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海
教育最终要惠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在特定的班级和教室里成长的,教室的力量,决定着学校真实的教育成效。中国教育报曾向全国教师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在组织共读之旅中,“第56号教室”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代码在海门得到传播。区域推进“完美教室”项目旨在让每一个教室都像“第56号教室”那样无限长大,创造出无数个生命传奇。
愿景引领,形成共同朝向
两年多前,我们提出了“完美教室”的美好蓝图——
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以激活、引发师生、家长的生命潜能为目的,从“无限相信每一个人”、“无限相信每一个班级”、“无限相信每一个行动”出发,尊重、满足、善待、成全每一个生命;让教室里的每个生命在穿越课程与岁月的过程中,一天天地丰盈、成长,不断朝向幸福与完整,走向优秀与卓越,让教室成为美好事物的核心地带。
项目研究,形成系统架构
满怀着对“完美教室”的憧憬与执着,“完美教室”工作室应运而生。
研究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共同愿景,倡导师生、亲子在共同实践、共同运动、共同表演、共同旅行中,共同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
我们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方式,每个班级都有适合学生需要的晨诵与午读课程,用心守住每一个日子。同时建有班级博客或其他交流平台,师生和家长相互编织这个精神家园。通过“每月一事”,贯穿公民教育与生命教育,把“规则、尊重、责任、诚信、爱心”等基本价值观融入其中,把教室生活聚焦在乐观健康上,聚焦在生命创造上,聚焦在共同穿越的课程上。这一过程中,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学生、残疾儿童等的健康成长,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多层次的教育需要。
生命叙事是呈现榜样故事、榜样细节的最好方式。这样,可以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这两年,海门市组织了多次面向全国的缔造“完美教室”开放周活动。通过生命叙事、现场展示,呈现了“完美教室”的探索旅程,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风景。
典型引路,形成鲜明主张
“完美教室”工作室组织了多轮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精致的细节,不断与教师言说完美教室的基本主张——
我们主张要有完美教室的“价值系统”,让文化为教室立魂。个性化的班名、班徽,鲜明的班风、学风等一定是师生共同参与确定的;班级愿景、公约也一定是经过认真解读内化于心、并在日后的共同生活中积极维护并外化于行的;我们主张要有“雷夫+克拉克”的教室风格,有卓越的班级课程体系,让知识经历重新发现的过程,有诸多优秀的细节文化组合成共同的行为方式;我们主张要有师生乃至家长共同经营的班级博客或信息平台,师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有周期性的师生与家长共同的活动;我们主张拥有班级自己的仪式、节日和庆典,并使之作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主张要建设班级的社团组织与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班级所有成员有美好的共同朝向与积极的生命状态,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且行且思,形成幸福之源
在缔造“完美教室”过程中,海门教育人且行且思,形成了《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两部研究专著。我们试图借助这样一个小水滴,折射出教室的光芒和美好的愿景。在教室里,信任儿童是教育幸福的种子;理解儿童是教育幸福的萌芽;阅读经典是师生精神富有与精神成长的不竭源泉;创造美好的当下生活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奥秘;传播幸福是教室价值的最高体现。
如何理解“完美教室”?如何实践“完美教室”?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一个教室都属于他们自己,属于与这个教室密切关联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完美教室会因为各种元素的差异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必然形成匠心独具的哲学考量。“完美教室”是传统意义上教学场所的无限扩容,又是现实生活的适当微缩。它将与这个教室相关的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涵盖在内,组成一个成长共同体,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崇尚阅读、朝向未来。这是一间可以无限长大的教室。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