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五四青年节,第五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与青年优秀代表一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并参加座谈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自2008年起,连续5年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和中国教育报联合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出可亲可敬、可学可鉴的辅导员先进典型,他们教书育人、爱生敬业的感人事迹,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得到了彰显,产生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天,本刊集中报道“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高校辅导员誓词
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北京大学 金鑫
人物关键词:基金筹集
工作以来,金鑫积极提升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无私奉献、勤勉敬业、锐意开拓,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保障学生健康成才,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工作信条。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帮扶每一个在学业、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无论是重度抑郁学生的监护还是患急性传染病学生的陪护,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他强调“老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模式,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就业实习等方面为学生创造了大量机会;他善于整合资源,筹集了包括学生奖助学金、大病救治基金、志愿服务基金等18个基金项目,总计300余万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子说:因家庭困难且父母身体也不好,考上北大后,有人说可以资助我,但要我回指定高中复读。当时,我真心希望可以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但又不愿放弃求学机会。犹豫很久,我以希望通过重新考北大换专业的理由提出退学申请。那天,金老师和我聊到很晚,让我非常感动,最终我说出了实情。当时印象最深的是,金老师说如果帮助不了我,他也不好意思继续当辅导员了。后来,金老师给我争取到两万多元的助学金,还帮着找了份暑期兼职工作,说让我拿着实习工资回家看望父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 小王
大连理工大学 王志伟
人物关键词:文化引导
王志伟将满腔的热情倾注给他深爱的辅导员事业,从事学生工作15年来,一直秉承“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文化在引导、教育、塑造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倾心打造迎新文化、毕业文化、红色文化、公益文化、团队文化、校友文化、国际交流文化,将文化育人贯穿辅导员工作全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路。
学子说:20岁,对于许多人而言,生命的繁花才刚刚绽放,可我却经历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2008年9月入校后,我被确诊患有强直性脊柱炎;2010年2月,一份白血病的确诊通知,再次把我推到死亡边缘,需要马上做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需要30万元,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王老师知道后,立即在全校发起了“期‘许’生命,爱‘鑫’相连”的募捐活动。一时间,我成了全校师生的牵挂,短短三天就募集到善款36万多元。王老师还多次专程到北京看我,带来各种书籍,请我吃烤鸭……正是这份关爱,让我得以重返校园。——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本科生 许鑫
东北师范大学 曹威威
人物关键词:成长家书
3年来,曹威威坚持每周末为学生写一封信,近百封共性问题成长家书及400余封个性私信交流邮件,共计近30万字,架起了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这些书信被编辑成书出版发行;他坚持和学生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几十余次;他坚持利用假期与闲暇时间走访边远贫困地区的20多名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总行程近3000公里;他将学生工作和自身成长相融合,积累案例、开展研究,成长为一名贴近学生、把工作做到学生心灵深处的优秀辅导员。
学子说:2012年夏天,曹老师带着亲自煮的饺子把我们送上火车,送我们踏上毕业后的新征程。回想大学4年,我们每个人都被他每周一封的成长家书中字里行间的真诚所指引。如今,我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当看到有的学生就像我大学时那样内向孤僻,我就会想起曹老师一封封发在我邮箱里的成长家书,给了我和他邮件对话的勇气,并踏出了走进他办公室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成长家书,我想我没有勇气面对50多人在讲台上授课;如果没有曹老师,我想我不会像他爱着我们一样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爱着教育事业。感谢曹老师,传递给我一份美好的青春梦想!——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毕业生 黄威
东北林业大学 郭婷婷
人物关键词:细致入微
