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六盘山麓,涓涓清水河畔,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市的宁夏师范学院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6年学校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获得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3年又成为全国7个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试点单位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部门对宁夏师范学院的无限关怀,得益于社会各界对宁夏师范学院的大力支持,更与宁夏师范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饱含心血与汗水的不懈努力紧密相连!
宁夏师范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一马当先(即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知名的教学型师范院校)、两翼齐飞(通过教育部新升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取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两轮驱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总体战略目标。在合格本科院校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辛勤耕耘的师院人,正意气奋发地走在发展方向明确、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效益日上、社会声誉良好的育人之路上。
桃李芬芳——宁南山区人才培养的摇篮
作为宁夏唯一一所设在宁南山区的普通高校,建校38年来,宁夏师范学院风雨兼程,一路高歌,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开拓发展的感人乐章。
宁夏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5年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建立的“六盘山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六盘山大学基础上建立“宁夏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与原固原卫生学校合并办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2012年11月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宁夏师范学院,已今非昔比。学校现拥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92亩,校舍建筑面积17.01万平方米。校内教学、实验和生活体系完善,图书馆等功能设施齐全,校园网络初具规模。优美的校园,良好的办学条件,引来了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来此就读。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6062人,其中本科生4851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840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近4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中,学校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民族教育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为全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5484人,其中合格中小学师资17750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毕生后耕耘在民族地区基层教育、卫生事业第一线,特别是宁夏南部山区中学教师中的50%以上都是宁夏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为宁夏特别是宁南山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评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被自治区授予“文明单位”、“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被全区回汉人民亲切地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质量立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宁夏师范学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民族贫困地区办高等教育尤其如此。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牢固确立教学观念的先导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教学改革的动力地位和教学管理的基础地位,努力构建社会行业参与合作教学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促进教学。领导重视教学。学校党政班子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先后制订出台了《宁夏师范学院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管理制度,建立了校领导联系教学院系制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领导听评课制度等,形成了强有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投入保障教学。学校制订出台了《宁夏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经费保障的意见》、《宁夏师范学院预算分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制度支撑教学。学校建立了包括教学规程和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人才引进、津贴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教学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服务促进教学。学校提出“四个所有”,即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的工作都是服务工作。提出加大“三个精力”投入,即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投入教学管理的精力,加大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加大教学管理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投入服务教学的精力。
二是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设立了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机构,构建了学校、二级学院(系)、教研室“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了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选调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到教学管理岗位。选拔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热爱教学管理的教师担任管理干部。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2006年实现专升本以来,制订并实施了2006版、2009版、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了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修)订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汇编、课程标准汇编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健全。高度重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包括教学质量保障纲要、教学质量保障(评价)标准、教学质量保障(评价)管理规章制度为内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了教学质量保障的目标、运行机制、质量标准、工作职责、实施措施等,以此规范教学和教学管理。在此基础上,学校严格按照各质量标准组织实施教学和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各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监控,严格按照各质量标准组织实施质量评价,实现了质量评价促进质量建设,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学校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之一,扎实开展专业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合理布局专业结构。围绕“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师范专业,积极发展应用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围绕基础教育学科目标和要求,学校已建有19个师范类专业,满足基础教育各学科师资培养。规范专业建设。制订并实施《宁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规程》,明确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式方法、保障措施和评价管理办法,实现了专业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重视特色专业培育。制订并实施《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实施意见》,重点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开展系统改革,加大与地方合作办学的力度,培育专业特色。特别是师范类专业的改革探索取得较好的成效,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已形成特色,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已形成优势。加强新设专业建设。制订并实施《宁夏师范学院新专业设置与申报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新专业设置的条件与申报程序。新专业设置以后,按照专业建设目标任务,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材、管理等方面进行持续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学校根据《“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规程》,按照校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三个层次进行培育和建设,优先扶持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根据课程建设规程,制订每门课程建设方案,从师资、标准、教材、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制订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学校从政策、资金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精品课程以强有力的支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是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多元化学习评价方式。制订并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从教育观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学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21个改革(试点)课题,明确了改革主要内容和思路。部分教学改革课题已通过教学工程建设平台进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一是结合课程特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倡使用讨论法、探究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现场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通过教学改革立项,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借助“教学工程”平台,设立教学方法改革课题,鼓励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三是鼓励并支持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分级分类教学,研究课程育人功能、探索课程学习方法、注重授课教师个性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四是通过各种评选与考核,鼓励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观摩教学、公开课、示范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年度教学奖评选、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鼓励和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五是改进考试考核方式、方法,既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又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核,从重考试结果转向重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成效转变明显。
