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连
伴随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等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准切入点,全面提升服务现代农业水平,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等院校应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形成自己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独特优势。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河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特色,尤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积淀深厚、优势突出。学校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在专业建设和现代农业的结合上寻求突破。
近年来,学校紧跟市场需求,按照“层次提升、结构调整、培养优化、区域需要、资源挖潜”的专业建设原则,构建专业建设的分类体系与优先次序,着力打造农科专业优势,彰显农科专业特色。学校积极整合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并先后建立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为引领,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学科专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建设格局。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入高校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利于高校准确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聘请河南农科院、地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的专家、知名种子企业管理人员,加入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研究专业建设,积极指导在专业教育中引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为学校找准专业建设和行业、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提供了智力支持。
“学科到农户”一体化教学,提升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专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应着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推广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实现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一体化教学,提升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一体化教学的运作中,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基地实习,学生可以感知生产与实验的区别,锻炼将专业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能力。学校围绕优秀研究成果的推广示范,把科研技术攻关放在学校,把产品试制放在企业,在成果推广地区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校企合一、教研合一、学做合一的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
学校注重在成果推广地区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和青年教师承担省、市各类科普工程课题,承担地方各类企业、研究所、合作组织等生产组织的技术革新和新工艺课题,先后在50多家大中型企业、生产组织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先进的学科成果在基地和公司得以推广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实践技能训练空间,使学生通过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的模拟训练,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在参与科学研究、服务生产中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深入公司和农户,培养学生经营管理及农技推广能力
公司和农户居于生产一线,高校培养人才,主要是为这些生产组织提供人力资源。深入公司和农户,有利于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生产组织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了解其生产方式、管理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懂得生产流程和技术规程。学校将学生深入公司、农户开展调研和农技推广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纳入实践教学大纲。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及农技推广能力:一是利用三个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定点连续调查,了解基地的经济组成和生产力状况;二是开展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每人推广一项科技成果或技术,对象是农户或小型公司;三是向农户和农民及其他社会成员征集他们在生产中最关注的事情,收集意见和建议。
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农户实习,培养了学生识农、爱农、为农的思想,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经营管理和农技推广能力,也实现了农业技术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农科教结合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新途径,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学校把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作为推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派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发挥作物育种科技优势,实施“订单育种”,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和农户需求提出品种性状目标,学校委托育种专家按需育种,实现了学校、企业、农民的良性互动,达到了“百姓满意、企业得利、学校受益”的目标,大大加快了新品种研制与转化速度。学校先后培育推广作物新品种60余个,累计增产效益300亿元以上。其中,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累计种植面积达1.4亿亩,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系河南科技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