郭婷婷细致入微,及时发现学生异常情况,有效阻止了学生的自残、自杀行为;她细心陪伴、积极鼓励受伤害的女学生,带其走出阴影;她耐心引导,促使更名换姓重上大学的“网络通缉犯”转变成学生心中的“好大哥”;她坚持不懈,用3年时间将一名法轮功修炼者转变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她关怀备至,及时将生病的学生送医,不眠不休守护照顾,避免了学生病情加重;她拿出积蓄为学生垫付手术费,狠心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忍受涨奶的锥心痛苦连续15个小时守在严重肠梗阻的学生身边……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守护每个学生,工作细致,成绩突出,深受学生信任与爱戴。
学子说:我永远记得那一天:2012年6月30日,早上5点多,我腹痛难忍,情急之下拨通了郭老师的电话,不到10分钟郭老师就来到我身边。那急切的表情,我以前只在母亲脸上看到过。车子一停在医院门口,郭老师就冲向门诊楼,跑着为我办理各种手续。经诊断,我患的是急性肠梗阻,需要手术!家境贫困的我,发愁手术费用。郭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拿出自己13000元的积蓄为我支付手术费,更在医院守候一整天。下午6点,我顺利完成手术,老师还在病床前照顾着我,其实郭老师家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至今,郭老师那双为我熬得布满血丝的眼睛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 许名配
上海交通大学 汪雨申
人物关键词:人文关爱
汪雨申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十二年如一日致力于文化育人和校园文化的培育,打造文化育人的“德育精品”,为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用辛勤的工作让人文关爱溢满“大爱学院”。他注重从理想信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能体魄等工作中挖掘学生潜质,努力将每个学生塑造成一个堪当大任的“全人”。他坚持开垦交大校园文化、播种交大精神文化、培育交大原创文化,并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长期担任阳光剧社、校辩论队、校话剧团指导教师,2012年排演话剧《钱学森》并努力将其打造为“德育精品”,万余名学生观后深受教育,是一次文化育人的成功实践。
学子说:汪老师在担任学校原创话剧《钱学森》专职辅导员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怕犯错”。话剧创排,很多工作内容陌生而遥远,但汪老师的“不要怕犯错”,让我少了一分战战兢兢,多了一分探索和创新的勇气。记得话剧公演前夕,演员们因为不适应从小排练场到大舞台的转换,频频失误。彩排总结时,气氛格外凝重,汪老师却笑着说:“今天的失误和犯错并不可怕,我相信这将会让你们在明天的舞台上有更专注的表现。”一路走来,我慢慢体会到:那句“不要怕犯错”的话语,就是汪老师给予我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力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黄秋宁
山东大学 齐山华
人物关键词:果敢行动
齐山华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十几年的学生工作中,勤勉、爱岗、敬业,以“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襟,果敢地行动,无私地奉献”,辛勤耕耘,忘我工作。2012年获得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颁发的“第四届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称号。
学子说:2012年年底,我在山大齐鲁医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齐老师多次冒着大雪来看我。还记得有一次他到病房时,身上、头发上依然落着雪花,脸颊冻得通红,那时,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我来自西藏,父母不能来医院照顾我,和医生、护士沟通上又存在障碍。齐老师就耐心地和医生、护士交流,请他们好好照顾我,还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他们以方便联系。在我最害怕、最紧张的时候,是齐老师给了我鼓励和勇气,让我感觉到那种来自长辈的温暖。我很感谢齐老师为我所做的一切,祝愿他在将来的工作中一切顺利。——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 德央
杭州师范大学 沈嫣
人物关键词:嫣姐工作室
沈嫣坚持做了6年的“嫣姐工作室”,1100余人次与她面对面地倾诉困惑和迷茫。她用真诚温暖了学生受伤的心灵,用智慧点亮了学生前进的征途。706本成长档案记载着她带过的每一名学生在学校的日日夜夜,叠起来有一层楼那么高。她不断创新成长档案的形式,改革成长档案的内容,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她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新途径,创新了社会实践模式,提出了“志愿服务组织支部化”,组建了“4U”(寓意为“为你”)志愿服务队,组织涉外志愿服务300余次。
学子说:记得大四时,我因为就业问题心情焦虑,强迫症倾向越来越严重,别的事情做不了,除了睡觉就是洗手,手上皮肤都洗脱落了,心情也极度不好,两天没有下楼吃饭。嫣姐听说后,马上到寝室来看我。那时,她已有7个月身孕,行动十分不方便,而我的寝室又在6楼。当她挺着大肚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走进我们寝室时,我呆住了。之后的几个月,我没少麻烦她,而她总是很耐心地开导我,渐渐地,她带着我走出了阴霾。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嫣姐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 晓林
郑州大学 孙锦峰
人物关键词:知心大姐
孙锦峰在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走进网络世界,做学生网络上的知心大姐;走进学生心灵,做生活中的人生导师;引领创新实践,做成才路上的引路人;积极学习思考,做学生工作的创新者。她用科学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载体、搭建平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学生工作新路子。她主持完成2011年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辅导员(郑州大学)专项课题1项;完成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申报的《以人为本构建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等被评为201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