五是抓好学校党建,全力保障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形成了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注重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明显提高。三是通过“解放思想转作风 真抓实干谋发展”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推进学校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四是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师生中树立强烈的爱国心、强国愿、报国志。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学党章、守纪律”活动,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清风校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才强校——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315人才计划”,出台《宁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315计划”实施方案》、《宁夏师范学院引进、培养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明确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待遇条件和教学、科研工作职责,明确了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从住房、科研启动经费、引进(培养)人才津贴、解决配偶工作等方面提供保障。二是制订并实施《宁夏师范学院创新团队实施方案》、《宁夏师范学院“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着力加强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目前,共立项建设区级创新团队7个,校级创新团队7个,区级教学团队7个,校级教学团队7个。三是增加教师编制数,满足教学和发展需求。学校决定,凡新增编制和所有自然减员指标全部用于聘任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学科专业发展所需人才,每个新建专业都配备了专业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形成了专业教学骨干团队。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学校制订并实施了《宁夏师范学院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宁夏师范学院关于各专业教学队伍建设规程》,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读取学位。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点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学位,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访学进修,重点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五是加强师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出台了《宁夏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宁夏师范学院教师职业道德细则》等,对教师提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把师德列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聘任考核中对师德不合格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奉献岗位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六是重视教学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制订并实施《宁夏师范学院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访学进修、团队课题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的教学逐步规范,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七是打造“双能型”师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施“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及互动交流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参与教学体验,聘请基础教育高水平教师来校兼职授课,选派教师教育学科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联合开展学生教育教学(生产)见习和实习(实训)指导,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协调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学校有教职工539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高级职称教师143人,占专任教师的37.6%,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11名,占专任教师的55.53%,另有在读博士25人,在读硕士77人。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模范教师1人,1名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教师获自治区特殊津贴,2名教师评为自治区313人才,3名教师获自治区“9·10奖章”。
育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探索和建立了一套具有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学生个体自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思路合理清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做到五个“突出”,即突出教师教育与综合培养相结合,为学生的师范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搭建自主发展平台;突出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为学生获取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基本能力协同发展奠定基础;突出课堂讲授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拓宽路子;突出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就业、创业铺垫基础;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校设计了以“学科基础宽厚、专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扎实、应用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明确”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设计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职业基本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通识教育(包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专业发展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坚持能力培养不断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五大原则,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以及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交叉性,强化课程实验、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五个环节,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和方案改进(修订)机制,着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学校努力做到“四个适应”,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探索因材施教的途径,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认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导向、职业导向、行业导向作用,产学研合作设计论证专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进行专业建设、合作进行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即创新了合作办学模式,也创新了和优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
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得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基本健全,制订出台了《宁夏师范学院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宁夏师范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精心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各专业除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试验教学内容外,还设计了一定数量的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试验项目,并作为开放试验项目组织实施,基本形成了每个试验课程都有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试验项目的体系。重新修订的《宁夏师范学院本科生教育实习管理规定》,对教育实习做出重大调整,实习目标、任务、内容、方法进一步明确,实习时间、经费有了根本保证,形成了见习、研习和实习四年不断线的教育实习模式。
学生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针对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学校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不断发展自我服务型社团,目前全校有学生社团43个,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特别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奖、助、贷、免、补、勤”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开通了扶贫助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学校有国家、学校及社会3个层级的各类资助项目26项,受资助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了80%,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建设有心理实验中心和心理咨询室,配有专职和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创办了咨询刊物《校园心理》,班级设有心理委员,开通了学生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全校形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社会实践有声有色。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提高社会工作能力,推进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者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相结合,学校制订并实施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并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不少于4周,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培养等产生了积极效应。近3年来,共组织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193支,每年累计参与学生7000多人次,提交社会调查报告4800余篇,社会实践遍及自治区5个市、宁南山区50多个乡镇。学校连续九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提升品位,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学校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依托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军训、文艺演出、美术和摄影作品展等,实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学校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开展“民族团结月”系列活动,挖掘整理改进了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艺术,形成了体育、艺术品牌活动,学生体育艺术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开设“今朝大讲堂”、“六盘论坛”、“道德讲堂”等,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就业质量逐渐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咨询、编制《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指南》、建立就业专栏、建立就业网站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通过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会、巩固和扩大就业单位、举办学校就业招聘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就业。通过举办“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系列活动,引入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开展创业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参加全区“百瑞源”宁夏大学生创业大赛、“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锻炼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先后与50多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科研实践基地。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和“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远足者的脚步永远不会停留,秉承办学历史传统,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今天的宁夏师范学院,已向着更高的目标再次起航。自治区“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宁夏师范学院建设成为宁夏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部分高中及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此,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面向未来,坚定而自信的宁夏师院人作出了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特色名校”的重大战略选择,确定了立足宁夏、面向西部、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知名的教学型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他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积极探索教育硕士、本科师范生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专科非师范教育,积极拓展成人继续教育,力争早日把学校建成宁夏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和宁夏南部地区信息文化交流、继续教育的中心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