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无”和“三有”的共同旨归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李述汤院士在与学生交流。 苏荙 摄

  ■通讯员 孙宁华

  近日,由苏州大学领衔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突破重围,成功入选“2011计划”。是什么让一个只有两年院龄的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迅速成长为一支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支撑于一身的“潜力股”?一手创办学院并担任院长的中科院院士李述汤说:“苏州大学用‘三无’承诺给了我一个可以按照我的理想规划学院发展的自由空间,我用‘三有’理念实现让纳米科技学院成为一流学院的梦想,以此回报学校对我和我的团队的厚爱。”

  学校:人才引进给出“三无”定心丸

  打开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的网页,在师资队伍照片栏里,好几个看起来只有30岁出头的像博士生模样的人,却已经挂上了正教授和博导的头衔。再打开31位教授的履历,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这些来自海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名校的专家学者,是如何汇聚到这所年轻的学院的?把这些文化背景迥异、专业禀赋极高的专家们凝聚在一起,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需要怎样的制度设计和智慧运筹?

  近几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苏州大学可谓不遗余力。随着高端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人才引进、建设机制不断推陈出新。从2008年11月起,苏州大学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先后刊登15次开放式的人才招聘。对于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直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估,并请评估专家将意见直接予以反馈。学校则根据综合意见决定是否引进、提供何种职位。学校参照国际惯例,引入十分灵活的待遇制度。对优秀高层次人才灵活地采取一人一议,并且实行协议工资制和年薪制,给予在国内高校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同时与他们签订个性化的协议(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等方面制定因人而异的标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李述汤,这位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游欧访美20多年的世界知名纳米专家,落地苏州大学之前因为深谙内地办学体制急功近利之弊病,因而对求贤若渴的苏大校长朱秀林提出了“无时间限制、无指标规定、无框架局限”的“三无”要求,希望能够组建自己理想中的研究机构——一个真正干事的研究院。“现在国内喜欢考核、搞指标,为了出成果而出成果,这不行。”李述汤说。在得到校方的承诺这颗“定心丸”后,李述汤于2008年6月加盟苏州大学,并着手成立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为两年后成立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打下了基础。

  队伍:“核心教授+创新团队”瞄国际水准

  惜才如金的苏州大学既用“三无”给了李述汤一颗“定心丸”,也以另外一种方式给了纳米科技学院一颗“大力丸”,这就是“核心教授+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核心教授+创新团队”也是苏州大学在人才引进模式方面的创新之举。围绕团队做引进工作,由引进的特聘教授(核心教授)领衔,成立实验室或研究所(中心),然后全权委托这些核心教授参照国际水平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纳米科技学院才能在5年内迅速形成老中青三代优化组合、学科互补、协同创新的人才梯队,为培养纳米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

  在纳米科技学院的成立和发展中,处处体现着李述汤这位掌舵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布局、水到渠成”的匠心。21世纪是纳米科技大展拳脚的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巨资启动纳米相关研发计划抢占技术高地。我国于2001年出台的《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将涵盖纳米技术的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中国发表纳米科技论文总量位居世界首位,纳米技术相关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敏锐地看到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的,还有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将“纳米技术产业”列为“1号产业”,以纳米技术引领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由此,毗邻园区的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便成了应天时、乘地利而来的妙手之作。

  学院:“三有”高标准追逐一流

  李述汤说:“学校给了我‘三无’承诺,我用我的‘三有’标准回报学校,这就是科研创新有本事、德才兼备有公心、人才培养有活力。”

  科研创新有本事,关于这一点,纳米科技学院已经用一系列傲人的成绩来证明。近年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98项,总经费超过1.7亿元,其中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和主题项目各1项、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7项等。学院教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70余篇,11篇被《美国化学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等顶级学术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或被《自然》等杂志作为亮点报道。

  李述汤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能力以外,一定要有公心,这是协同作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人师表的基本素质。在纳米科技学院,院长和副院长只是个头衔,与之相联系的是这个职务的责任和义务,而并没有相应的级别待遇。此外,学院的各项工作都有相应的机构组织,几乎每位教师都在相应的机构中兼任职务。这种运行模式对每个教师的要求就是必须要有公心。人才引进、学科建设、资金投入、成果评估……每项工作都必须从学院的发展大局出发。

  有一件事可体现出李述汤本人的公心。在纳米科技学院的创新团队中,唯有李述汤是没有课题组的,他负责规划发展框架、凝练研究方向、延揽创新人才、创造发展条件。所以,尽管学院已经有了1.7亿元的科研经费,但是他的科研经费堪称寥寥。

  人才培养有活力。在成为国家试点学院以后,纳米科技学院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我们有很多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这是学生培养的活力源泉”。李述汤鼓励教师们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学院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院每年都会对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导师的年终考评及研究生招生指标挂钩。

  以“娃娃教授”著称的刘庄教授担任博导时还不到30岁,他带领的本科生胡立磊在《材料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达到13.877。刘庄教授课题组一篇论文被评为“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令人惊喜的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其课题组硕博连读博士生汪超。

  项目引领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也体现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引导上。之前就任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局纳米研究组主任的李志标老师,于今年3月应李院士之邀到苏大纳米科技学院任教。他让学生自由组合,每5个学生形成一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形成一个虚拟公司。每个“公司”在实施一个项目的时候,要通过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成本核算、经费筹措等环节,实现公司的运行和项目的完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

  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卓越人才,不仅需要自身的好基础,更需要大胸怀和大视野,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三者兼具,堪当重任!



/jiaoyu/zatan/2019-08-06/139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