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并强调,“把扶持毕业生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其实,今年以来,全球都在遭遇大学生就业“阴霾”,并持续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智慧。日前,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观研究报告发布。本文对之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编者
■高黎
近日,名为“GTI”的欧洲最大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组织集团发布了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观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他们和英国毕业生职业咨询服务协会共同设计的问卷,并于2012年年末调查收集数据。该集团曾于6年前开展过类似的研究。本次调查旨在发现学生对于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观点和评价,并与6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大学要将学生介绍给雇主
在问到谁应在帮助学生为毕业后生活做好准备方面担负主要责任时,一半学生认为是他们自己,35%的学生认为是大学,很少有学生认为是父母或雇主。至于大学在这方面所提供的帮助,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从大学获得的指导与自己的期望相符,1/4持否定观点,其余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或自己还没有期望。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求职中特定技能重要性的评价,受访者普遍认为商业意识和与雇主建立联系在求职中不重要,而且自己在这方面付出较少,这与招聘人员的观点截然相反。
学生认为,在大学他们已经得到就业能力(团队合作、规划、管理时间、讲解、解决问题、沟通能力)方面较好的发展,而其在领导力、商业意识和计算机网络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能力却并不乐观。至于影响毕业生求职的因素,学生表示,大学最重要的责任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曾和未来雇主或行业人员建立联系来帮助自己获得工作,不过仍有47%的学生表示还没有建立这样的联系。此处的联系是指招聘会上、课程学习中及通过校园数据库和雇主进行的交往。据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与行业联系。这表明采用这一方式的学生人数比6年前已大幅增加,说明高校和雇主之间在过去6年中已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各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关键任务就是将学生介绍给雇主并加强彼此的联系。
就业指导中心需新的宣传策略
关于大学生使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情况及对此的评价,有64%的学生表示曾面对面或在线使用过就业指导服务,这一比例高于6年前58%的数字,不过仍有1/3的受访学生未曾使用过这方面的指导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用户中73%将于今年毕业,当然其中一半多的学生将于2015年毕业。这说明高年级学生使用就业指导服务的比例要高于低年级,同时刚进校相当多的一年级学生已在接受职业指导,表明很多学生已经开始早做职业规划。同时,学生表示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是他们接受就业指导最重要的方式。就业指导中心网站虽能提供帮助,但还是无法与面对面的指导相比。此外,尽管就业指导中心在社交网站(例如“脸谱”网站)投入了许多精力,以鼓励更多学生接受就业指导,但作用甚微。
同时,数据显示,36%的学生从未使用过就业指导服务,学生给出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未到时机和没时间。与6年前相比,学生当时给出的原因是不知道就业指导中心的具体地点,显然,就业指导中心需要有新的宣传策略,说服学生挤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未来。
据调查,学生使用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混合使用在线与面谈的形式,不过有近1/4的明确表示倾向于面谈的方式。同时,学生表示面谈的方式更适于如求职技巧、面试准备和改进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对于提供事实性信息如职业咨询、职位空缺和继续深造,网络则更有效。
学生期待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问卷最后的开放式问题,询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服务及对于大学所提供的为毕业后生活预备方面的评价。前一问题的回答集中于提供实用求职指导和机动灵活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显示,学生需要适合他们兴趣和专业的信息和指导,以及更方便灵活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能力发展机会。
据了解,本次调查采用网络的形式,历时5星期,共有125所英国大学2300多名大学生填写问卷。这些大学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主要为人文艺术、商业、管理、经济和生命科学领域。大部分为在读生,90%以上的将于2013年至2015年毕业,3/4的为英国当地学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