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均衡简单地等于盖一样的教学楼、配一样的教学设备,那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教育均衡必须体现教育的特质,采取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
■本报记者 苏婷
在具备了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现今若问办学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无论教育局长还是学校校长,都会同指“办出特色”。因为有了特色,学校的生存才有“脊柱”,才能获得持续前行的力量。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用学校文化建设承载、体现特色,使每所学校“各有专攻”而不再共同追求分数、升学,最终“殊途同归”使所有学生各有发展。如今襄城区的每一所学校,不管是位于中心城区还是坐落偏远农村,都培育生长出了“自己的学校味”,而整个区域教育也实现了以文化之长补农村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短板,以文化之力提城区优质教育总量,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
教育的灵魂依附在学校个性文化之上
一个有一层楼高的篆字“书”,被做成一枚红边白底的阴文印章,十分醒目地镌刻在贾洲小学校门内的一整面墙上,成为这所只有百余名学生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招牌”。这个颇有韵味的装饰看上去很美,其实也“真没花什么钱”:书法出自该校一名有此特长的教师之手;字是在水泥墙上抠出后,由学校全体教师轮番登梯爬高,接力用红漆描出的。这个大大的“书”字,昭示着学校因陋就简为本地农家孩子进行书法、绘画等高雅文化熏陶的特色。校长张自立说:“贾洲小学的办学理念就定位在‘写好字,做好人’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是该校写字课教学时间,而有书画兴趣的学生每天下午都有一小时可以免费学习。农村学校的确没什么条件,但本校教师胡明狮和程勇在当地书画界小有名气,这就是资源。
九年一贯制的襄阳二十五中曾被称为“城区的薄弱学校”,2005年秋季,刚刚通过竞争上岗担任校长3个月的管少英曾亲自在校门口招生,然而小学一年级只有70人报名。是一次全省机器人大赛的成功,让管少英看到了学校的希望:课堂上、考试中孩子们多是灰头土脸,可赛场上他们却双眼放光、小脸通红,小小的机器人任由他们“使唤”,在小组对抗赛中表现出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赛场下,管少英萌生了建设科技校园的念头。从第一次科技节的艰难尝试,到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创意大赛,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学校”称号,再到登台央视少儿春晚、亮相维也纳金色大厅,二十五中实现了由薄弱学校到特色学校的华丽转身。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非常典型地展现了襄城区以学校文化促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式和策略。
襄城区教育局张永成局长总在思考“教育转型”的问题,他认为文化建设这一打造学校独特品质的工程,说到底是办学自主权的转型,是把学校发展的自主权交给校长,让校长因地制宜规划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实施方案。“这几年,襄城教育最大的成绩不是学校建得漂亮了,而是校长都有了方向感;襄城教育因为找到灵魂而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灵魂就依附在各学校的个性文化建设上,就是用个性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张永成说。
资源流向个性文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当全区上下形成了共同的教育愿景,确立了用个性化推进均衡化的路径时,教育资源的配置必然要有正确的导向和流向,必须要能促进工作。
襄阳七中是襄阳市一所社会公认的优质学校,最高峰时有年级平行班13个,教室里最多容纳过90个学生。近年来学校刻意压缩规模,控制班额,年级平行班减少到8个,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由此腾出师资、腾出精力,也腾出6000平米综合楼为校内24个学生社团提供专用活动场地。用该校校长胡启胜的话说,“一所优质学校如果把好生源都招进来,其他学校怎么活?那样没法均衡发展。学校规模小了便于管理,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个“更好”,指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利好。用一整栋楼来做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这种看似“与中考无关”的规划建设确实少见。而政府对这一“不务正业的行为”也大力支持,活动中心改建及配套设施所需的200万元,全部由区政府埋单。
对中小学文化建设,襄城区政府确立了“资金随着项目走”的投入方式,这为当地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从2009年到2011年,全区连续3年分别投入2000万元、4100万元和3900万元用于推进以体现学校个性为价值追求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期还根据各学校个性文化建设的需要投入3558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
地处农村的新集中学,教学楼比较旧,木质门窗老化,学校改造时有人提议先从装修教学楼开始。校长陈有国觉得,楼虽旧但不存在安全问题,应该把有限的经费优先用在学校“生命教育”的特色建设上。结果,学校“四大基地”中的蔬菜和养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产品又全部供给学生食堂;食用菌基地和茶叶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室,也让学生从小掌握一技之长,而且由此激发的生命激情反过来促成了课堂的精彩。今年区政府为该校投入450万元实施个性化改造,这所农村中学很快就要旧貌换新颜。
学校特色文化一旦形成,就需要特色教师进行“匹配”。襄城区的政策是特色教师特别配置。
2009年以来,区教育局聚集特色教师资源,使20余名特色教师先后进入相应的特色学校发挥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自从开展学校个性文化建设后,各学校也都结合自己的特色定位,把目光投向了全区有特长的教师,教师流动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价值选择。这又使得全区的人事调动体现了一种办大教育的眼光和胸襟。同时,襄城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除了在暑期开办常规科目的培训班外,也为各学校所需的特色教师进行“订单式”培训。
“三位一体”个性名片擦亮学校文化底色
“书香校园”昭明小学,在学校个性文化建设中走的第一步棋竟然是撤掉图书馆。此后,图书被下分到各个班级,每个教室的后面都配备了一个开放式的书架,学校号召每个学生都来读书、献书,把学校变成书的海洋。现在,整个学校宛如一本立体教科书,师生行走其间如行走在书卷里。教学楼的每一个走廊就是一个文化长廊,从三年级起分别从地理、历史、国防、天文4个领域对学生进行阶梯式普及渗透;一个教室就如一册书,所有班级以学生喜爱的国学经典名篇、名人命名,就连教师办公室也经大家商量讨论后用教育名家命名。校园内还开辟了一块“风景区”,建造了曾在该校任教的革命家肖楚女陈列室,而小解说员全部是本校学生……校园成了一本立体教科书,每个细微处都透着文化育人的理念;校园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故事、一个浓缩了襄阳历史的旅游景点。
尽管各学校的文化特色不同,但把每一所都打造成“一本立体教科书、一个教育故事、一个旅游景点”三位一体文化名片的目标是相同的。当然,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具备昭明小学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襄阳二十三中,学生家庭既有本地原住居民,也有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在附近租地种菜的农民,而学校本身也由4所学校合并而成。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局长张永成带着学校文化建设专班的人员加入了该校发展方向的研讨。最终将学校文化定位在通过推行心理教育、建设太极文化走廊等来打造、传递“和”的理念,培养学生包容、向上的心态。
襄城区大多数学校在打造学校个性文化时,走的都是类似于二十三中的路子:学校挖掘、思考,教育局指导、提炼,社会力量建言、献策,最终集各方智慧确定学校文化定位。学校再根据这一定位,围绕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向着“一本立体教科书、一个教育故事、一个旅游景点”的目标去努力。
在以楹联为学校文化特色的襄城区实验小学,张德兰校长说:“楹联文化并不是要培养什么诗人、楹联家,而是让学生从小受到文化的润泽,让他们的人生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厚实的基础。”襄城区每一所学校的个性文化建设,也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有限的知识或培养某方面的特长,而是为了让城乡所有学生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有一种从容的生命态度。学校文化成为优质教育新的增长点,襄城区一批批薄弱学校蜕变成长为优质学校。学校、社会共同开发了涵盖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孝雅教育、体育艺术的校本教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全区生源正态分布,农村学生不进城择校,城区学校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学生有好学上、上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