学子说:记得有一天上午有考试,因为担心我们没吃早餐,孙老师一大早就提了几个大包赶到考场,给每人发了一根油条、两个鸡蛋,说预祝我们取得好成绩。孙老师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关心我们,还鼓励我们坚守自己的理想、不轻言放弃。记得考研时,我觉得复习太辛苦,想放弃,跑到办公室告诉她,自己准备接受本校保研资格。她语重心长地劝导我说,追逐梦想很重要,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美。在她的鼓励下,我如愿以偿考入心仪的学校。我想对孙老师说,您是我们永远的老师、朋友和姐姐!——郑州大学医学院毕业生 周玉博
海南大学 崔昌华
人物关键词:学生即亲人
崔昌华将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坚持用爱心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事业,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他积极打造了专业技能大赛、趣味运动会等10项品牌活动;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举办赛事,指导学生获学校、省和国家奖励10余项,并引导学生注册、开创多家公司和工作室;他开展协同创新,聘企业10余名负责人任学生导师,建校外实践基地32个,寻求企业赞助30余万元;他注重研究,主持学校和省基金研究项目9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学子说:离开海南大学整整10年了,却依然忘不了那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不曾忘记,初到海南大学,崔老师以独特的视野,持续不断地向我解读农业方面的知识。更不曾忘记,因普通话交流遇到障碍,每每上课、开班会时我都沉默不语。崔老师主动找我,拍拍我的肩膀说:“别怕,别担心,没人会笑话你。”此后,他每天都准时准点在办公室等我,一起练习普通话,耐心地帮我纠正发音,还鼓励我竞选学生会主席、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给予我莫大的鼓励、支持。正是崔老师传递的这份执着,让我不言放弃,创办攀枝花新农学校,让梦想靠近现实。——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毕业生 赵海华
西藏大学 旺珍
人物关键词:任劳任怨
旺珍自199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学生工作,她热爱辅导员工作,始终秉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积累了大量的学生工作经验,并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学生工作沿着科学化、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她始终坚持学校“立德树人”的办学要求,注重学生的德育、民族团结教育和警示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扩大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子说:我是从四川农村考到西藏大学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老家位于震中。知道家乡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我便急忙打电话想和父母取得联系,可怎么也联系不上,开始不断猜测家中的情况,整个人快要崩溃,更别说能安心学习了。当时,是旺珍老师到我们班,开始询问四川籍学生能否联系上家人,我看到她就像看到了家人,一直自认为坚强的自己在她面前哭得像个惊惶失措的孩子。她并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语,而是拍拍我的肩膀,传递鼓励和安慰。最后,在她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家人,得知家人平安后,心里与她的亲近又多了几分。 ——西藏大学医学院本科生 向茂菊
人物小档案
金鑫,男,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
王志伟,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党委副书记兼副部长。
曹威威,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专职辅导员兼学生党支部书记。
郭婷婷,女,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汪雨申,男,197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团委书记。
齐山华,男,197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学院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沈嫣,女,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学生第五党支部书记。
孙锦峰,女,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2012年被学校党委任命为副处级辅导员。
崔昌华,男,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环植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全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就业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
旺珍,女,藏族,197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藏大学医学院党委委员、学生科科长。
(人物事迹材料由教育部思政司提供,学子感言由本报记者李薇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