱就完事的行为,也避免了以前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花的是谁的钱的情形。

  去年援建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周口店镇娄子水小学的事例,为北京青基会的社会公信力大大加分:在30天时间里,青基会开展了紧张的募集资金和援建工作。9月1日该校正常开学后,青基会及时向社会通报了总支出为229.6万元资金的去处,并且精确到物品型号。

  正是因为“一直给自己戴着‘紧箍’”,在近年来一系列负面事件让公益组织开展工作变得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北京青基会2012年收到的捐助比2011年还多出1000万元。

  目前,北京青基会正在邀请长期捐赠者组建社会监督志愿者队伍,对该会“学子阳光”、“希望之星1+1”等项目的善款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使公益善款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jiaoyu/zatan/2019-08-01/1202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