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式的教育局长——胡昭程???本报记者?胡宏文?李让恒 2000年12月29日
????青山碧水荡欢歌???本报记者?张真弼???2001年10月2日
????山乡教育的“愚公”——刘恩和 本报记者?赵廷昌?蔡继乐??通讯员?孟航宇 ?2002年2月1日?
????山坳里那一缕阳光——吉林省珲春市山村女教师??马宪华采访录??本报记者 左春明 陈帆波?2003年9月5日?
孙维刚 他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他永远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曾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折得东风第一枝——记特级教师、北京22中教师孙维刚》本报记者 张玉文 2001年10月3日
刘恩和 他发动当地群众从10多公里外用身体驮运物资,一个人背来数十吨建材建设学校。他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山乡教育的“愚公”——刘恩和》本报记者 赵廷昌 蔡继乐 通讯员 孟航宇 2002年2月1日
马宪华 她每天往返34公里山路,翻4座山,过5条河,将山里的孩子一批批送进上一级学校。她的朴实执着感动了很多人。2007年,她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山坳里那一缕阳光——吉林省珲春市山村女教师马宪华采访录》本报记者 左春明 陈帆波 2003年9月5日
殷雪梅 面对疾驶而来的汽车,她主动冲了出去,为了挽救6名学生的生命,被撞出很远,5天后殉职,被追授“全国模范教师”、“十大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把爱永远留给学生——追记江苏省金坛市舍己救人的英雄教师殷雪梅》本报记者 赵建春 戴嵩松 2005年4月20日
吕型伟 因亲历了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参与了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原上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型伟,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活化石”吕型伟》本报记者 续梅 2005年5月23日
孟二冬 他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学工作。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天山见证 支教情深——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本报记者 卢丽君 2006年1月25日
徐伟 他舍生忘死从冰窟中救出3名落水少年,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优秀品质。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十大见义勇为模范”等称号。《徐伟:我们身边的榜样》本报记者 杨晨光 2006年2月22日
冯志远 他大学毕业后主动到偏远西部支教,在农村一干就是几十年。电影《冯志远》就是根据他在宁夏中宁教书育人42年,培育出上万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一辈子就认准教书育人一件事——记在宁夏支边支教42年的优秀教师冯志远》本报记者 陈晓东 2006年4月8日
胡昭程: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回望】
“把教育抓好,甩掉桂东的穷帽子”,怀着这样的心愿,胡昭程在桂东这个多灾贫困县,一干就是30多年,即使在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后,仍然忘我工作,被称为教育系统的“焦裕禄”。
胡昭程大刀阔斧地抓学校布局调整,将全县203所学校调整为107所,优化内部结构、盘活教育资源,形成了县职业中学、成人中专、电大与教师进修学校“四位一体”联合办学以及乡镇联合办初中、各村联办村小的新模式,突破了“乡乡办初中,村村办小学”的旧格局。
2000年12月21日,胡昭程心脏停止跳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树起了一座教育系统不倒的丰碑。
【记者亲历】
我与中国教育报结缘于1982年,如今已经是74岁的老人。在记者生涯中,报道胡昭程,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一场新闻战役。
2000年12月29日,中国教育报率先在全国推出了胡宏文与我采写的长篇通讯《焦裕禄式的教育局长——胡昭程》。2月26日,本报又用三个多版面推出了总计2万多字的第二篇通讯,反响更加热烈。2001年8月,中宣部决定将胡昭程作为全国重大典型,组织更多媒体再赴桂东进行采访,我又写出了1万多字的长篇通讯。
整个宣传期间,我四上被称作“湖南的西藏”的桂东,走遍了该县的18个乡镇,用了4个采访本,有名有姓的被采访者就达1100余人次。胡昭程有270本工作日记(笔记),共约400万字,我一字不漏地看完,摘录笔记10余万字。胡昭程的妻子张彩云说我是“真正走进了胡昭程心灵的记者”。(本报记者 李让恒)
王月娥:尽心尽力办好老区学校
【回望】
在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鄂东老区,当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王月娥便驾着一叶小舟,从青山碧水间轻快地漂过,从一个库岛驶向另一个库岛,载着孩子们前往甫庄岛上唯一的小学。
