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探索普通高中转型与发展之路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路在何方? CFP供图

  ■华东师大《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

   执笔人:霍益萍 朱益明

 “高中教育是我国学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整个学制最为关键的中腰,其质量决定着上下左右其他学段的供应和完成,影响着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生产。日前,由华东师大普通高中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2012)》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年度报告以2010年至2011年普通高中教育领域的政策举措与改革进展为重点,对中国普通高中教育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和全景式展示。”

  大众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当代景象

  近20年来,中国高中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4670.6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8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则达到87.5%,全国有一半省份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90%以上。大众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鲜明特征。

  准确把握当代高中教育的“大众化”特征,有助于发现和探索高中教育面临的深层问题与严峻挑战,理解高中转型的困难和艰巨,为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学段建构提供思路和借鉴。

  高中自1922年正式进入学制以后,始终发展较慢。1949年高中在校学生仅为31.8万人,1995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只有713.76万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任务的完成和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连带引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效应,普通高中进入适度发展时期。2002年以后,国家制定了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普通高中教育短时间内飞快地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高中教育发展的背景可以用“穷国办大教育”来概括。一方面,多年来国家在高中教育方面的投入并无增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例下降;另一方面,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县级政府负责基础教育发展的管理权责、优质教育资源扩张的实施路径和学生基数太大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到位,民众对优质高中教育需求强烈,高中对蜂拥而至的学生严重不适应,学校既要努力还债又要保证升学,等等,数者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高中教育的独特景观和曲折困难的局面。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已经从快速发展转向了基本稳定、普职结构趋于平衡的格局。2010年,普通高中为2427.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2231.8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2.2%和47.8%。

  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有所发展,但地区间存在差异。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共有民办学校5622所,在校生规模达537.1万人,占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为12.7%。其中,民办普通高中2499所,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比例为17.8%。2010年,全国有11个省份的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本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超过10%,浙江和山西两省均超过20%;其中只有一个省份属于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成为普通高中规模扩展的重点区域。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东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下降了3.8%,中部地区普通高中在校生下降了2.4%,西部地区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增加了72.1万人,增幅高达11.7%。

  校均规模效益得到提高,但省际差异较大。2010年普通高中校均规模1727人,比2009年增加230人。其中,东部地区1740.8人,中部地区1820.4人,西部地区1611.7人。校均规模超过2000人的有8个省份,低于1000人的有4个省份。

  女性和少数民族人口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正在不断改善。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共有女学生1180.1万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48.6%;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83.3万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7.6%。

  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的比例为80.61%,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为81.14%;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为76.95%,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为77.83%;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比例为84.63%。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平均班额为56.6人,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0.9台。普通高中建网学校比例达到76.7%,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88.5%、72.8%和66.3%。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队伍呈现规模逐年扩大、生师比配置水平得到改进。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4.81%,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有5.5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生师比为16∶1。但很多地区普通高中有代课教师。

  普通高中教育总经费不断增长,但占预算内教育总经费比例下降。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总收入达到2003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176亿元。但在各级各类教育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中,普通高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例2010年只有8.7%,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地区间差异明显。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为8120元,其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4782元。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中生均事业性经费分别为10861元、6119元和6703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4341元、2557元和2709元。中部地区生均事业性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均为最低。

  普通高中学校班额偏大现象仍突出,且地区间、城乡间大班额比例差异显著。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平均班额为56.6人,56人及以上的大班额比例为51.2%,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比例为20.0%。大班额比例超过50%的省份达到15个,农村中学大班额更为显著。

  困难重重——高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高中教育在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及教育格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正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高中教育发展迅速,区域差距明显,新旧问题交织,改革难度加大;高中深受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亟待营造有益的社会文化环境;高中研究量少面广,核心问题尚未涉及,亟须系统深度研究;各省份出台若干改革政策,重心不一,各有侧重,效应有待显现;学校已有诸多改革创举,但发展进程遭遇政策性和制度性障碍,呼唤政策支持和学术引领。

  目前高中教育有十大焦点问题亟待破解:“高中教育法”的研制和实施;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确定;高中财政投入与经费分担机制的建立;高中办学体制与民办高中的发展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赋予;高中办学多样化的实施;高中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确立;高中招生、高考和学生与教师评价制度的建立;高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受此影响,目前各地高中的办学条件虽已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性质定位、培养目标、组织架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育评价等许多方面,还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普通高中如何转型?大众化时代的高中教育对学生有什么价值?这已成为高中教育发展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任务。

  近年来,国外高中教育领域出现了各种变革与创新的实践举措:

