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炜 陶双宾 王文东 刘玉 田金华 陈中原
核心提示
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教学创新变成了常态。学校及时发现教师课堂上有发展潜质的操作亮点,有意识地加以完善、拓展与推广,这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行为。十余年的坚持不懈,形成了这所学校的教学改革特色和教学改革文化。
以下通过对形成这所学校教学改革特色的几起重要事件进行简要的回顾,探讨这所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脉络,并分析该校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出的一些基本经验,在教师的职责、教育模式的形成、学生学习的本质、人才培养的根本、课改实效的关键这几方面进行总结。同时,调研组试图提出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对学习品质与不同学业水平的多样性关系、高考改革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调查结论之二:几起教学事件的初步定性分析
两次测试让教师越来越多地告别了“讲神”状态
在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师生们常常把坚持以传统讲授方式为主的教师调侃为“讲神”。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曾引起一些“讲神”的非议,甚至消极抵抗。但两次对于数学分段函数的教学测试结果,促使全校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2007年,一节由“讲神”完成的关于分段函数的数学研讨课引起了教师的讨论,为检验教学效果,一个月后学校组织做了一个测试,让全年级每班学号前3名的学生完整地完成书上的例题,结果在54人中只有9名学生的答案完全正确。
2008年,同样的研讨课,一位老师使用了“导学纲要”,给出一段开放式的材料——生活中的邮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提出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之后,结合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命名一个新型的函数——分段函数,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习题,一名学生居然编写出类似教材上例题的习题。一个月后,学校做了同样的测试,测试结果为全班45名学生仅有1名学生答错了。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两组数字的鲜明对比,促使“讲神”们纷纷“落马”,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学改革的教师不断增多,而固守传统教学方式的人日益减少。
学校管理者认为,课程改革必然引发学校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深刻变革,教师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执行课程改革的第一人。教师对于课改的理解程度、执行力度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败。
调查组认为,两次测试,与其说是两次小型的考试,不如说是通过学校管理者的精心策划,揭开了一次大型变革的序幕。两次测试,与其说是一门课程的两节课堂测验,不如说是两节课引发的一次教师教学观念、教育观念剧烈变革的艺术展现。
“跨进度导学”越来越快地实现了减负与高效
课程改革之路,在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轻负担与高效率。这所学校推进“导学纲要”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利用“导学纲要”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第二个时期是针对现行教材的章节教学中时常存在的知识割裂的现象,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创造性重组,设计“跨进度导学”,即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组教材、重组教学过程,实现跨进度整体学习。
“跨进度导学”怎样设计、如何实施?沈阳市第二十中学郝老师提供了他的教学纪实:
“跨进度导学”设计理念:前期的导学纲要设计,主要围绕着教材的章节体系,每小节配备一个导学,围绕章节体系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割裂完整知识体系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存在某种盲目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面对独立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跨进度导学”的设计恰恰是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使学生完整地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在思维上得到一次升华,真正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完整地探索出来,使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跨进度导学”教学效果:由于“跨进度导学纲要”直击知识本质,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相比之前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实例中,2节课完成了以下5课时的内容: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圆柱、圆锥、圆台和球,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柱、锥、台和球的体积。
虽然课上的内容很多,但课后我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出乎意料地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美地写出所学公式。
原因分析:研究内容是由学生自主通过几何图形间的关系整理得到,而且由于注重了知识间的整体结构,就不会出现以往学一节记忆一节的状况,而是跟着知识的整体脉络、逻辑内涵去理解,所以学生就算是忘记,也可以跟着脉络回忆起来。
调研组认为,“跨进度导学”本质上是“教的进度服从学的进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体现,体现出了教去更加主动地服从学生的学。国内中小学乃至大学教材的章节是便于内容组织的结果,没有充分表现科学发现与发展的规律,显然不符合人类思维的规律:先整体(现象或问题)、后局部(一步一步地解剖现象或解决问题)。而“跨进度导学”不仅把学生领到了森林面前甚至引进了森林,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森林奥秘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准确、全面、深刻地了解一棵棵树木的目的。
“失控”的课堂越来越好地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可控
在调查过程中,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向我们提供了一篇题为《“失控”的课堂》的文章,作者包老师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失控”现象。闻名同学提出解释,胡晓婷反驳,李根支持,程宇做出权威解释,刘泽艺指出两个假设得出结论不可靠……
这种“失控”的课堂正是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所追求的。
调研组认为,“失控”与否是控制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失控,首先说明控制者没有获取能够实施有效控制的信息,或者获取了不准确的信息。在“讲神”的课堂上,学生基本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老师因此不能够获取学生的真实信息,或者获取的是失真的信息,即使课堂上控制住了局面,由于没有思维的质量,最终形成的可能是真正的失控。而充分激活的课堂中出现的“失控”,是蕴含着一种高质量的可控。
调查结论之三: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
经验一:教师的本质是“牧民”
