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人民共同向往的美好蓝图,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化中国梦的研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本刊特邀请高校理论专家和知名学者,深入阐释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4月18日本报在第8版刊登第一期,今天再刊登第二期,以飨读者。
实现中国梦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人力源泉。传承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大批人才。
一是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和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当今世界变幻莫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今天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扑面而来,这给了我们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国曾经错过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如果再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强国的梦想就难以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只有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迎头赶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要求我们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是传授现存的知识,现代教育是要创造知识,向未知世界进军。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死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新知识的能力。去年3月经合组织发表了《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报告。报告介绍了“21世纪技能评估与教学项目组”汇集的来自世界各地60多个研究机构的250多名研究者的意见,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技能:(1)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2)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3)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4)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三是教育工作者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制度要创新,要研究学校制度的多样化,打通职业教育的中高级连通,职教与普教的沟通,使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能得到深造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的依据,采取全面的、综合的、经常的评价方式,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改革现代学校办学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师参加学校管理的权力。
四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摸式。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条件,为学生设计适合于他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正确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因此,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摒弃灌输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有时间参加他喜爱的科技文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
五是要深刻理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育是一项事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谋生的职业。教育事业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教师要有真诚的教育理想,要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有自觉自愿的教育担当;要有高尚的师德,敬业爱生;时常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致力于自身专业品质的提升,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强,国家兴。世界任何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实现强国的发展战略。美国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后,马上检讨教育工作,很快于1958年国会就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事业与国家的安全联系起来。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产品在美国倾销,美国立即反思教育,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于1983年提出《国家处境危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报告。世纪之交美国总统布什又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这一切都说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总是把教育放在强国的首要位置。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如果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主要由政府来承担,那么,提高教育质量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我们有责任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价值目标和追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
梦想催人奋进,有梦就有希望。一个人有了梦想,就有了人生目标和行动的动力,伟大的梦想造就伟大的人格;一个民族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蓝图,伟大的民族编织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造就伟大的民族。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建立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山清水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就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理想前景。
中国梦是绵延不断的,它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追求。但在不同的时代,中国梦是有内在内容的侧重和表现形态差异的。在古代中国,中国梦大概都是追求国泰民安,人们希望安居乐业。近代以来,中国梦就是人民希望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裕。在民国初期,中国梦大概是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梦则是驱逐入侵的外敌,捍卫民族的独立,让中华文化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梦则转向社会的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超英赶美”成为我们的梦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梦想更多的仍然是尽快发展生产,让人民摆脱贫穷,“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梦的符号。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梦则明显地转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梦似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实现的前景。
“中国梦既是萦绕着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梦,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这个梦是亿万个梦想编织在一起的,是许多梦想色彩相互映照的。让人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整个社会才更加多姿多彩。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民族的梦想、社会的梦想、国家的梦想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的梦想体现出来的。梦存在于个体头脑之中,中国梦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价值追求的总和。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社会人无法按照人的方式生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只有当每个中国人都做民族复兴的梦时,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只有给每个人做梦的自由空间,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希望,使每个人都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家国梦”,才能激发每个人的爱国情,才能把众人的梦汇成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梦不是停留在思想和观念之内作纯粹的理想,而是能够激发行动意志并且具有行动能力的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进程本身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因而也就有了普遍的世界意义。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中国而言是找到了合适的发展途径,对世界来说是一个成功的发展范例。我们既然走过了非常成功的历史进程,我们就必须有足够的自觉和自信:实现中国梦只能走中国道路,其他路是走不通的。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就不可能有这个民族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没有时代精神就不可能有作为这个时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民族精神只有具有时代性才有活力,时代精神就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统一的中国精神。中国梦激发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力量。现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的现实,忽视这个现实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梦不是排外的梦,而是改革开放的梦,是与其他民族梦相互映照的。其他的梦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激活了我们民族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梦也会给世界带来许多新的色彩,让世界变得更加姹紫嫣红、多彩多姿。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我们的追求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我们应该创造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价值理念和理想前景。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梦想的价值不在于总是“在梦中”,而是激发行动。没有行动,梦永远只能是梦。所以,我们“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未来伟大复兴的理想蓝图和前景,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是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梦。梦在我们头脑中,实现梦想的办法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双手中。我们不能只做梦,我们更要把梦想变成现实。我们已经站在了历史发展新的起点上,必须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甩开膀子埋头苦干,用我们的双手实现中国梦勾画的理想目标。
