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96年学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211工程”高校,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着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建校52年来,学校秉承“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行业精英、时代先锋、首都栋梁”的就业定位,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基层、支援西部、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持续为北京市重点领域和行业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服务。学校不断加强就业管理、研究和创新,及时总结就业工作规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教育、服务、管理、研究为一体的就业工作模式。目前,学校已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研创新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近三年,学校平均初次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率在60%左右,其中在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形成涵盖以北京地区为主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科研院所的就业主渠道。相继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
以需求为导向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确立了“本科生培养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硕士生培养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博士生培养为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以目标为导向,构建政策引导、课内培养、课外活动、支撑保障、产学研用多方面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同时,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投入·考核”综合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学校研究决定加强人才培养进出口联动,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适时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对签约就业率低的专业实施减招和停招。“十二五”期间,学校把就业工作质量纳入学院绩效考评体系,将就业工作与经费投入挂钩。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调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修订培养方案。
学校以“质量工程”为抓手,重点加强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共建,“十五”以来已经投入近两亿元。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6个;与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建校外就业见习基地85个;建设“工程实训平台”、“科技成果展室”超过2500平方米;正式挂牌“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基地”;与北汽集团等企业签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协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就业见习和师资共享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实现了“项目研发、学术交流、工程训练、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构建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为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分类指导 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在重视就业工作的同时,学校努力加强就业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先后制订并颁布了《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毕业生西部就业交通费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晰了毕业生办理签约、出国和升学的程序,使就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办学定位下,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向,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通过校内宣传和政策奖励来引导毕业生参加科研助理、入伍预征和“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均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在北京基层就业比例占就业总人数的7.4%、8.9%和8.9%;西部就业比例为2.5%、3.4%和3.3%。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校通过定向培训、分类指导和直接推荐,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学校先后与华民慈善基金会、北京市人才中心、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为就业困难学生组织专项培训活动。2013届毕业生中,有140余名同学参加就业帮扶专项培训,其中58名为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召开西藏、青海、新疆籍毕业生座谈会,就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解读,并组织他们参加央企面向西藏、青海、新疆籍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近三年,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均超过学校平均水平。
加强研究创新 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政策延续性、手段多样化、内容体系化”,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辅导员管理及聘任体系,大力实施职业资格推进计划。经过培训,学校储备各类就业师资65人次,投入培训经费22万元,已经建成一支具备职业、就业和创业资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实现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实践环节组合实施的38学时必修课教学方案。其中,就业指导针对高年级及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课程面向大一新生,采取小班工作坊和公开课两种教学方式,每年课程受众超过4000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选修课已经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得到研究生好评。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企业家就业论坛”、“彩绘人生”、“闪亮人生”、“精赢人生”等大型系列职业活动,营造就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储备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校连续九年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调研,分别完成《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和《用人单位就业需求调研报告》,还分析汇总了《北京工业大学十年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为就业指导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作为北京市高校就业工作的特色研究,学校承担了《基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就业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将从政策制度、课程建设及创新创业教育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为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学校设立了就业综合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就业综合服务大厅主要负责日常学生接待、政策咨询、签约手续、改派办理、数据统计等业务,具备就业指导、签约办理、信息查询和社会实践功能,实现了就业工作的模块化、规范化、公共化和标准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战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精细化和差异化就业指导是衡量高校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方向,构建就业主渠道,学校加强就业重点单位统计宣传工作,形成由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国资委直管和监管企业以及北京市国资委直管和监管企业七类单位构成的重点单位名录。
同时,建立用人单位三级客户关系体系,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畅通就业渠道。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行业类别及专业方向,细化用人单位关系层级,有的放矢,提高就业市场工作质量和精准度。
学校还联合各区县人才中心及片区高校,成立毕业生就业帮扶联盟,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集中社会力量推进毕业生就业。2012年,学校积极联系各区县人才中心,与就业市场共享京籍生源信息,及时通报各区县生源毕业生就业进展状况。
2012年,麦可思《北京工业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从全校整体情况来看,本校就业结果及就业质量较好,具有就业竞争优势。从主要培养结果指标来看,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高于全国“211”院校和北京市“211”院校,从毕业生自身感受角度反映出就业质量较好。毕业生半年后非失业率高于全国“211”院校和北京市“211”院校,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
今后,北京工业大学的就业工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学校建设目标,为北京地区就业工作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