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见新 实习生 贾世煜)“虽然与理想有点差距,但总算找到工作了,心里悬着的这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近日,毕业于河南某高校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在洛阳一家私企找到工作的赵明超对记者说。
一进入2013年,赵明超就整天为找工作奔波忙碌着。年初,当他按照约定时间赶到河南省邮政公司总部,准备办理就业协议签订手续时,“本单位不招三本学生”,公司招聘负责人一看赵明超的协议书上盖的是某高校独立学院的公章,当即这样告诉他,即将到手的工作瞬间成为泡影。
“那位招聘负责人问我网上报名时填的学校名称是什么,我说某高校。他说为什么没有填写某高校独立学院?我说没有这个选项。他说你怎么不自己加上去?”赵明超向记者复述了当时他和招聘负责人之间的对话。
记者查阅了河南省邮政公司当时在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发现其招聘条件为“2013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说,公司并没有对应聘者的本科批次进行限制。赵明超的条件是符合公司招聘条件的。
赵明超说,参加河南省邮政公司在他们学校举办的招聘面试时,考官频频点头对他表示赞扬,“看来经过大学四年班长岗位的历练,我面试时所展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认可,但是就因为我是三本学生,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这个工作机会”。
赵明超的同学杨洋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家企业的招聘公告上并未说明不要三本的学生,她把简历交上去,招聘主管翻了一下就回绝她说:“我们不要三本的学生。”杨洋说:“我连解释的话都说不出口,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现在找工作本来就很难,用人单位还设置了潜在门槛,这是对我们三本学生就业的严重歧视。”赵明超说,“虽然我现在找到工作了,但我还想帮我的同学呼吁:三本生里也有优秀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三本生就等于素质差。请多给三本学生一点关爱,不要人为设置障碍,让他们的求职之路变得不再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