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宣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发扬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的优良学风,本刊特刊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巡礼”一文,以飨读者。
——编者
躬逢其盛,一路风景。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一段又一段辉煌的历史,树立了一座又一座学术的高峰。穿越厚重的历史,探寻前人的足迹,骄傲与自豪溢满心田;反思前进的步伐,审视伟大的时代,责任与担当油然而生。
日前,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结果揭晓,830项成果脱颖而出,获此殊荣。这些获奖成果是从2008年至2010年期间,高校学者创作耕耘的4.7万余部学术著作,93万余篇论文,万余篇各类研究咨询报告中精选而来。可谓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精品纷呈,众望所归。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彰显了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生机。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科学和思想的殿堂,一起领略学者的情怀与梦想、景仰学术的风采与魅力!
马克思主义研究蓬勃发展,理论创新,学养深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工程和奠基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高校学者踊跃参与,其中有近百位高校学者以首席专家(召集人)身份勇挑重担,承担了“马工程”项目,并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进”的良好局面。广大学者秉承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守高尚的学术情怀,潜心基础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崭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焕发了蓬勃生机,指引着思想航向,闪耀出时代光芒。
“我深感没有一种哲学社会学说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它的世界观方法论那样,能使我们对当今世界问题的观察‘心明眼亮’”,“在哲学的海洋里,我至今仍然是在深不及膝的浅水中试步而已,生命不止,思考不止”。谦逊而富有哲理的话语,流露着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对哲学的思考和人生的追求。他的获奖成果《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置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从本质和规律上做出了创新性的回答,对在理论和实践上牢固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指导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武汉大学陶德麟先生,曾担任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的学术助手,其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项永恒而壮丽的事业,被同行专家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最前沿、最有影响力的前辈学人之一”。陶德麟经常自嘲称,“我深感自己是一个平庸的探索者,在浩瀚无际、波涛汹涌的哲学大海里乘桴而行,无异以蠡测海,所见之微自不待言。而今垂垂老矣,还常常自觉如童稚之无知,但我并不怨悔将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然而,他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等两个前沿问题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审视和剖析了否定或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观点的谬误所在,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基础,得到了同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舞台上,同样活跃着一批中青年学者的身影。为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以求实创新的学术精神和勇气,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展现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画卷,并被一些高校列为专业教材和必读书目;南京审计学院吴汉全教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专著”,该书系统地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概貌,勾勒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产生、发展、初步成熟的演变轨迹,为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本土化的学术资源;福建农林大学郑传芳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在理论上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陈至立同志在序言中指出:“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宣传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为同志们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参考”。
这一项项与时俱进的研究成果,散发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智慧和独特魅力,折射出他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想追求和时代心声。
基础理论研究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精品众多
基础理论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根基和发展之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在历届获奖成果中,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占据了半壁江山,彰显了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广大学者甘于清贫,坚守寂寞,以潜心钻研、砥砺前行的攀登精神和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的理论气魄,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和创新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他们执着前行的身影,映衬着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光辉未来。
人文学科依旧保持着传统优势与特色,学者们甘守书斋寂寞、践行学术理想,成果坚实厚重,影响深远。
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已故)把中国民俗史的研究比作“文化长城”,他曾动情地说:“这项工作在我看来,很重要,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谁叫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呢!不管力量怎样,我们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正是在钟老先生精神号召与大力提倡下完成的380万字的《中国民俗史》,是第一部以中国数千年民俗为记述研究对象的民俗通史,对于培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中国文化史的完善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也为丰富世界文化史做出了贡献。
“治学唯有不堕时俗,不为功利所拘,乃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潜心庄子学研究领域十余年,知难而进,秉烛夜战,完成了近200万字的《庄子学说》。该书系统完整地梳理了庄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成为一部庄子研究的“学术地图”,被同行学者赞誉为“就《庄子学史》的文化意义而言,可以将其称为半部中国文化史”。
康德哲学在中西学界都是显学,被称为以往哲学的集大成者、现代哲学的源头活水,具有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更是现代哲学永恒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李秋零教授历十余年苦功,基本上以一人之力,主编完成了340万字的恢宏译著《康德著作全集》,从而第一次为汉语学界提供了全面的、统一的、准确的康德思想文本,极大地促进了汉语世界的康德研究,推动了我国的哲学发展。据他身边的同事介绍,十余年来,他办公室门口总挂着一张“非约勿扰”的纸条,手机经常处于关机状态,除了上课和必要的外出,每天几乎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五六个小时。这项伟大的国际性事业,为读者走进康德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被称为“学界之盛事,译林之功德”。
