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接到活动邀请,到陕西省蒲城县芳草地学校执教一节示范课时,我兴奋而迟疑:素闻芳草地学校是课堂改革相当扎实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乐于展示、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与这样的学生交流、对话该是怎样一种自然风雅的精神享受。犹豫之处则在于:如此声势浩大、千人会场的公开课,我能示范什么?我又该示范什么?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哲理诗《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如话家常、通俗易读,但易读并不意味着易懂:其“简单”的表象下蕴含着诗人对于现代生活的深邃思考。选择执教这首诗,是因为诗文表面的浅易与表达情志的深刻之间的巨大反差打动了我——这样的学习特别考验学习者的学习品质。在这样一个“燃文”“燃片”,动辄“燃爆”的年代,每天挤出十多分钟给一首诗尚且困难,在反反复复的吟诵想象中,真切体验和深度触摸文本词句中隐含的空白信息该是多大的挑战? “大概念”教学启示我们在诗歌教学中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以语言、意象、情志等基本问题整体架构学与教的活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诗歌的语言中浸染、浸润。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吟诵·感受。请学生在反复品读诗歌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圈画批注,编写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朗读脚本。 二是想象·体验。“未选择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我”选择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路口的“我”对两条路的认识是什么,启程的“我”对“未选择的路”的心态是什么,未来的“我”回首来路时对“未选择的路”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三是思考·感悟。这首诗为何不叫“两条路”或者“我选择的路”呢?作者究竟要向我们表达怎样的人生思考与感慨呢? 很显然,第三组问题是重点;中间问题是难点,要揭开诗的奥妙,可以从诗中的两个形象入手:一个是“路”——尤其那条“未选择的路”究竟是怎样的,另一个是抒情主人公“我”——我对未选择之路的态度与情感又是怎样的;而第一个问题设计是基础。 太原师范学院阎秋霞教授问我,为什么不将第二组问题合起来问?我理解她的好意,合还是分我也曾反复掂量,合起来空间大,自由度强,作为公开课观赏性自然更强。但当天的授课并不是在普通的班级教室里,那么空旷的会场,人气不够聚合,调慢节奏,驻足凝神,把粗糙的思维细化,从长远来看是更高的效益。追求高效课堂,心态是教师最重要的功底,面对学生要示弱与后退是一种考验,维护学生“当事人”的权益还是在意同行“旁观者”的视角,也是更大的考验。我向阎秋霞教授坦言,基于标准的学习,我心中最重的标准是学情。 这堂课起始的“吟诵·感受”环节,课堂记录显示从10:46到11:17,共计31分钟,而我的预设为25分钟。全体学生在诵读“消失在丛林深处”一句时没有语调下降的调整,还有学生表示“芳草萋萋应读出生机和活力”……这些地方的思维链接明显粗糙,学生是凭借以往经验“感觉”出来的,并没有跟随诗人来到当下,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虽然导学案上“学法指导”有提示,“知识链接”有知人论世的引导,但大型活动特殊气氛下的预习效果不如平时很难免。这样的时刻,我应该抓更关键的问题,舍弃细枝末节,给予更巧妙而给力的引导。还有,质疑对抗是为了使我们的思维深入下去,为了避免浅层的争论,评价模板的设计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芳草地学校授课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道德经》有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当创新的方向指向根本时,回归就是我的创新。 (作者单位系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