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留住顶尖人才须培植公平土壤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熊丙奇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

  顶尖人才的流失,当然值得高度关注。当前,为了让顶尖人才“回归”,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在今后的推广上仍不乏调整的余地和空间。

  在有关部门看来,防止人才流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针对性地推出引进计划。然而,恰是这种人才计划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让顶尖人才自愿回归,且把我国作为事业发展沃土的基本生态。

  对于我国顶尖人才流失的现状,有关部门应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采取“点对点”的引进办法,这些引进办法即便再灵活,也无法改变其行政性色彩。

  在笔者看来,我国最缺的是让每个人才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具体表现在,不同院校、科研机构有不同的级别、层次,而由于院校的等级不同,在其中工作的教师、科研人员的地位也不同——公办院校的教师,相比民办院校的教师,有编制、福利的优势,在评职称中也被优待。在“985”、“211”院校的教师,获得课题、经费的机会要远高于其他学校的教师。除此之外,在同一个单位内,教师、科研人员还被各种学术头衔、职称分为不同的等级,一校之内就能排出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座次,而教育资源、学术资源都朝少数有头衔的人身上集中。青年教师通常生活在学术圈的最底层,在漫长的等待中经历“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面对这种环境,还有多少有学术理想的青年学者,愿意在其中博头衔、争名声呢?去年我国科技界曾围绕一名博士生“逃离科研”展开讨论,最后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要让学术自治、学术平等。

  随着旨在灵活给予少数优秀人才特殊政策、丰厚待遇的“千人计划”的实施,很多高校、科研机构都把有多少“千人”作为学术政绩,而入选“千人计划”的学者,一旦入选,就成为“学术人物”。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将加剧学术的功利化取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1%,“985”高校有39所,“211”院校有112所,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不可谓不少,包括耶鲁大学校长也羡慕中国大学的硬件设施,高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出国留学热”为何始终高烧不退?在笔者看来,“出国留学热”的背后,也有教育等级化的因素作祟。等级化既保护了劣质教育,一些学校靠“工程”、“计划”维持自己的地位,也制造了“低等教育”,我国许多二本、三本院校和高职高专长期抬不起头,少部分被这些院校录取的学生甚至要么选择复读,要么选择出国留学。

  进一步说,等级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公平。针对今年的严峻就业形势,有关部门发文要求各用人单位(尤其是国企)不得有学历歧视,教育部还明确要求所属各校在招聘时不得明确提出“985”、“211”院校要求。这确实是在重视就业公平,可溯本求源,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时,推出的各种“工程”、“计划”,为什么反成了用人单位拿来“卡”毕业生的门槛?这不是很值得追问吗?同时,比起各类人才计划,明确强调人才的“出身”——诸如要海外求学经历、要是名校等条件相比,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算得上什么呢?

  如果真正意识到顶尖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那么,就必须为所有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空间,这才是政府部门更应该做的。当然,相比人才计划可以通过立项、评审增加人事权,为所有人才创造平等的事业空间,需要的是政府部门放权,这或是有关部门总爱强调形势严峻,然后推出各种计划,强化行政权力,却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所在。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



/jiaoyu/zatan/2019-08-10/1558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