被誉为“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精神分析研究的领跑者,心理学史研究的创新者”的吉林大学车文博教授,恪守“博约相依,贵在创新”的学术追求,主编完成了《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开拓了一条中外心理学史研究的崭新道路,且该书被誉为“开创了中国心理学比较思想史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先河”。车文博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彭运石教授这样形容其恩师专注于该课题时的热忱,“在浮躁中笃定精神,在迷茫中恪守信念,在曲折中练就坚韧,在无为中常寓有为,在混沌中绽放光芒”。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一书,以哲学的方式再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及内在逻辑。该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西藏大学更堆培杰教授主编的《西藏古乐谱研究》,对研究藏传佛音乐乃至整个藏族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教授在序言中高度评价:“对于这项科研成果的问世,若只是给予一般的祝贺和赞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对中国和世界的学术研究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学术贡献。”
社会科学学科同样繁星闪耀,成绩喜人,学者们关注前沿问题、执着理论创新,展现了深厚的功底和良好的学风。
长久以来,在中外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为探索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变化规律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的研究或多或少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演变的某些特征或印迹。然而都没有从理论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为何改变、如何改变、改变了什么等问题。面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厉以宁先生的《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和资本主义体制转换学说,为研究和探索资本主义制度演变规律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学术界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制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是广大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武汉大学谭崇台先生的《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为当今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丰富具体的历史参照系和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并“填补了发展经济学研究上的一个空白,是发展经济学研究进程中的又一理论创新”。而华东交通大学欧阳志刚教授的《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刻画和揭示了我国经济的客观规律,对我国当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为探索法治文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教授的论文“和谐社会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对刑事法治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以人为本、公正正义理念的追求提出的新的见解,为和谐社会法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
从本届获奖成果中,我们看到了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蓬勃生机和广大学者坚守信仰的学术情怀,而这也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根植时代关注重大需求,国家情怀,社会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有晴空旭日,也有暗礁险滩,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丰富营养和广阔空间。而根植时代沃土,以理论的方式面向时代的现实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广大学者以探索创新的理论气魄和“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关注社会发展,引领时代进步,在研究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胸怀天下、与时俱进的梦想和情怀,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也始终走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潮头浪尖。
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术的理论智慧回应和解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崇高的使命和一贯的追求。
“期待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尽早迈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并在始终维系国家强盛与持续、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同时,最终将人民带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的心愿。他的研究报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制度框架,论证了从现阶段走向本世纪中叶,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的“三步走”战略,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三大支柱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系统的规划与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与主张在我国近几年的重大社保政策中得到了体现,已经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先后被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等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研究的焦点和难点之一,也是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教授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探索了土地制度体系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的目标和路径,提出了农村土地法律体系的建设任务和立法建议,该成果三次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国土资源部等把该成果作为《土地管理法》修订的重要参考资料。
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同样是学者关注的热点。北京大学刘伟教授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性和进步性,进一步揭示对体制改革深入的历史要求,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市场化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研究报告”,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战略研究的核心课题,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形成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所提的“绿色发展”思路及多个量化指标被国家“十二五”规划所采纳。
反腐、教育、民生、环境等重大现实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同样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只要前进,只要发展,以阳光法案为代表的科学反腐制度,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险和阻力,都会在中国实行。”正是秉承这样的信念,湖南商学院王明高教授从1996年开始系统研究反腐败问题,十多年的辛苦研究,面对质疑、误解、压力,始终行正身直,脚踏实地。他的《科学制度反腐论》,富有创意地提出科学制度反腐的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捕鱼理论”,被列为第十四届世界反腐败大会的会议用书,受到国际反腐败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赞誉。透明国际主席拉贝勒为专著题词:“我要祝贺这本书的作者,对反腐败科学理论做出的伟大贡献。”
面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新的挑战和冲击,如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给出科学的解答,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和时代使命,理性地勾画应对之策,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南京邮电大学闵春发教授的研究报告“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对于科学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报告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已在部分高校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形态中最有创造力和最富生机的特殊群体,深入研究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又具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哈尔滨理工大学高军教授的《青年知识分子》,是目前国内所见的第一部围绕时代,重塑、创新、系统地研究青年知识分子教育问题的专著。提出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改进和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的教育对策和工作思路。