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实现中国梦,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马敏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作了新的阐释,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工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哲学社会科学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作用。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如何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如何正确体悟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制度保障?如何让中国梦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汇聚13亿中国人正能量的集结号?这些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及时予以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阐释和回答。

  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发挥专家学者云集的优势,用群众易学易懂、易感易知的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宣传教育,让中国梦进课堂、入车间、到地头,让亿万群众知晓中国梦、心系中国梦,在实干中实现梦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研究并着力回答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解疑释惑、澄清误区、分清是非,正确引导舆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中国梦的纽带作用和号角精神,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道路指引和理论创新作用。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和发展道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是什么成就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仍然要坚持这条道路。特别是在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迫切需要加强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党的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这些重大理论和时代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认真研究和总结提炼我国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增强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鲜明的道路指引。

  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解疑释惑和咨政服务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发展的问题和发展中的问题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让全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就必须直面和解决这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而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不仅在知识创新和学术创新,更在于研究回答矛盾和问题,用扎实的研究成果来解疑释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针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切实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这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彰显价值、自我发展的重要使命。

  只要我们能够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立足实践,深入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哲学社会科学一定大有可为,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

进一步加大投入,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钟秉林

  长期以来,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不断加大投入,高校社科研究项目经费从“十五”末期的5000万元,逐步增长到2009年的4亿元。“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的设立有力支撑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然而,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不足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4亿元的投入已连续5年没有增长,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高校文科教学科研队伍达45万人,按4亿元科研经费测算,人均科研经费不足1000元/人·年;按10万元一个课题测算,承担课题教师数不到1%;按每年43000人左右的平均申报规模测算,立项率不到10%。高校教师普遍反映申报项目很难,特别是地方高校、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青年教师,申报项目更难。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中长期重大专项和“走出去”战略计划、新增重点研究基地和专题数据库建设等项目无法启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瓶颈。

  比较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基金,这种投入上的差距更为明显。国家社科基金从2009年的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2亿元,增长了2倍,到2020年将达到20个亿;一般(面上)项目单项支持也由10万元增长到18万元,重大项目立项规模增长了8倍。国家自然基金从2009年的7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50亿元,增长了110%;其管理科学部的面上项目单项支持也由25万元增长到54万元。

  为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队伍、项目、经费、成果、获奖数量等方面,均占全国85%以上。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以及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迫切需要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

  2.充分认识“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的特点和作用。“繁荣计划”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一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繁荣计划”专项资金在使用目标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二是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的使用针对高校学科综合、文理交叉的特点,重视构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三是构建和完善科研资助体系。“繁荣计划”专项资金除用于资助高校的科研项目外,还用于支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和转化、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出去”战略等;并努力构建由国家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级项目、校级项目组成的项目资助体系。四是重视基础研究,统筹应用研究。“繁荣计划”专项资金针对高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基础理论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注重长期积累,推动基础研究向世界水平迈进。同时,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重点支持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

  3.切实加大“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的投入。建议2013年“繁荣计划”专项资金增加到6亿元;“十二五”期间逐步增加到10亿元。同时,完善“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的经费投入保障和监督机制,建立起稳定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资金,不断完善项目资助体系。

整体设计 深化转型 创新管理 顶天立地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宋永忠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有新的更大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最近,习近平同志向13亿中国人民勾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他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是思想创新引领、人类文明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力量,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直接责任者,这就需要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发展,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懈努力。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整体设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科现状,围绕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确立“大文科”建设的理念。制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文化建设为灵魂、师资队伍为保障、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大文科”发展规划体系。注重提高学科的组织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学科平衡发展的关系。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把传统优势学科、对长远发展有价值的学科和现实迫切需要的学科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为了提升和保持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必须做大做强若干优势学科,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大力扶持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

