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能仁”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新的时期如何围绕实现“中国梦”办好“民族复兴”的教育?又应将发展创新的触角伸向哪里?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发展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能仁教育”的理想信念,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创新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方向,鼎力办好以“能仁”为核心的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它成为了江苏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

  总结该校的成功经验,原因就在于:“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定能打造出一个好的区域品牌”。首先,该校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情投入;其次,离不开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学校的鼎力支持;再其次,离不开学校开拓、创新、务实、勤政型领导集体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他们为江苏省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出了一所独具魅力的特色学校和享誉全国的基础教育品牌。

  何为“能仁”?什么又是以“能仁”为核心的人民满意教育?正值全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时刻,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它寄托着千万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一所学校必须力以追求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针。

  “能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含义是“靠知识和才能获取的劳动成果,如果没有仁德去守护,必将失去。”“能仁”也是梵文释迦牟尼的意译,意为有能力和仁义的智者。以“能仁”命名的学堂,赋予了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一个世纪的厚重文化和悠长蓬勃的生命活力。百余年来,这所“能仁”学堂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尽了战火的洗礼,几经变迁几经更迭。但“能仁”精神却一直鼓舞着实小人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创造着一个个教育发展的奇迹。

  如今,每当人们漫步在海门市实验小学,抬头仰望,“能仁”二字仍清晰可见,它就像一个历史巨人,拂去百年的云烟,领略着“能仁”文化蕴育的繁星点点。它又像一部历史教科书,穿越百年的时空隧道走向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2013年初春,一派生机盎然,我们带着更多的敬仰和好奇,走进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探索寻觅发展的足迹——

  “能仁”精神——昨天、今天、明天的真实对话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脉,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但始终不变的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开拓创新”的精神。海门实验小学的“能仁”精神,在一代代实小人前行的脚步中,在他们坚定执着的教育行动中,在对美好明天的无限的期许中,“能仁”精神早已经渗入到实小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实现教育梦想的不懈追求,追寻着实小人的生命轨迹……

  海门实验小学建于1906年,前身为“能仁学堂”。一百余年来,该校从“能仁”学堂到“一小”再到“实小”,清晰的记忆始终留在海门人的脑海中,每一份记忆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珍贵的经典,每一张旧照都是对昨日极好的见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小不仅仅是实小人的实小,更是海门人的实小。

  走进该校,沿着先人创业的脚步,寻觅实小人的热血与激情,聆听“老实小人”讲“实小的故事”,张兴华、许新海、周益民、张齐华、施银燕的事迹,仍历历在目。洗耳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使我们领悟到:百年传承的文化特质是什么?怎样发展百年的文化传统?如何实现文化的自觉?海门实小人在探寻的道路中创造了“敢于担当”的财富。而这种财富的核心就是“能仁”精神折射出的光芒。

  为了“成为能者,更成为仁者”。如今的海门实验小学,始终把“内涵发展,科研兴教”作为立校之本,始终将“能仁”作为发展之魂,探索出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协调课内课外,提高学生素质》、《“和谐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价值引领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研究》、《小学“品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更加充分地展现了实小人对教育教学的真诚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尤其是近十年来,海门实验小学通过“能仁文化”的引领,创造了许多的辉煌。“江苏省模范学校、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创建先进单位”等诸多的殊荣,让这所百年名校享誉全省、走向全国。它真真切切地证明了当代实小人,秉承了“能仁”文化,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构筑起了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能仁人格的培塑”、“能仁课程的构建”、“能仁课堂的探究”、“能仁环境的营造”、“能仁管理的实施”等等……形成了留住“能仁”,发展“能仁”, 创新“能仁”的座座丰碑……

  “能仁”人格——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追求

  如果说,海门实小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演绎的是一部史书,那么,今天的实小人所创新的“能仁”思想,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该校,校长的“仁”体现在有“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能”体现在“会引领、会管理、会创新”;教师的“仁”体现在“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仁”体现在“会教书、会育人、会变革”;学生的“仁”体现在“有孝心、有诚心、有恒心”,“能”体现在“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

  特色之一:“能仁学生”在这里培植。一是“十个学会”助人生: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海门实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生技能发展“十个学会”,即学会整理房间、学会烧五种菜、学会游泳、学会写一手好字、学会一项艺术特长、学会一项球类项目或健身项目、学会办小报、学会跳绳踢毽、学会主持活动、学会科技小发明。

  在实小每个学生毕业,除了学业毕业证书,还能拿到一张技能发展毕业证书。这不能不说是“十个学会”结出的硕果,它得到了全体家长的广泛赞誉。

  二是“德育主题”塑灵魂:在该校,德育活动引导着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而不是把学生当“水桶”或“口袋”来盛装各种道德知识,接受各种道德训诫。多年来,海门实验小学始终坚持“无痕”的行动准则,把德育与艺术、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有道德的生活中形成优秀公民应有的意识和道德。“校园绿地领养”、“美德银行”、“我十岁了”、“今天我入队”等多彩的活动,赋予了实小的孩子们美好的德行,生命的活力,成长的营养。

  三是“校园CEO”促成长:CEO是企业中的代名词,也是智慧、谋略和胆识的象征,该校为什么要将其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的回答是:学校设立“校园CEO”,为提高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在实小人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生活中都体验到作为CEO的责任和义务,生成应有的智慧与谋略,创设“校园CEO”能够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助推。近年来,孩子们还参与到海门城市建设之中,向市长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还受到了共青团江苏省委、省环境保护部门、省教育部门等的表彰。

