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日前,有媒体报道,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途径,复旦大学的学生评教系统流于形式,学生打分对教师“无关痛痒”。学生评价制度在我国遭遇诸多尴尬,这并不是简单的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是当前教育极为“纠结”的一个现实问题。
上世纪末,我国引入学生评教制度,学生的声音逐渐介入到教师的整体考核体系中,这是当代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现实的一次深度对接。随后,学生评教全面铺开,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中被特别强调的一种“优势话语”。然而,这一“美丽的初衷”似乎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的评奖评优、职称晋升、津贴核算、岗位认定等评价领域考虑的依然是“其他因素”,学生打分常常成为“僵死的数据”。
忽略学生的评教数据,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这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涵相去甚远。当代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与培育,不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也强调学生在教学生态建设与维护上的积极作用。国外学校普遍引入学生评教制度,而且以制度化的方式保证其落到实处。在日本,每个学期末,大学汇总学生的评教信息,由教授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个别化“辅导”,帮助其共同寻求改进方式。同时,教师参考学生的评价意见,在重新制定讲义计划时作出必要的修订和说明。
我国的许多大学虽然引进了学生评教方案,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依然值得商榷。大部分学校的评教系统设计极为简单,只是就教师的整体印象给一个分数。这一冰冷的数据并没有指出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学生建议,因此很难反馈于教学活动的改善与提升。虽然有些学校给出了具体的评教指标,但不分“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专业面对的是同一张量表。此外,评教系统的指标设计也往往流于空泛和笼统,诸如“教师热爱教学”、“教学方法得当”、“教师因材施教”等指标内容在学生看来往往“不知所云”。这样收集来的“信息”又何以反馈于教育教学改革?
要使学生评教信息真正发挥作用,评价量表设计的科学性首先要“站得住脚”。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具备选择性,还可以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上,以一种“可感可触”的方式进行表述,诸如采取“教师公正地评价了我在这门课的表现”、“教师通常迅速地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等情境性指标体系的设定。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给出合理的评价,也有助于教师清晰地确定自己的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
其实,如果学生评教系统的科学性经得住推敲,而且能够在教学实施中发挥其应有的反馈和激励功能,这往往孕育着一个更大的教育理想,即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教学重心转移。
重视学生评教行为,其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学校原本就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和启迪功能。对学生评教数据的尊重与落实,所对应的是学生对自我权利的识别与认同过程。学生评教其实就是一种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参与行为,使得学生评教数据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改革和教学质量建设。学生在学校“公共事务”中逐渐培育并沉淀下来的参与意识,可以进一步内化为普遍意义上的公共参与意识,进而延伸到社会政治场域中的公民意识。显然,这既是公民意识成长的有效途径和催化路线,也是教育学与政治学在学校这块“试验田”上的一次深刻对话。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