  二、以科学研究转型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型势在必行,通过改革使科学研究在深度与与广度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一是研究思维的转型。要确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思想,打破思维定式,以思维方式的转型促进研究的转型。确立“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和学校的主攻方向。一方面要跟踪国际国内学科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追求重大创新,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乃至顶尖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现实,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急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二是研究方法的转型。改变单靠传统的理论演绎和“寻章摘句”的研究方法,主动走出书斋、走进生活和实践,以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和事实说话,而不是空泛议论;通过传承创新、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综合创新,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三是研究模式的转型。切实改变单兵作战和小作坊式的科研模式,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专业和交叉学科的协同合作,培育、搭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进行协同攻关。积极开展技术上的创新,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技术的研究观念,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先进科学的建模分析,严谨细致的逻辑推论等进行论证,重视不同学科研究模式的借鉴与整合。

  三、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改革科研管理体制。要积极培育和创建跨院系、跨学科甚至跨学校的研究机构和协同创新中心。重视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体现责权利结合的科研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科研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完善对科研和教学人才的激励机制。从宏观上处理好基础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三者间的关系。重视和加强应用学科研究,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将对社会贡献大小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切实改变只重视专著、论文类成果,轻视研究报告、文学艺术创作、咨询服务的倾向。

  四、以高素质人才为不竭动力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把努力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作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和不竭动力。每个学校都要着力培养若干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让中青年骨干多挑重担,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使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脱颖而出。大力落实教育部“走出去计划”,注意培养能参与国际对话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着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哲学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提高文科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黄德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再一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其对自身文化的形成、发展、现状、未来及其文化要素中的精华和糟粕、优势和缺陷所具有的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自信源自文化的自觉。因此,没有文化自觉的所谓“文化自信”只能是盲目的、虚假的“自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之上。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必须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所公认的,这是我们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石。中华文化虽然有其灿烂辉煌、无与伦比的优点,但也包含着封建落后、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只有客观理性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点和糟粕所在,才能更好地发扬传统,汲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但是,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内容复杂、形态丰富的巨大系统,要准确把握其精髓,辨别其糟粕,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争论乃至批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自觉的追求,也留下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大报告都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是培养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甄别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有效地传承与弘扬,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解决的前提问题,也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当前,传统文化虽然重新获得了应有的尊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旗号,以实用、庸俗的功利化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大肆宣扬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良莠不分,沉渣泛起,这应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警惕和重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首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必要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如何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个问题开展讨论,以便形成国家层面的中长期研究规划安排,整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来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这对培养和树立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培养和树立,必须对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在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文化价值,确立自身文化的地位。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包容精神,几千年来不仅以汉民族为主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要素,而且也吸收了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元素。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广泛而深远。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中华文化与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应该引起注意,如西方文化的流行导致西方价值观的蔓延和对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崇拜,英语教育的单一化和功利化导致汉语作为母语教育的日益弱化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和介绍,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也要为国家科学制定文化和教育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只有对世界各国文化既能开放包容、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又能坚守和传承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才能真正培养和树立起我国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作为,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找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张雪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必须找准着力点,把握规律性,以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给育人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质、塑造良好人格、陶冶高尚情操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敢于直面社会焦点问题、现实矛盾,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实际出发,多运用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汇聚起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不断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牢牢把握协同创新这一关键环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创新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局出发,强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为新时期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在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的同时,抓住当前实施“2011计划”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水平。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封闭半封闭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积极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培育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体,着力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以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引领和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牢牢把握特色发展这一重要支撑。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8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能盲目贪大求全,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自身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定位,优化结构,凝练特色,真正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赢地位,以特色树品牌,努力在提高科研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形成学术特色上取得新成效。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坚持扶需扶特扶优原则,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建设重点,发挥优势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学校发挥教师教育研究特色,打造“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先后与北京8个区县政府签订了长期区域教育合作协议,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研究优势,注重内涵建设,强化项目培育,近3年来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增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特色,着力国学传播研究,把“国学网”建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网站;发挥国际汉语教育特色,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先后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了6所孔子学院,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jiaoyu/zatan/2019-08-01/1239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