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是教师基本功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山东省淄博市在农村初中学校新建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解决了农村中学做实验难的问题。林庆伟 摄

  目前,一些教师不能准确解读或完整使用该学科的专业术语,致使学生无法全面科学地理解学科概念、原理和规律。这种情况给学生的学习与交流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比如,信息不对称,表述不明晰,分析不到位,在讨论相关问题时甚至出现表述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损于理想教学目标的达成。

  ■朱志平 

  误用专业术语的表现

  在课堂上,有的音乐教师会讲,这首歌唱得太高了;有的体育教师会讲,同学们,跑步快一点;有的美术教师会讲,这幅画颜色太深了,等等。这种口语化的表述是不严谨也是不规范的。国内外的教育专家都指出,在课堂上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对于何谓学科专业术语,学术界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学科专业术语是指能反映课程性质与特点并比较准确清晰完整地表达课程概念、定义、原理和规律的教学用语。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的特点,是学科基础知识表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的媒介,也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更是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一种手段。是否准确完整地运用学术性语言,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性质与特点、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标志。

  一些教师在使用专业术语时,没有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有些概念或原理的呈现是有阶段性或者层次性的。从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学生对同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应是逐步加深和拓宽的。因此,教师在应用学科专业术语时,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注意体现一定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如物理学科中,对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初中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教师只需在现象层面上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并解释一些现象;高中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光的折射定律和材料的折射率,并通过实验探究测量材料的折射率;大学教材要求学生学习惠更斯原理后,将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讨上升为对折射现象的原因和本质的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教学过程和物理学科本身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无论是物理规律还是人的认识规律都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与表述中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前传授给学生。例如,有的初中老师发现折射现象不易总结和记忆,就提前把光的折射定律和材料折射率的规律教给学生,这样做表面上看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公式,但学生对公式的含义以及获得的过程缺乏理解,导致其产生对物理学的畏惧心理甚至留下一些错误认识。这种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也会干扰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学习和观察。

  中学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体系,同时不能把有些概念或定义讲得太绝对,否则,会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误用专业术语的负面影响

  中小学教师不能准确使用学科专业术语,会给学生的学业成长与思维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教师没有准确地解释或说明学科独特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会引起学生理解性的误读。如语文学科中的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中最基本的描写方法之一,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方面某些细微特征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及作用:细小却能触动心灵,易被忽略却又饱含感情,典型且个性化,有助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误用“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为:将“细节描写”概念用于非文学类文本,如议论文和说明文;将“细节描写”混同于“细致描写”甚至于一般叙述。

  教师对学科独特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表达不严密、不完整,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如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很多物理问题分类命名存在着界定不清、意义不明、不具普遍性和一般性等情况,例如长度测量有很多种方法,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就自己归类并命名了一些方法,如累积法、软线法、滚轮法、等效替代法、公式法等,而其中只有“累积法”在教材中有具体表达,其他都没有严格的定义和界定。再如电阻测量也有许多方法,有的教师针对各种方法个案进行归类命名,如伏安法、半偏法、半值法、伏阻法、伏伏法、安阻法等,而其中只有“伏安法”、“半偏法”出现在教材和课标中,其他方法都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教师一些貌似简明的概括,其实是以偏概全,会造成学生对概念及原理的错误理解。

  教师如何避免专业术语的误用

  依据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性质与特点。各科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过程与评价等,都有较为详细的分析,这是专业术语应用是否规范的主要依据。例如,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特点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该课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这一规定决定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面向开放的世界,不断从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汲取课程资源,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公民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围绕核心概念,加深课程理解。课程理解的过程是个体理解与集体理解、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课程理解需要课程执行者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研究与反思。没有对事物形成独立的认识和判断,就没有深度的对话与交流。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架构本门学科知识的基础,因此,通过什么方式去掌握核心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或学科的核心概念不能靠教师单纯复述,也不是学生仅凭机械背诵或练习就能够掌握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科学地理解知识与意义,规范使用学术性语言。

  建构评价机制,减少误读现象。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规范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对师生的后续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如何建构有效的评价机制,督促师生规范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确立自我评价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使用学科专业术语的过程,回想自己在教学或教研活动过程中有无不准确、不规范使用专业术语的现象。学校教研组应成立相关课题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师生学科专业术语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使课程或学科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jiaoyu/zatan/2019-08-03/1292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