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在灾难中砥砺前行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上接第一版)

  组织抗震救灾,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及时、有序、高效。

  地震发生时,雅安全市共有16320名学生在校,他们的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震后,雅安市教育局迅速启动了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局长吴宏一直住在办公室,只抽空回家换了件衣服、洗了把脸。

  地震发生后,芦山县教育局全体人员及时到位到岗,立即深入各中小学校察看灾情,研究应对举措。为方便救灾,县教育局为每所学校安排了一名联络员,负责做好与教育局的对接工作,收集、核实教育系统受灾情况,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就在这次地震发生的前两天,天全县教育局刚刚组织中小学进行灾害疏散演练,确保了地震“生命通道”的畅通,将师生伤亡降到了最低,没有一名师生在校园里受重伤。地震后,天全县教育局要求各校迅速成立党员教师突击队,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及相关应急工作。县教育局从局领导到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

  灾难来临时,教师们普遍选择了“学生优先,自己殿后”,展示了以学生为本的高尚师德

  在5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曾涌现出一批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教师。在这次芦山地震中,以田霞为代表的优秀人民教师,再一次向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展现了师者的大智、大勇、大爱。

  地震发生时,身为班主任的田霞正在巡查学生早读。她第一时间组织本班学生撤离,在本班学生井然有序地奔向操场时,她发现七年级(7)班仍有大量学生滞留在教室里。那一刻,她毅然选择返回到教学楼二楼,帮助疏散学生。

  此时,由于剧烈的震动,连接教学楼和楼梯间的钢板突然断裂,高高地翘了起来。跑在前面的数名学生被翘起的钢板绊倒,身后众多学生被堵在过道,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年轻的男教师骆云飞挺身而出,将3名绊倒的学生扶起来,以免引起踩踏。田霞则使出全身力气,将翘起的钢板压下去,方便学生顺利通过。一大批学生在教师的指挥帮助下顺利疏散到操场上。

  就在这时,一块下坠物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击中了田霞的头部……

  最近几天,还有几段视频特别令人感动,也引发了网友的持续转发。

  地震发生时,在雅安市名山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教师高玉华正站在讲台上。她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撤离教室,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快跑!快跑!”。在全部学生撤离之后,高玉华才最后离开教室。

  另一段视频记录的是高二(10)班。晃动最激烈的时候,学生蹲在书桌下面,一边避险,一边等待逃生机会。等晃动稍微平缓一些,他们有序地离开了教室。教师陈萍手扶一侧讲台,给学生让出逃生通道,让学生先撤离。

  名山县第一中学的监控录像显示,地震发生时,全校学生非常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教师都是在学生撤出后,最后撤离教室。这所学校的3800多名学生全部脱险,无一人伤亡。

  灾难来临时,教师们普遍选择了“学生优先,自己殿后”。这种高尚抉择,是师者的本能,展示了以学生为本的高尚品德。

  在危险降临的瞬间,天全中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各就各位,各班学生各跑其道,迅速从教室撤离。高一(2)班学生高云波事后回忆说,他所在的班级正在上数学课,生病中的数学老师黄娟命令学生有序快速撤离。他们班学生两分半钟之内就全部撤离到了操场。黄娟老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这些临危不乱、先人后己的教师们,是灾难阴霾中的一抹亮色。地震无情,却衬托出了师德、师爱。

  廖智是绵竹汉旺镇的一名舞蹈老师。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儿,也失去了双腿。但灾难并没有击垮她,她戴着假肢依旧舞蹈。芦山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美丽的女教师,向世界证明了什么是坚强。

  先是有条不紊积极自救,后是大公无私奋力救人,身处灾区一线的教师们不仅实现了教育系统内部抗震救灾的高效有序,而且还积极参与受灾群众的安置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龙门乡是本次地震的震中,该乡老街的房屋几乎全部损毁。龙门中学拥有的400米标准操场,成为受灾群众自发聚集地。20日中午,已有数百名受灾群众聚集到学校。

  校长乐平海见此情形,立即组织几名住校教师,将政府配发给学校当营养午餐的面包、火腿肠、牛奶等分发给受灾群众。他们的行为赢得了灾区百姓的交口称赞。

  随后,教师们立即搭建好学校保留的4顶帐篷,并把帐篷让给了更需要帮助的受灾群众。

  在灾难面前,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乐观、更坚强,他们学会感恩和奉献,仿佛一夜间长大了

  4月20日,芦山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跟往常一样早早地到教室上课。地震后,全班37个学生2分钟之内从3楼教室撤到楼下。

  20日下午,高二(1)班25个学生留了下来,在安置点帮忙,是芦山中学留下学生最多的班级。民政部门来统计志愿者信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写自己的名字,而是写下了“高二(1)班”。