调查数据清楚显示,82.98%的教师“十分认同、欣赏并践行‘牧民理论’”。“牧民理论”具有便于教师理解、有效指导实践的特点。校方的表述是:教师教学的本质是把学生引领到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与能力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个理论表达了这所学校的四种管理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要资源,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重要的;“服务观”——教为学服务,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观”——教的进度服从学的进度;“质量观”——要实现现实质量与长远发展质量的统一。
与这种理论直接配套的实践操作,除了建立起“两纲一模、两动一主”的教学体系之外,还有诸多的细节要求。如:《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引领和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积极践行“教的进度服从学的进度”的课堂教学策略,对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不要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也不要教。对概念、原理,在呈现信息后,由学生先尝试定义、归纳;教师在正确板书后要对概念、原理中关键字词的内涵和外延仔细推敲,然后组织学生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定义、原理,最后使学生能运用定义、原理解决问题。再如:这所学校出台了《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堂观察量表》,利用这个量表展开的评价工作不仅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以学生的思维量为出发点,教的进度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进度,还重点观察学生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核心是解决学生思考的问题,意在发挥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导向功能、发展功能及增值功能,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和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验二:模式的最高境界是“隐形”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从2004年开始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历时9年。早期的原始模式为各学科统一,表现为硬化的课堂教学环节及应注意的问题,后来逐渐软化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软模式。从“两纲一模、两动一主”教学体系完整形成后,模式渐渐进入“内化”状态,更多表现为在推进“课程纲要”中让模式隐性地发挥作用,依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前期模式研究中的细节。
调查显示:对于教学模式,有70.73%的教师认为“模式推进到一定程度,只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课堂实际,不要过分强调规范”。这个数据说明了显性的教学模式在这所学校正渐渐“退位”,虽然隐形但依旧发挥着作用。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长期课程改革实践让我们看到:显性的教学模式推进至一定的阶段后,可以“退位”于隐性发挥作用的地位,在“退位”过程中让最有效的“教学质量增长点”步入前台,“导学纲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势而生。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个性与灵性的充分发挥。关于这个过程,校长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没有模式是没希望的,模式化也是没有希望的。”这所学校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过程与积淀,才保证了这所学校的课改推进工作有“神”有“形”,得心应手。
经验三:学生学习的本质是“悟道”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教师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流行的课改模式也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发挥,但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过程来看,更多还是在沿着教师设定的“路线图”行进,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缺少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当学生带着教师规定的一个框子去对应教材学习时,其对知识的实际感悟能力有时反而会相对下降。
2008年,这所学校开始探索建立“两纲一模、两动一主”教学体系,强调了目标引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导”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这种“导”并不直接指向知识内容,而是指向理解知识的过程,指向学生理解知识过程中的思维碰撞以及思维发展的高质量,实现了通过学生思维的高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如:物理课上教师以“圆周运动的物体有没有加速度?”这样有吸引力的问题切入。在化学课“物质的量”的学习中,教师手持一瓶矿泉水,以“500毫升的水有多少水分子?”为题引入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灵活自如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之中,正是这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一种有效的“线索”,引发学生展开对“案情”的思索与破解,形成学生在活动、自主、变化、多解、交流、碰撞、补充、完善中的头脑高度活跃,通过眼动、手动、心动,最终有质量地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座谈会上,多位教师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思考的不是如何领学生“上道”,而是思考如何引领学生“悟道”。这种“道”,实际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发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悟道”,进入了一种变“麻雀在笼中飞”为“鸽子到空中翔”的境界,从而为教与学拓展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经验四: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品质”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带着这样的标准,调研组发现,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各项课改措施最重要的成效,就在于促进学生形成了“六大品质”,即:自主学习的品质、自我表现性的品质、个体-群体统一性品质、人际关系品质、创新性品质、自信心品质。调查中发现,六大品质分别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正是有了这些优秀品质,才形成了这所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几年来,“两纲一模、两动一主”的实施,使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教学质量逐年攀升,不断超越。学生的学业水平大幅度提升,成功破解了课改与高考“矛盾”的难题。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走进课改,就是走进高考。
优秀的学习品质不仅是保证未来学业成就的重要力量,更是未来成就可持续终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程改革顺应课改要求,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满足每一位学生自主且和谐的发展需要,这是一种为学生未来准备的教育,也是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更是一种为学生人生准备的教育。
经验五:课改实效的关键是“咬合”
调查发现,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是明显的,表现为学生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表现为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表现为人才品质的优质与个体优势的持续性保持。显然,这所学校的课程改革收获了实效。其中的关键性要素与机理,我们认为是做好、做实了几个类似于工作齿轮间的“咬合”。
