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这里的小兵能立大功”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编者按

  在大中小学校园,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各种或有趣、或感人、或励志的新鲜事,让平凡的学习生活充满正能量。为及时反映报道基层学校改革创新的鲜活经验和生动故事,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校园新鲜事”栏目,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代国辉 徐丽麟

  最近,正当同学们海投简历、奔走于人才市场和校园招聘会之间的时候,在厦门理工学院实验楼6号楼112实验室里,霍志华却在认真做毕业设计作品。对于他来说,就好业不是问题,因为他已经接到几家企业的签约意向。

  霍志华所在的工作室,全称叫作“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工作室”,教师陈水宣是主要负责人,成员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现有6名固定教师以及近50名并不固定的学生。

  “工作室完全对学生开放,不以成绩为门槛,有兴趣、肯做事就能留下来。”陈水宣说,工作室里的学生并不固定,但“这里的小兵能立大功”。

  “赶出去”、“带回来”、“关起来”

  陈水宣介绍说,新生刚进大学,并不清楚将来毕业要面对什么,于是,工作室就把他们“赶出去”,让他们实地了解企业。陈水宣向记者讲了几个学生一天下午拧了200多个螺丝的故事。他说让学生拧螺丝,并不是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而是让他们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室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培养,从为什么要研发这个产品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参与。”

  “全自动马赛克排版机械手”就是学生全程参与的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5月,教师带着30个学生来到厦门翔安一家石材厂,让他们拼了一个上午的马赛克,最后有学生忍不住了:“人工操作这么麻烦,我来帮你们开发一个自动化设备吧。”就这样,课题在学生们的主动要求下被提了出来。

  在把学生“赶出去”、把课题“带回来”的同时,教师还把学生“关在实验室”,要求学生在没课的时候留在实验室,并制定企业化考勤签到制度,方便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

  工作室还试行“老带新”的传承机制。王永林和许一越是大四毕业班学生,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但现在仍留在工作室,继续做一项食品成型加工设备的研发。他们正带着新来的同学,完成还没有做完的项目。

  师生不断深入企业闯市场

  这个由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不断深入企业,外出跑市场,一段时间下来,一件件由学生参与且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产品被生产出来。

  2011年,陈水宣得知厦门一家干冰除污设备生产企业在清洗轮胎模具方面想寻求专业的自动化操作,便带着团队来到企业,在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和现场考察后,他们决定生产一台机械手来替代人工操作。与学生们一起,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生产出了两台被称为“汽车轮胎模具清洗机器人”的机械手,并在青岛和福建莆田两地的两家公司进行调试。

  李叶妮是工作室成立以后第一个加入的指导教师。她说,在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她发现大家的有些点子非常有创意,千万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忽视他们的创造力。

  工作室研制的“包心贡丸数字化柔性生产设备”,能制造出小水滴、葫芦或纺锤形状的丸粒。针对特定外观形状的食品加工,国内外传统的生产方式均采用专用的模具来完成,只能加工一些规则类的食品。而新的设备在无需更换生产模具、不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水滴形、葫芦形和纺锤形等不规则形状的食品加工。

  据初步统计,工作室从2011年3月成立至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总经费近300万元,同时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如鱼得水

  采访时,工作室的教师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自己和4个学生的合影,这几个学生现供职于林德叉车、士林电机这样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其中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考试分数在班里排名靠后。加入工作室以后,他的表现出人意料,获得了福建省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毕业设计还拿了全学院第四名。”

  陈水宣说,有的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表现得不够积极,但一到实践中马上就如鱼得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平台,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9级学生谢海明对工作室的平台作用深有感触。他说,工作室不仅提供了和企业接触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实打实地做企业的事,再去看书和理论结合起来,感觉很不一样。他加入工作室仅仅一年,如今就已应聘为某企业工程师助理。

  如今,工作室的口碑越叫越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2011年到2012年,工作室的学生人数从22人增加到45人,今年4月中旬,又有30多名大一新生加入了进来,投身于实践。



/jiaoyu/zatan/2019-08-10/159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