  学生们做的事其实都是杂活、重活,哪里需要帮助就去哪里。班长杨明奇带着男生组建了“搬运团”,每一批救灾物资一到安置点,他们就去卸货、搬运。副班长任雅林带着女生组成了“派送团”,物资一到就挨个给帐篷里的灾民发放。

  高二(1)班的学生志愿者还把芦山中学安置点的卫生管了起来。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他们都会定期清理安置点各个帐篷的垃圾。跟别的安置点不同,芦山中学校园里没有看到满地垃圾。

  在灾难面前,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乐观、更坚强,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 他们不仅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奉献,仿佛一夜间长大了。

  4月20日上午9点,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内,惊魂未定的学院副书记付洪涛从家中赶到学校指挥救灾。一名高大的学生突然跑到她身边。“老师,我叫邬明威,是医学系学生会主席,我有救灾建议报告。”

  原来,邬明威来自四川绵竹市。5年前,还是高中生的他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受轻伤,并参与过志愿者工作。“我们要马上储备食品、饮水等物资,以防停电停水;还要立即组建联络、治安、卫生等多个学生志愿服务小组,开展自治互助……”邬明威语速飞快地说着。

  付洪涛听后,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指派人员购买食物、安置学生。

  付洪涛说,地震发生时,校园内一度场面混乱,多亏了这些学生志愿服务小组,他们分批次、分时段进入宿舍,秩序井然地拿取生活必需品,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拥挤、踩踏。

  四川农业大学是震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强震的突袭,让很多人不敢住在楼上,学校综合楼外面的露天大厅便成了一个暂时避难所。400余人在地震当晚就地铺上垫子或坐或卧,显得拥挤和混乱,一旦出现余震险情极易造成踩踏。

  经过号召,园艺学院、食品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的15位男生立刻站了出来,组成一支志愿者巡逻队,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值班两小时,常常忙到晚上12点多才睡。

  牢固的校舍,不仅庇护了师生们的生命,也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当天,记者从雅安出发前往芦山,一路绕道荥经、天全等地。路上不时见到民房垮塌、房屋倾裂,而见到的学校校舍却无一倒塌。

  位于芦山县教育局对面的芦山中学是当地校园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震后,该校校舍并未倒塌,仅出现多处裂缝。该校立即成为了当地灾民安置点,容纳了2000多名附近群众。

  芦山地震当天,网上流传消息说,“芦山县第二幼儿园的园舍完全垮塌”。对此,芦山县第二幼儿园园长赵国芳特别澄清,垮塌的只是幼儿园大门和紧挨着的围墙,并未造成人员死亡,仅有两名在园教师受轻伤。她介绍,芦山县第二幼儿园也是汶川地震后的新建项目,去年9月才投入使用。

  芦山县是汶川地震后省定51个重灾县和国定39个重灾县之一,在灾后重建中,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芦山县教育局局长朱文华说,芦山地震发生时,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把全县教育系统在这次地震中的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

  2008年以后,天全县校安工程实现了全覆盖。在这次地震中,天全县的校舍经受住了强震的考验。

  雅安市政府总督学赖永康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雅安市芦山、宝兴、天全等县的新建校舍都经受住了考验。“新建的校舍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破损,但无一所整体倒塌,这要归功于我们这几年的校安工程!”赖永康说。

  牢固的校舍,不仅庇护了师生们的生命,也为全面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雅安市共有240所学校作为群众应急避险和安置点面向社会开放,其中天全44所、芦山22所、宝兴7所;15所被作为当地政府应急指挥中心。

  “尽快让校牌在临时复学点挂起来,让五星红旗在校园内飘起来”

  4月21日,地震第二天,教育部、四川省政府便开始筹划学生复学复课事宜。当天上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雅安市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地震灾区复学。

  黄彦蓉要求,雅安市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在27日前实现所有学校全面复课。“尽快让校牌在临时复学点挂起来,让五星红旗在校园内飘起来。”因为学生及时集中复课,能平复情绪,缓解身心压力,也能减轻家长抗震救灾的负担。

  就在当天下午,灾区第一所“帐篷学校”已经传出了读书声。这是由西南财经大学3名教师和15名学生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用仅有的一顶帐篷给孩子营造的课堂。

  第一堂课是英语口语,内容是关于熊猫、茶叶、根雕等雅安的当地特色,借此训练学生的口语发音。两位任课教师分别是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留学生。

  根据安排,芦山中学高三师生到西南财经大学、天全中学高三师生到成都师范学院、宝兴中学高三师生到成都医学院实行异地复课。在政府、高校等各方的大力协助下,千余名灾区师生开始了千里大转移!

