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锁
新课程改革渐趋平静和理性,很多教师在探索中不断追问,如何让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深入下去,取得实效?
去年在我校承办的北京市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上,吴波老师讲授的“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史学的首要任务是先把事实搞清楚,即先要搞清“有什么”和“是什么”,然后再搞清“为什么”。本课的求实既体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方式上。
内容实,抓住了关键人物。该课属于思想史范畴,如果直接讲思想理论的背景、内容、意义,势必很枯燥,学生很难接受。吴老师抓住了本课的关键人物马丁·路德,用约30分钟讲述其生平,围绕影响其一生发展的几个点作为历史事实进行串联,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
方式实。人们都知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理,但“解放思想”应当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否则“解放思想”只能流于空洞。该课第一阶段没有盲目“解放思想”——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所谓的新理念,而是“实事求是”,即以讲述为主,因为从学情调查来看,初中学生有关宗教史方面的知识很欠缺。吴老师的讲述也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有一定的故事性和细节描写,比如他说,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女人不应该在修道院度过一生,她应在家里生儿育女。他与修女凯瑟琳结婚了,结婚后先后育了6个子女……事实证明,教师对人物有血有肉的讲述能打动学生,学生听进去了,后面才会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历史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唤起哲思,才能谈到真正让课堂动起来,否则学生不具备一定知识情况下的动只是盲动!
历史课堂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还应依据史实阐发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求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加工,设置一系列有思维梯度的问题,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无法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该课第二阶段用时约15分钟,主要设置了3个核心问题:探索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宗教改革的意义。相关背景知识,有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回答顺利。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问题太大,吴老师按问题的类型将之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一是判别类的问题。因信称义含义是什么?二是描述类问题。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有哪些区别?三是探索类问题。我们可以把马丁·路德的主张总结为哪些关键词?如何对关键词分类?问题从浅入深,从封闭到半开放、再到开放,形成了梯度。有关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的课程设计,站在了主题单元的整体高度。此课按照“大历史”观总结历史事件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性,勾勒历史框架,能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这些问题又都通过图片、文字材料等设置问题情境,形成与已有知识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成了学习的动力,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思辨性也应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之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理解史实的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探求历史规律和价值。尊重历史事物本身的演变及规律,追求历史本真,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应是我们每个历史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