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异地高考:综合改革序幕拉开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编者按

  6月7日,全国900余万名高考生走进考场。本报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和师生,对2013年高考进行全方位深度解读。异地高考怎样拉开综合改革序幕?高考作文如何从中外比较、今年和往年比较以及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比较这三个维度来观测?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考前防泄密、考后防舞弊?怎样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本报今天推出高考特刊,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唐景莉

  今年,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安徽、黑龙江、吉林等12个省份首次“试水”异地高考。异地高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将怎样拉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序幕?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异地高考,今年在十多个省份实施。作为高考招生制度的组成部分,异地高考大幕拉开,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推进高考公平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答:改革开放使一些城市的非户籍人口急剧膨胀,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2.5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逐渐凸显。今年12个省份首次推进异地高考,值得关注。

  去年底,各地根据省情、教育发展情况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当时很多人表示不满,外来人员不满,当地人也不满。但应当看到,异地高考走出了关键一步。走出这一步,比原地踏步强。操作实施阶段,不断总结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再进行调整和完善。

  我们知道,高考招生制度设计的初衷,旨在为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考生,提供公平竞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平台,将高考成绩作为入学的唯一依据或主要依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应该说,高考招生制度在这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应看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不断遭到侵蚀,并面临不少新的问题,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已势在必行。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加。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诉求,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关注群体不同,批评声音的尖锐程度,提出改进建议的多样性,在其他领域非常少见。这就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充分把握改革趋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调各方面利益。

  问:异地高考,反映了一种期待,就是老百姓迫切希望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是否应当拓展优质的教育资源,回应老百姓期待?

  :异地高考问题,不光是教育内部问题,还涉及一个价值取向——不是上学机会问题,而是上好大学机会问题。

  什么是好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是多样化的选择。好大学不仅指搞学术、培养学术型人才。高职就没有好大学?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就不是人才?这里有一个社会传统观念影响问题。

  从上世纪末以来,不管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入学机会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教育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上好学校难。老百姓迫切要求接受高等教育,而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从人才培养的质量看,社会上也有很多质疑,高等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为什么深入不下去?

  教育公平,从本质来说,是对优质教育资源享有的问题。这一问题怎么解决?根本途径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教育、办学校与办企业不一样,需要长期积累。充足经费,很短的时间就可改善硬件条件;学校重视,软件管理水平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也可以得到提高。但办好学校最关键的是要有精良的师资队伍、厚重的人文积淀、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学风,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有钱就能堆出来的。因此,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办学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异地高考,反逼学校提高质量。对于高校来说,关键是推动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异地高考,要求学校提高质量,更要求社会配套改革。在您看来,综合配套改革应当如何推进?

  :异地高考,涉及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需要现有的户籍管理体制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随着外部改革的推进,异地高考就能迎刃而解。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我在政协记者招待会上曾对异地高考问题发表看法。异地高考没错,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城市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的随迁子女理应享受教育权和考试权。但彻底实现异地高考的难度很大,教育部有宏观要求,各地制定相应标准,对于高考移民和腐败现象要有相应甄别措施。在这个基础上,教育部调整招生计划,确保本地常住人口上学不受影响。当然,也要考虑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资源承受能力,这也造成了有的地方异地高考的门槛高的现象。

  学校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和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教育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自身的范畴。在教育领域内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统筹、系统改革;教育领域内部和外部更要加强统筹,协同改革。中国教育报连续举办四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探讨大学和中学衔接的问题。作为四届峰会的见证者,我认为这一讨论非常有实际意义。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难度明显加大,普惠性教育改革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减小。要综合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在符合改革大方向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改革项目的设计要避免碎片化。要通过系统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办法推进改革。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jiaoyu/zatan/2019-08-08/1547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