  4月23日清晨,成都下起了小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10辆校车整装待发。它们将前往芦山中学,把那里的高三学生接到西南财大灾区爱心学校复课,度过高考前一个多月最重要的复习期。

  4月24日下午1时,天全中学1019名高三师生也抵达了成都师范学院,这是灾区转移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批。学院按照学生6人一间、教师两人一间的标准,为他们提供了住宿条件。为每人购置了全套的生活用品,并免费为他们供应热洗澡水和饮用水;每个楼层还提供了两部免费移动电话,供师生与亲人联系。

  当天上午,芦山中学、国张中学等部分留在当地的师生也正式实现了复课。国张中学操场上,搭建起了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的灾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学校”。24日上午9点半,该校300多名初三师生一边高唱国歌,一边抬头仰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师生们个个热泪盈眶。

  在国旗旗杆下的台基处,一名女生用白色粉笔在台面上用力写下“开学咯!”“地震让我学会了珍惜。所以,我会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

  4月24日,是震后芦山中学非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复课的第一天。上午9时许,一辆载满学生课桌椅的运输车停在了设在运动场附近的板房学校门口,成都军区特战旅的一队战士、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一起快速将桌椅搬进板房教室,并迅速安装黑板。半小时后,近200名高一、高二学生列队进入4间刚刚搭好的板房教室。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雅安市按照高、初三学生优先复课、其他年级逐步复课、幼儿园暂不复课的“由高到低”工作思路,多形式、分步骤推进全市复学复课工作。截至4月24日18时,雅安地震灾区已有98所中小学复课。

  灾区复课有序推进,离不开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努力。4月26日傍晚,在芦山县教育局的临时帐篷办公室内,负责震后复课的副局长季宗强,正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地与各校校长商讨复课对策。看看日历,他有些心急火燎。因为,27日就是灾区学校复课的时间“下限”。

  几天来,本报记者借宿芦山县教育局帐篷时发现,芦山县教育局的临时办公帐篷内,手机铃声不断,包括局长、科长在内的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工作到凌晨2点多钟,内容基本都是复学复课。

  地震发生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志愿者们涌向灾区,汇聚成一支重要的救灾力量

  4月20日上午9点,地震给人们造成的恐慌还未散去,西南民族大学2009级影视表演专业的3位大学生杨程成、肖龙、樊麒已经在前往芦山的路上。他们先坐公共汽车到雅安,后搭乘顺风车途径荥经、天全,最终在当天下午5时就抵达震中芦山县。

  他们并不是打无准备的仗。在雅安,3人就购买了1000多元的水、衣物、药品、食物;到芦山后,也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到志愿者服务站进行了登记并询问情况,告诉工作人员,如果有需要就随时通知他们。

  第二天,他们徒步进入芦山县宝盛乡,帮助官兵运送伤员,上演了一场生死速递。

  4月24日,是芦山中学板房学校复课的第一天。在熙攘的人群中,一位古铜色皮肤的汉子忙前忙后的身影格外显眼。他就是前一天晚上冒雨从1200公里外的玉树赶到芦山的玉树州民族中学校长尼玛。

  “玉树地震发生后,我们学校在最困难的时刻曾受到过四川人民的援助之恩,今天,四川人民正身处危境,我们当以涌泉相报!”尼玛说,“从玉树到雅安,山再高,路再远,也阻不断那份深埋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兄弟情!”

  地震发生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和物资涌向灾区,汇聚成一支重要的救灾力量。

  4月20日上午10点,距地震发生不到两个小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由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等科室2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便集结完毕,携带相关医疗救援物资设备,出发前往灾区。

  当晚8点,一名从芦山县双石镇救出的待产孕妇来到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救助点。孕妇30多岁,预产期将至,地震时家中房屋全部垮塌,她躲在床下才幸免于难。妇产科尹如铁教授和李征宇副教授立即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并做简单处理。随后,用救护车连夜护送病人到了成都,第二天,孕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截至4月24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各附属医院派遣医疗队8支,接诊地震伤员284人,入院治疗220人,ICU治疗30人,已完成手术105台,出院1人。

  地震发生后,各地高校的大学生们纷纷通过祈福、捐款等形式为灾区奉献爱心。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学生,把自己勤工俭学的积蓄全部捐了。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子纷纷向灾区献血,截至4月21日19点30分,武汉地区高校一共献血近37万毫升。

  华夏同胞,血肉相连。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梦想,全国各族儿女、各界同胞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汇聚成抗震救灾的无私大爱,与灾区人民一道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jiaoyu/zatan/2019-08-03/130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