这种“咬合”的特点是相关因素组合时的高度关联性与紧密度。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咬合”、教与学的“咬合”、减负与高效的“咬合”、课改与高考的“咬合”。
调查结论之四:进一步探索面对的挑战
挑战一:学习品质与不同学业水平的多样性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调查显示,学生的各学科学业水平与各项学习品质之间的关系,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见表1)。
由于各项学习品质是通过量化的方式获取的,因此,学习品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也是调查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调研组希望通过关系强度和方向的计算来考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业水平来说,能够影响到其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如学生个体学习时间的投入、个体学习心理的成熟度、教师讲授方式方法等。国内外的研究实践已经证明,上述几个因素与学业成绩是直接相关的,是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直接因素。
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调研组已经充分预计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学习品质与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过高的期望。但调研组仍然相信,各项学习品质虽然难以与学业水平之间建立直接的互动关系,但作为综合性的品质因素,与学业水平应该是水涨船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适度降低了相关强度的标准。即,系数值在0.30-0.50之间,理论上属于中等程度的相关,在这里,我们也认为是相对较强的相关关系。
据此,从表1中不仅可以看出比较强的正相关,也可以看到一些弱的正相关,还可以看到一些微弱的负相关。这样一种多样化的关系,给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需要他们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两纲一模、两动一主”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课程纲要评价学习品质的目标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导学纲要的研究与开发。尤其在文科方面,要针对学科特点,深入理解各项品质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做到学科学业水平与学习品质形成深度相关。
挑战二:高三年级“低”品质现象期待高考制度的深度改革
高一到高三的时间差,体现为课改举措在时间轴上的纵向分布。依据课改在不同年级的参与和适应程度,可以粗略划分为实验初期、实验中期、实验成熟期。进入高三后,在理论上是课改的完全成熟与再生长阶段,按照理论的预设,高三应该表现为最高水平。尽管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高三年级各项学习品质,在与同类学校的横向比较中胜出,但是我们的调查数据最终显示,除了人际关系品质指标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是高二最高,高一次之,高三却最低,且高一、高二学生样本与高三学生样本之间,基本具有统计上极其显著的差异。
为什么高三学生学习品质下降?结合调查设计时考虑到的可能效应,有两个原因不可小视:第一,由于高三面临高考任务,所以课改活动相应地让步于高考的学习进度安排,因此在各项学习品质上较之高一、高二年级都有很大的差距;第二,高考的压力本身,促使学生将个体成长的策略转化为服从高考的功利性策略,从而折损了课改的实际效果。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课改是推进人才成长的方式,课改不可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高考和课改都是国家意志,不可能有本质上的矛盾。但是社会舆论的影响,高考体制深入人心,传统考试的评价困扰,教师们习惯了高考的统一评判标准,更给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课程改革离不开评价制度的改革,高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应该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我们已经欣喜发现,高考在考查方式上已经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已经由原来的侧重知识考查转向侧重能力考查,但与课改的推进速度相比仍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呼唤高考制度的深度变革,高考方案要体现课改的精神,高考目标应加快与课程目标的深度对接,新课改的实施要在高考中得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充分体现,而不应让高考评价导向成为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当然,学校更应在高考改革以渐进方式推进的情况下,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持续发展。
(宁炜系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陶双宾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王文东系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校长助理,田金华系北京麦斯迪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刘玉和陈中原为本报记者)
改革者说
特色发展源于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倪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发展。沈阳市教育工作会议也把特色化高中建设作为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并下发了《沈阳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全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通知》。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源自于学校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求,即把握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求索,长期坚持,最终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正是以对教育梦想的坚守、对教育本质的不懈探索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成就了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续十五届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展示了崭新的教育成果与经验。第二,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通过学校“两纲一模、两动一主”教学体系,对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激活教师的工作潜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沈阳市普通高中数学、化学学科教师培训基地,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对全市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这是其对沈阳市高中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第三,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该校的特色是满怀信心、勇气、韧劲、坚持,将符合学校实际、定位准确的科学规划完美实施。在这种特色下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成为师生的共同愿景,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自由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全面提升,走出了特色化、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作者系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