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基础教育”共生体会议传递教育改革新策略

[db:作者]  2019-06-26 00:00:00  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 王占伟) 日前,全国“新基础教育”第十一次共生体会议暨“新基础教育”巩义生态区中期评估会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基础教育”同人展开了基于实践研究的深入对话。

    在观摩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的课堂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就课堂教学优化进行了针对性指导:“课堂教学要三看:一看教学设计,二看教学过程,三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首先看目标是否清晰、有关联。教学过程须重点关注重心是否下移、权力是否下放,课堂资源是否被捕捉、利用、生成。教学反思须看有无展现变化,有无展现具体的重建策略。”

    在中期评估会上,实验学校管理团队现场答辩因其生成性而备受关注,成为中期评估的一大亮点。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等三所实验校管理团队与评估专家面对面,分别就“新基础教育”推进情况进行汇报,并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不仅需要我们认真梳理、思考,而且能对下一步工作产生实质性影响。虽然精神高度紧张,但我们成长很快、收获很大。”参加答辩的巩义市芝田镇第一初中校长李振东说。

    作为“新基础教育”中西部地区的第一块试验田,巩义市以“群体对话”策略推进试验研究。

    “我们先后经历了启动期‘对话’学习、尝试期‘对话’教研,现在进入探索期‘对话’共创,形成了巩义‘新基础教育’推进的‘群体对话’策略。”巩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贺新向表示,“群体对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其实质追求在于联动共生的群体观、主动发展的教师观、理论与实践交互转化的研究观;作为一种变革思路,它旨在构建动力传导的共生体,激发层层联动内驱力,促使群体主动、和谐发展。“对话”群体组建、群体“对话”制度、理论与实践“对话”机制三方面是“群体对话”策略的关键。

    在巩义市教体局局长李易看来,“中期评估是‘新基础教育’巩义生态区建设中重要的节点性事件,是对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团队发展、课堂变革、班级建设等工作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检测、督导。‘新基础教育’是一项改变人的事业,改变的是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命状态”。

    在“新基础教育”第十一次共生体会议上,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校长王叶婷围绕提升学校自组织、自发展能力,分享了学校教师新基本功锤炼、学科育人价值开发、语数英课型研究的最新策略与成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郑兰桢、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元春、江苏省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李伟平、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副局长贺军辉分别结合各自生态区建设情况做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认为,校长是学校变革的第一责任人,本次活动就是要为校长赋能,激发校长的潜能,让校长在改革中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卜玉华教授则呼吁“建设美德学校,着眼于社会正义的协作与引领”,她认为做好新基础教育要回归基础教育使命的原点,回到“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立场,创造性地探寻自身发展的路径与品牌。



/jiaoyu/zatan/2019-08-06/1473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