将成为青年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一本有价值的指导用书,对于增强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农村留守人口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的系列著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全面展示了留守人口群体的生活世界,推动了社会各界对留守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认知、唤起了对留守人口群体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为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政策咨询和对策建议。该成果得到了王兆国、陈至立等领导的重要批示。作者在前言中感怀:“在整本书的写作中,孩子们渴求的目光一次次浮现在我们脑海中,正是他们内心对爱的企盼,不断地鞭策着我们深入研究留守儿童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这一重大发展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成果——《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对中国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广角度、多专题阐释,吴敬琏评价该报告“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使我国能够有根据地参加关于这一问题的国际对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国策的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北京大学王红漫教授的“关于北京市2004—2008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状况调查报告”,为制定农村卫生保障可行性战略及实施对策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一些重要观点、建议已被政府决策采纳,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翻开47份获奖研究报告,以及诸多回应和解答重大现实问题的优秀成果,激情满怀,骄傲自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高校学者以只争朝夕、勇于担当的学术情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定学术自觉文化自信,传承创新,走向世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走出去”,对于民族精神与价值理想的弘扬与塑造、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国际区域合作的深层推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学者秉承高度的学术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勇担历史重任,不负时代重托,不断推出优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不断丰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
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进步的崭新形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者的光荣使命与时代追求。
北京大学何芳川(已故)教授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比作一场任重道远的接力赛,他说:“我深信不疑的是,这一永远的接力赛,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善、更接近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那丰富、复杂、千姿百态的真实。”由何芳川先生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图像的多彩画面,反映了中国对外交流史上以和平友好为主题的特色,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学术成果,对于全面理解和认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自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世界,但如何挖掘并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在意味、核心价值,需要高校社科界做出回应。北京大学叶朗、朱良志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读本》对此做出解答,展示了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叶朗教授说:“阐明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和现代意蕴的内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该书已出版了英文本、俄文本、日文本、阿拉伯文本、韩文本等五种外文本。温家宝复信叶朗教授称:“这是一部有特色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力作,吸引世界人民把目光投向中国。”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向国外读者描述和展现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并已有中文本、德文本及英文本三个版本。该书作者——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在书中介绍了中国当代出版与世界的交流及在国际出版大环境中所做出的贡献。在2009年,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展的被誉为“出版业奥林匹克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这部书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为构筑起了一座联接数学界与文化界,乃至普通读者的桥梁,浙江大学蔡天新教授推出著作《难以企及的人物:数学天空的群星闪耀》。该书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部分篇目已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斯拉夫语、土耳其语等在世界各地发表或出版。
国家主席习近平履新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因而中俄关系影响深远。上海外国语大学顾柏林教授的《汉俄大词典》,对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人民及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贺信中认为,该词典“为促进俄语在中国以及汉语在俄罗斯的推广,为深化俄中两国人民人文领域的合作做出了切实贡献”。
外文获奖成果数量众多,彰显了高校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追寻前沿的学术眼光。
上海交通大学刘益教授的“Governing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Through Transactional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Evidence from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樑教授的“The DEA game Cross-Efficiency Model and Its Nssh Equilibrium”等49项成果,以英文等外文语种发表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很多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国际问题研究方兴未艾,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南亚藏传佛教研究》、《战略问题三十篇——中国对外战略思考》、《新中国六十年中欧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等一批国际问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学者们围绕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热点现实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提出的独到见解,成为了中国社会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及形势的重要渠道,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综合汇聚人才资源,集成优势,交叉融合
学科综合是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催化剂和动力源。高校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汇聚人才,着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跨学科研究。广大学者以宽广的胸襟、创新的勇气,精诚协作、开放融合,积极推进研究观点与方法创新,产出了一批创新性优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力迸发,精彩纷呈。
通过横断多学科、多种对象进行研究,将政治和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内在相关性进行梳理,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完成的《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日本——“主体受容”的近代史》论述了民族主义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双重特征,导致在接受外来技术时带来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被同行学者评价,“不仅在建筑学,就是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广泛的学术领域其成果的意义都是极大的”。
19所高校联合、44名研究人员参与,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明翰主编的《欧洲文艺复兴史(12卷)》,首次系统地梳理和全方位地阐析了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精华,是多层面地探究文艺复兴成果和历史经验的纵深耕耘。该书凝聚了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智慧和汗水,全体作者以求实的学术品格,齐心协力,迎晨霜晓露,伴午夜孤灯,焚膏继晷,辛勤笔耕,其合作态度和钻研精神令人感动,而该书更是被誉为中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创举。