中国梦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文化认同。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为这个梦想所感动,都为这个梦想的实现而奋斗,我们的梦想就一定成真。诚如是,“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提升民族文化亲和力 共筑中华复兴梦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陈荟 张诗亚
中国梦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一个既具有浪漫色彩,又极具现实意义的新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因此,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具有精神引领作用,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依靠经济的发展,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彰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无论从中国梦的本质来看,还是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言,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都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各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极具特色,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交流贯穿于每个民族发展变迁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绝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民族的家园,中华文化也不是单一的、某一民族的文化,而是多民族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因此,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离不开多民族文化间平等、友好的交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亲和力。
所谓民族文化亲和力是指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同交流、融合、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相结合,两者并行不悖,从而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双向发展、共同繁荣。而要实现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其要义有三:
首先,在态度上,要尊重他民族的文化。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对待不同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便是此意。对待他民族的文化要持尊重的态度,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要以平等、尊重的视角去看待他文化,而不是以某一种文化为主体去同化、指导他民族文化。
其次,在尊重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的目的是要全面地了解他民族的文化,只有真正了解了他民族的文化,意识到他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才能更加尊重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在研究中把该民族的文化摆到其自身发展和与他民族文化交流的历程中去认识,需要用历史的、自然与人文互补及共生的视野来看,不能离开一个民族生长的天地系统,更不能离开一个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共生互补的文化生态环境。当然,对待民族文化还要具有世界眼光,必须把其摆到全球的环境中加以认识。因为各民族间的文化不再是在一个简简单单的、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的交往,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中的交往,尤其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这种交往日益频繁,相互影响极大。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单纯向西方看齐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和盲目地以本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偏激民族主义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对科学、客观地认识他民族和本民族文化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根本上而言,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的。
再其次,在研究的基础上,要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生态。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必将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面临着发生巨变的可能。巨变之后,有些文化可能还存在、发展,有些则濒临消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文化保护意识,需要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不应是一种偏激的民族主义的态度,更不应该是把其作为其他利益来源的炒作行为。某种文化的“美”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必然有一个与其独特的天地系统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同时又与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自然与文化共生的生态系统。不把一个民族的文化放入这些活的生态系统中去,而是把其从中剥离开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保护,这是无法真正实现对该民族文化的保护的,遑论促进其文化的发展了。
实现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就要对各民族的文化持尊重的态度,并且进行客观的研究和自觉的保护,这三个方面是一体的,其指导思想应该是“美美与共”,宗旨则是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削弱其共性。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是否具有亲和力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助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国梦的打造,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上,其应有之义是多民族文化的强国,这对民族团结的巩固、强化、发展有利,也对全球华夏归心、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有利。在面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发展之时,应该对多民族文化亲和力的提升有清醒意识。只有如此,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才可以真正实现,这也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强劲软实力。
中国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冯惠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的西方文明,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荣光被推到“国族兴亡、文化绝续”的险境边缘。寻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便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实现百年中国梦的新篇章。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生产、理论发展、制度创新和文明传承的核心力量与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梦圆的神圣使命。
一、哲学社会科学应积极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构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更需要知识、文化、特别是现代核心价值和文明秩序所具备的凝聚力与辐射力。说到底,中国百年梦想的主要愿景是现代文明秩序的建立。中国现代化建设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文明秩序体系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某些方面还存在“失序”的风险,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等。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总结和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方向、道路和制度选择,提炼成功经验,破解现实难题,实现现代文明秩序体系的构建。这套体系应该深植于中国特定的文化、历史和制度背景,高度概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秩序的表现形态和独特经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的智慧和经验。
二、哲学社会科学应实现从“思想输入”到“思想生产”角色转换。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拥有一批影响世界、影响历史的思想家,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生产思想的国度。纵观人类发展史,伟大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循着“向西方借鉴学习”的路径,研究范式和学术成果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不可否认,吸收和引入西方理论与研究发现,有效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但单向的“思想输入”不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容易导致学术研究“亦步亦趋”的困境,更难于产生在世界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中国经济社会的突出成就以及社会转型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议题和核心命题,成为从“思想输入”到“思想生产”转换的难得契机。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国应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使中国成为伟大思想交汇碰撞并对全球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策源地,在文化输入的同时谋求文化输出,争取长远发展的话语权与主动权。这既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表现。
三、哲学社会科学应涵养和催生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人才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集中体现,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无本之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一大批知国情、观世界、懂社会、通文史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此我们要全力培育顶天立地的专家学者和传承文脉的后续力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用新的人才理念立德树人,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推行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学术天地中成长,形成厚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才。培养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立意高远、涵养深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的思想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