  高中教育性质与功能正在发生变化,高中学校不再只是简单的升学准备或者就业训练的区分,而且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高度重视推进高中学校均衡发展,如美国采用特许学校形式、英国采用“教育行动区计划”等改造薄弱高中,法国提出“新高中”改革方案。

  不断加大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如美国重视高中学校的学业标准、强调开展科学教育,英国实施国家资格证书课程体系,法国则强调课程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公民性要求。

  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有不同表现,如学制类型的差异、学校类型的定位、课程内容上的设置等。高中学校多样化不只是简单的特色发展或者定位发展的问题。

  高中教育的评价正在发生变化。在评价标准上,日益重视国家性的统一;在评价方式上,日益重视包括真实性评价、文件夹评价等在内的多种方式;在评价结果上,日益重视教师给予学生的平时评价与最终评价的结合。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日趋完善,在咨询教师(专业指导人员)培养、指导机构建立与指导工作实施等方面都有专业化的新进展。

  上述诸方面为我们思考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从中国社会来看,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贫富悬殊差别,独生子女政策,政府的GDP思维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家长的盲目攀比,社会舆论的负面炒作,科技和教育的分离,校内与校外的断裂,学校与社会的隔绝,等等,许多由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带来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问题都涌进了学校,形成了对高中办学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内涵发展——让高中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

  教育规划纲要中首次以“高中阶段教育”专章论述高中阶段教育以后,围绕高中改革与发展的三大任务,各地纷纷出台了诸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措施,改革实践呈多向度发展态势,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在高中普及方面,当前承担普及重担的中西部地区,除了继续沿用之前东部地区使用过的“土地置换”、“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思路外,各省份政府使用各种办法加快高中发展和增加优质资源。有的省份明确提出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强调政府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中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有的省份则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中或参与现有高中建设;在一些民族地区,政府设立了专项的扶贫助学资金,向所辖区域内的学生提供了完全免费的高中教育;有的则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辐射示范性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追求高质量的高中普及。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本年度出现了相关改革举措:如山东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制止周末假期加班补课。上海市适度控制班额,推行小班化教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浙江省推进课程改革,组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组织社会考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研究性和实践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北京市鼓励大学向高中开放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开辟学习发展的新途径等。

  此外,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也开始在多个维度展开。一是在学校层面,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办出特色,支持兴办外语、艺术、体育、科技、综合等特色高中学校。二是在课程设置层面,各地学校有较多的探索,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校外课程、实践课程、研究课程、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学程建设和模块开发等。三是在学习机会和资源层面,校外参观、社会考察、名师讲堂、专家对话、跨校选课、社团活动、网络课程、校园诗会、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体育节、夏令营和读书会等,高中学生有了书本以外的学习内容,高中校园生活开始告别单一。四是在培养方式层面,诸如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到实验室做研究,去职业学校学技能,下社区、农村搞调研等举措,使得高中的课堂扩大了,高中的教师增加了,高中生的视野和胸襟开阔了。五是在教学改革层面,高中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经验,少数教师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正在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六是在校长层面,之前忙要钱、忙建校、忙应酬的高中校长回归到了职务的本位,开始思考学校定位、学校特色和学校课程建设等问题。七是在观念层面,人们已经意识到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是“选择”,有的省市领导更为明确地指出,选择在本质上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而不仅仅是一种课程开发或教学设计的策略。显然,以多样化和特色化为核心的高中改革已经启动。 

  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尝试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是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落实上述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0年以来,很多高中学校开展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如,上海嘉定中光高中在实施学生发展指导上,探索出了三条实施措施:强化指导机构建设,注重提高教师指导能力;明确学生发展指导要求,落实指导内容;从资源建设等入手,全面实施指导工作。上海天山中学开发了“生涯指导”课程体系,陕西西安长安一中则尝试立足于学科教学体系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福建福州一中努力创建确保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与指导的社团机制,辽宁省实验中学注重在社团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指导,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网络平台,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开发了学生手绘图片的自我指导方式,上海延安中学建立了面向城市学生的生活教育与指导体系,宁夏育才中学启动了面向农村学生的“第二父母”行动。

  链接:

  高中学校改革案例

  四川成都七中地处西部地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传播与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民族地区高质量普及高中,走出了一条与西部省份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

  上海育才中学作为一所传统的历史名校,着力创造新形势下名校的示范引领价值。学校秉承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努力探索适合每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

  山西省中阳一中是一所通过校企合作得以发展的农村高中。学校立足本地实际,主动与地方企业对接,在为企业培养建设人才的同时,积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探索农村高中的独特发展之路。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充分利用民办高中办学体制的优势,发挥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依赖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国际化办学方向的探索,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成长。



/jiaoyu/zatan/2019-08-08/1516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