山东大学姜生教授的“东岳真形图的地图学研究”,以泰山真形图为例,采用模拟实验、实地考察验证、道经文献考证、图像学分析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方法,审视和确认了五岳真形图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图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揭示和验证了古代道符所隐藏的地图学的独特成就,解决了中外学术界过去100年间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
综合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诸多概念和理论,北京大学周黎安教授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和问题与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和政府治理的内在联系,原创性地提出了“行政发包制”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框架。其影响已经超越经济学领域,被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学者所关注和引用。
以历史学为主,将历史学与国际政治研究、外交史、国际关系史、军事史相结合,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共有30余人参与该书的研究和撰写。该书使用了海内外中外文文献档案资料和学术专著达1000余种,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与世界大国一起,共同战胜法西斯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国内学术界在中国抗战史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乃至二战期间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
“本书不仅是我作为一个学人的学术记录,更是我踏上漫漫征程的标记。是一种对残疾人生活的思索,一种对残疾人体育的美好期盼”,这是鲁东大学于军教授的心声。他的《回归生活:残疾人体育价值引论》,采用教育学、伦理学、解释学等研究方法,对残疾人体育的价值作了一种全新的学理性探索。对当前残疾人体育的功利化、标准化、工具化、庸俗化和非人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批判,提出了向生活回归的价值取向,描绘了一幅走出异化、回归生活、还原本真的残疾人体育的蓝图。
翻开一部部获奖成果,学科交叉、方法创新的优秀成果举不胜举,我们在为广大学者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活力而赞叹的同时,更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而振奋,而骄傲。
推广普及优秀文明成果,传播科学,造福人民
自2009年首次设立“成果普及奖”以来,极大促进了优秀文明成果的推广、普及和宣传,展现了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人文素质的强大功能。本届17项获奖成果分布在文学、哲学、考古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广大学者推广弘扬优秀文明、普及传播科学理论高度学术自觉的集中体现,饱含着高校学者提升社会人文素养、服务群众、造福人民的学术理想和无限深情。
基础理论和法律政策的通俗解读与普及推广,为人民群众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了《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核心思想、主要观点,复旦大学洪远朋教授的《通俗〈资本论〉》因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把深奥的快乐哲学写得通俗易懂,浙江财经学院陈惠雄教授的《陈惠雄解读快乐学》,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价值取向,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哲理基础,也为社会个体及群体追求快乐幸福的社会发展取向,提供了具体指南。该书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曾赠送给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阅读。
山东大学高奇教授编著的《走进中国哲学殿堂》,运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将博大精深、意蕴丰盈的中国哲学思想鲜活地呈现出来,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素质教育普及读本。
以平实的语言,通过大量的案情回放和法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黎建飞主编的《身边的法律顾问——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障》奉献给了全体劳动者丰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为广大劳动者和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200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普及人文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与追求。
屏风般地描绘出唐代社会风俗的画卷,以及唐诗的种种题材风貌,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说唐诗》,为受众提供了一道传统文化的大餐。首版印数即超过10万册,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对作者及该书内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及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传承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的《康震评说苏东坡》,再现了苏轼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人格精神与文化成就,使读者在欣赏诗词之美中,深入了解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与作家思想人格的魅力,受到诸多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喜爱。
通过介绍《西游记》长达900年的成书、流传过程和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宗教、地域内涵,淮阴师范学院蔡铁鹰教授的《西游记的前世今生》,把《西游记》复原成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使其博大精深真正得到了展现,影响广泛。
立德树人,服务教育,为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奉献了弥足珍贵的文化教育读本和宝贵精神财富。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的《语文:回望与深思——走近大师》,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语文教育大师的语文教育探索,作了精湛的第一手的概括和评述,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搭建起窥视、洞悉现代语文教育传统的阶梯。该书成为成千上万的语文教师业务进修、专业成长的必读书、案头书。其相关内容在高校、中小学与教研机构所作的100多场讲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对人们渴望拥有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正直、诚信、爱心、乐观、信念、毅力等十种优良人格特征的性质、形成以及它们在纾解心理困扰和促进心理和谐中的作用展开行动详细的分析,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的《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一书,被誉为“一本优秀的心理学科普著作,是心理学大众化与中国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本书参加了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翻开获奖成果名单,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浩瀚星空中,不仅闪亮着老一辈著名学者的思想光辉,也同样活跃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郁建兴、蒋大兴、肖条军、李文利、贺灿飞、丁守海、吴强、王晓芳、李锐、胡伟、董海军……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以饱满的学术热情、高尚的理想追求,勤勉自励、踏实为学,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增添了鲜活的色彩、注入了前行的动力。
当我们审视和抚摸这一部部坚实厚重的学术著作,一篇篇散发着油墨芬芳的学术论文,心中涌起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为孜孜以求不懈探索的著名学者,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艰辛历程,为这温暖的精神家园和伟大的时代。
站在崭新的起点,回望历史的岁月,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包含着鲜明的精神实质、深邃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强烈的时代意义,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崭新课题和时代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将责无旁贷、勇担重任、乘势而上,让中国梦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前进历程中的岁月之歌、生命之虹、发展之魂。
伟大的时代,崭新的征程,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