  四是“实小风铃”展特长:谈起“实小风铃”,那是学校的一大风景线。它是“小记者”社团和“小主持”社团自主采编拍摄,在市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它由“每月新闻眼”、“快乐心相约”、“精彩新秀坊”、“校园风景线”等多个栏目组成。多年来,孩子们采访过省教育部门领导、市长、局长、交警、家长……到处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身影。

  “实小风铃”的成功创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特色之二:“能仁教师”在这里锻造。作为一所百年名校,“科研立校”一直是该校的传统。新时期,学校进一步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每学期向教师推荐必读书和选读书,为各办公室教研组订阅教育书刊,把阅览室搬进了办公室。教师们还通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情境教育的诗篇》、《教育与美好生活》等书。学校充分利用“能仁大讲坛”进行“好书推荐”,举办“能仁教师读书会”,开展“读书沙龙”,使广大教师汲取先进理念,提升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

  近年来,学校还以全方位的课题研究网络体系大兴科研之风。《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成功立项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运用建模思想优化导学策略》立项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研究》等3个课题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另外,还有南通市级课题七项;近5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案例300多篇。

  特色之三:“能仁文化”在这里升华。海门实验小学继承、创新、发展的“能仁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各个领域。“艺林漫步”、“影视鉴赏”、“亲历高雅艺术”等系列“文化之旅”活动,让教师在艺术的鉴赏和品评中净化灵魂、陶冶性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近两年,该校的教师们欣赏了凡高、贝多芬等数十位大师的名作,还品评了《兰亭序》、《红楼梦》等中国艺术瑰宝,接受了《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等名片的润泽,还赴上海欣赏了百老汇的音乐剧。学校还组织教师赴三亚、三峡等地集体备课,到香港、云南等地参观考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成长。如:黄斌、杨惠娟、黄娇艳等在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黄娇艳获华东六省一市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王娟老师参加江苏省音乐学科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倪潜梅、杨艳获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还有20多人次获南通市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30多人次在海门市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能仁课堂”——情趣、智慧、诗意的靓丽风景

  海门市实验小学顾云辉校长认为:应该用道德的教与学的方式,在灵动的对话生成过程中,师生彼此获得不断生长的情智意趣,以及带得走的教与学的能力。这就是学校创新发展的“能仁”课堂。

  近年来,学校通过“能仁课堂”,使学生达成了“六自”状态:即自主的学习状态、自信的交流状态、自律的表现状态、自如的运用状态、自觉的思想状态、自然的生长状态。教师在“能仁”课堂建设中也做到了“平等待人、善于倾听、循循善诱”,为学校新百年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亮点之一:由“关注老师”到“关注学生”。据顾校长介绍,以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想到的都是自己。现在,老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备课时做到“三想”:想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想把多少时间给学生,想怎么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学校要求在听课评课时,把眼光从老师讲转移到学生学,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够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好不好,关注学生的思考深不深,关注学生的表达效果优不优。

  这样的变革,使学生真正喜爱课堂、投入学习,“能”与“仁”不再是一句空话。

  亮点之二:由“面面俱到”到“核心突出”。“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是该校的一大特色。观摩实小课堂,每一节教研课,执教老师都要对照“能仁”课堂的要求,向听课者公开自己的研究主题。课后,针对相关问题进行20分钟的碰撞交流。各教研组还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作为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重点攻克的对象,列入教研组计划。教导处在听课和教研组考核的过程中,特别关注教师们的“问题解决意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方式,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能仁课堂”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归纳整理,使教师和学生在研究中享受到了快乐、得到了健康幸福的成长。

  亮点之三:由“抽签开放”到“挂牌中奖”。为了让“能仁”课堂成为常态,学校创设了“每日开放”的校本教研机制。每天早晨,利用教师集中做操时间,抽签决定“每日开放”的教师名单,然后,管理者和空课教师前往听课、评课。这一举措很好地督促了教师充分作好课前准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学校实施“挂牌中奖”策略,由老师自己主动挂牌开放课堂,邀请大家来听课。这种方法,让老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主动性,真正把“开放课堂”当成是一种教研,而不是一种行政监督,“能仁”课堂变得更精彩。

  亮点之四:由“随机听课”到“倾情指导”。在“抽签课”、“挂牌开放课”之外,学校还把“随机听课”转向有针对性的“倾情指导”。尤其是,对刚进校的青年教师,组织拜师,与师傅一起研讨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对进校两三年但进步不大的老师,帮助其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这样就使更多的教师提升了“能仁课堂”的执教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的熏陶。

  “能仁课堂”的创建,让每一个孩子走得更高、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它实现了“四大”领域的创新和达到了“三个”转变。即创新了“人格课程、阅读课程、社团课程、探究性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地位,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丰富了课程内容,增添了教学活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实小人的幸福指数。

  总之,在“能仁”思想的引领下,海门实验小学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他们深知:学习不应该只为将来的生活与工作做准备,教育本该就是学生生活的基本方式。“幸福”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与阳光,更关注心灵上的绿色与成长。“幸福生活”不仅仅指畅想未来的梦想与人生,为美好的未来奠基,更关注当下的脚步与心路历程,为当下的幸福服务。

  为什么说海门实小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懂得:教师的成长是教师把握生活、展现自我、创造生命的过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因为他们懂得:是海门实验小学让他们的生命如此流光溢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再次感悟海门实验小学的“能仁”思想精髓,你会感到朝气扑面,热情洋溢,那是每一个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用真诚创造生活、诠释生命的地方。引用全体师生的话说:实小,令我们欢欣自豪;实小,令我们幸福完满;实小,令我们温馨满怀;实小,令我们珍爱永远……(方 堃 刘 阳)



/jiaoyu/zatan/2019-08-03/1295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