甫庄岛四面环水、不足10亩,王月娥只身一人,在这座库岛上,办起了库区第一所希望小学。库区的孩子家里穷,王月娥微薄的工资几乎都拿来资助学生。15年来,为学生支付杂费、书本费达1.2万多元。自她上岛任教以来,附近库岛上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连年达100%,无一学生辍学流失,库岛上荡起教育的欢歌。
【人物回访】
我的家乡王英水库,现在已经是风景秀丽的旅游区,原来建在库岛上的希望小学,已和王英镇中心小学合并,有21名教职工、400多名学生,我是学校的校长。近年来,学校因库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还成为黄石市德育教育示范基地,并被教育部评为“科研兴教先进单位”。
回想起10多年前,库岛上只有一所希望小学,每天,我迎着朝阳、披着晚霞,驾一叶小舟接送学生。现在学校的条件真是好多了,这要感谢媒体的报道。
在平凡的小学教育事业中,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还荣幸地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些年来,多家媒体对我进行了报道,对我来说,这是鼓舞,也是鞭策,既让我感到肩负重任的压力,更增添了我的动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尽心尽力把老区的学校办好,是我最大的心愿。(王月娥/口述 本报记者 张真弼/采访整理)
刘恩和:教育“愚公”还在发挥余热
【回望】
刘恩和,二十余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乡村教育第一线,不图名利,不计得失,被誉为山乡教育的“愚公”。
他自掏腰包、亲自动手,改造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没有厕所、没有操场的“四无学校”,因此获得了“木匠教师”的称号。在重修学校的日子里,他穿烂了5双解放鞋,建校用的几十吨建材,他一人就背了20多吨,4个月里负重跋涉了2000公里的山路,成为一名“现代愚公”。当了一辈子教师,却家贫如洗,平日里他吃得最多的是玉米、红薯、南瓜,有人戏称他为“黄金干部”。
【记者亲历】
2002年,刘恩和发动当地群众从十几公里外用身体驮运物资,一个人背来数十吨建材建设学校的感人事迹被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共同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茨坝村——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贫瘠山村不断为公众所知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07年,刘恩和被查出身患鼻咽癌,在住院期间,仍时刻不忘家乡建设和乡村教育的发展。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但仍然坚守在教育阵地。自2012年被推选为乡教育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以来,他坚持深入各校走访,意志不减当年。他虚心听取师生意见,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师生、村民的政策顾问和代言人,深受群众信任。如今的刘恩和生活依然简朴如常,与病魔整整斗争了6年,现已基本治愈。他说,现在想的就是尽量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教育、为家乡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王应权 本报记者 朱梦聪)
马宪华:转瞬十年心安然
【回望】
“我是想: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就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这就是一位女教师,7年里走了8万多公里山路、水路,相当于3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程的动力。
“……就是把钱放在咱村小桌上,谁也不会来遭这份罪。说来说去,马老师就是爱孩子!我们敢说她是最爱孩子的老师。”村民淳朴的评价道出了师者的本质。
“不怕你笑话,走这条路我可没少掉眼泪。可是,再怎么苦、怎么难,也不敢耽误一节课。”马宪华说。
她就是山坳里那缕拨开雾霭的阳光。
【记者亲历】
10年前,我们在吉林省珲春市的果树新村采访了马宪华。那时的马宪华是山村小学唯一的并且是代课身份的教师,她千辛万苦来到这个小小的教学点,就为了十几个孩子有学可上。采访中,我们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她的毅力所震撼,因为她在这样的路上整整走了7年。
2008年8月,马宪华和她的果树村小学一起合到珲春市第一小学。“以前的学校小,身体累;现在的学校大,脑力累。”马宪华这样说她的感受。
马宪华说,这些年她得到了很多荣誉,“山区人民的好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三届“全国师德标兵”、第六届“全国十杰教师”……
谈到自己的职务和职称,马宪华说,她目前还是小学一级,比同龄的老师要低两三级,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国家给了很多荣誉和待遇,她不能再提更多的要求。“过去300元不是也干了吗?”这句话让记者又看到了当年的马宪华。(本报记者 陈帆波 左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