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不再作为职称评审硬性要求这一消息,令许多教师兴奋不已,“普通教师,又不是研究人员,写那些文章有什么用”“发表文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吗”?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 教育写作应成为教师的工作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想让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道路上来。由此可见,教师获得教学乐趣和职业幸福的途径是从事研究,要研究,就需要专业阅读,需要有质量的读书笔记和阅读感悟来支撑;将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形成文字。这是一次更有条理地回望教学、反思得失的过程,有利于教师进行深刻反思,也有利于日后查找、同行交流,助推专业成长。缺少了写的环节,专业阅读必然失之肤浅,实践和反思也将是零散的。一句话,没有将实践和思考转化为文字的教育写作,教学过程不算完整,更谈不上有质量的教学研究。 名师多是教得好、说得好、写得好的“三好”教师。“说”是对“教”的口头表达,“写”是对“教”的书面表达。“教”是“说”和“写”的前提,“说”和“写”对“教”的反哺作用特别巨大,它会让后面的“教”更具科学性,更趋艺术化,更有自觉性。一些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推崇的“教得好”的教师,多“说”勤“写”的作用不可低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强调的正是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怎能说普通教师就不需要教育写作呢?教师在写作中成长自己、成全学生。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素养、育人视野、教学策略等业务能力的提升,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学生。 “论文不作硬性要求”不是没有要求。职评改革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的政策调整,是对“唯论文”风气的一种矫正,不等于评职称不需要论文,同等条件下论文依然是评审的重要参与。也不等于从此就不鼓励、甚至反对教师投身教育写作、开展教学研究。相反,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师投身无功利目的的教育写作,勇于不断攀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营造出一种风清气正的教师成长环境。 千万不能把“论文不作硬性要求”的经念歪了!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弶港农场农干桥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