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乔雪竹)2013年对外经贸大学共有毕业生3546人,其中本科生2019人,研究生1527人。截至6月8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5%。日前,记者从对外经贸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获悉,在全国总体就业形势逊于往年的情况下,对外经贸大学今年毕业生就业仍然保持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高。
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王玲说:“学校把‘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就业工作。”
该校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主动宣传国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入伍预征等人才就业项目的相关政策,力推特殊类型就业。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孙蓓蕾5月31日刚刚参加完北京市顺义区大学生村官的体检,即将走上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她说:“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公务员,通过学校召开的村官政策说明会,我发现大学生村官是实现志愿的一条好渠道。”
针对北京人才趋于饱和、户口政策越来越严的情况,该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京外就业,促进人才合理布局。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到生源地、西部、基层、军营等建功立业。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韩宁宁已签约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她说:“新疆是我的老家,我希望能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过程中,对外经贸大学还利用校友走访、邀请校友回校讲座等方式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沟通,发掘就业突破点。2013年,学校向重点校友发放了校长署名的“致校友一封信”,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校友陈经纬先生亲自带队来校招聘,已签约4名毕业生。国际经贸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黄玉菡就是这4名毕业生中的一名,目前她已签约经纬城市绿洲(天津)有限公司。她说:“民营企业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系统化的培训和轮岗制度能够大大提升个人能力。”
此外,该校还建立了以“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资助学生的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
据介绍,为了高效率促进学生就业,该校就业领导小组对全校3500多名毕业生定期过筛子,详细了解每个毕业生的去向情况。通过分类统计掌握全面信息,通过动态统计掌握最新资料,通过分级统计确定重点群体。学校将毕业生分为考研、出国、就业、创业四个大类,细分为已签约、面试中等待结果、无任何就业意向等11个二级类目,对尚未落实的毕业生按就业难度分为一至五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
该校党委常委会提出了五项促进就业具体措施:一是召开全校就业工作推进会,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二是对目前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三是召开海外留学交流项目专题解读会,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专项服务;四是设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基金,做好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五是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
截至5月21日,该校未落实就业的学生还有305人。学校为此专门召开全校就业工作推进会,制定“305帮扶方案”,想方设法联系40多家企业来校发布招聘信息和举办招聘会,全力做好未落实就业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学校并启动“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基金”,由校长施建军个人带头捐款1万元作为种子资金,号召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继续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