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各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图为二○一三年六月六日,江苏省宜兴市杨巷小学学生在音乐课上练习打十番锣鼓。杨巷小学依托民间鼓乐资源,开展鼓乐进课堂活动?把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张浩 摄
■编者按
今年7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3周年。3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纲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就。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教育规划纲要实施3周年特别报道”栏目,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报道3年来纲要落实工作的总体进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柴葳
3年,对于一项历时10年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而言,从踌躇满志、虔诚起步到整装待发、锐意创新,预示着一个继往开来新阶段的到来。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成为未来10年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今,回望教育规划纲要走过的3年历程,民生、变革、跨越,是纲要带给我们的启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是我们的期冀。
3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中央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学校,纲要已从一份蓝图变为一股席卷神州大地的力量源泉,引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异地高考方案从无到有,这是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85%的入学率到100%的入学率,这是教育普及的重大突破;4%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坚决保障,这是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突破……
一项项重大突破,是中国教育以改革者的姿态面向未来的庄重宣言;一次次改革创新,是民生期待在教育领域最直接、最深沉的映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的3年历程,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面貌、新起色、新格局。
优先发展激发深层活力——
办了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儿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0年7月,纲要的颁布实施不仅指明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以国家意志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纲要颁布之际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围绕4%的实现,全国上下同心协力,迎来了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全新阶段。
201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再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语气坚定地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4%,何止是这位共和国总理的深深期待?作为一个多次写入文件却迟迟未能实现的目标,4%牵动的是一个崛起的民族优先发展教育最深层的渴望!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事儿,一朝得偿所愿!实现4%,是落实纲要迈出的重大一步!
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按当年2.2万亿元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测算,要比纲要实施前的2009年增加1万亿元!年均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便要达到3000多亿元!谈何容易!
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大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实现4%提供机制保障。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要求各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保证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法定增长,预算执行超收部分优先用于教育。
各级政府纷纷跟进:2010年,青海全省教育经费达到94.92亿元,是过去10年总投入的两倍多;江苏省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74%,高于中央下达比例0.74个百分点;重庆市2012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475亿元,比2011年增加116亿元……
3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办学条件的较大改善、生均经费的较大提高和一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落实,中国教育因此翻开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仅纲要颁布头两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就连续两次上调,1568万名学生受益;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惠及4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
从思想意识到行动方略,一以贯之的优先发展精髓,激发的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深层次的活力。
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例,3年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孩子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000万元,重点打造职业教育的国家级“重点学校”;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总量达600万人次,从职业学校走出的“洋务工”人均年创汇折合人民币15万元。
民生内涵助推教育公平——
许多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成了现实
2011年,我国首次设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
2012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中学羌族考生兰易以619分的成绩,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九寨沟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如果没有连片扶贫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想都不敢想。”兰易兴奋地跳了起来。
这一年,国家首次面向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启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定向录取新生1.2万名,使贫困地区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同比增长10%。
2013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班仁乡班仁小学两层楼的食堂里,每个学生面前都是一大碗土豆丝黄豆芽辣椒炒肉的菜盖饭。
两年前,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区的65个县成为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当年,贵州省投入近7亿元专项资金,在全省村级以上学校建起9961个食堂。次年,又为3404个教学点简易食堂建设提供每校1万元的补助,袅袅炊烟在群山中升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纲要从诞生之初就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3年来,一项项关乎教育公平的新政出台。
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使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补助3元,直接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
中央投入168亿元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将给农村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及寄宿条件带来极大改善;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覆盖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国家助学金覆盖学生的90%;
研究生奖励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完整体系的形成……
仿佛一夕之间,许多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都变为现实。
读懂了农村,才能读懂中国。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也在农村。纲要颁布之初便将促进公平的着力点放在农村教育上,无疑让中国的教育公平之路走得踏实而温暖。
3年来,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农村教育,出台政策最多的是农村教育,投入最多的也是农村教育。425个国家教改试点项目中,有46个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紧密相联。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学得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面实施,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开展,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学校住得好。
为了让2000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安心学习,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为了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50亿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为了让好老师扎根农村,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扩展到16个省的师范院校……
一项项重大突破背后,是亿万家庭对教育公平热盼,是教育行政部门回应民众关切的实际行动。
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便是“突出民生导向,教育公平取得显著进展”。教育公平,正成为教育新起点的一抹亮色。
回应期盼强化质量提升——
从前想不到的事儿敢想敢干了
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带来一个直接后果:“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而今,“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名正言顺上了江苏盐城实验小学”的周先生说,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2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儿。
“有学上”的幸福感尚未走远,“上好学”的深切渴望接踵而来。这一次,国家意志与民众呼声空前统一。“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是对新时期中国教育使命与追求的最好概括。这句话凝聚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便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言简意深。
教育公平是民生,教育质量同样是民生。公平和质量像是两搜护卫舰,护卫着中国教育改革行进的方向和路径。
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召开,被视为中国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大决策的誓师大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无不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实,从纲要颁布的那一天起,一条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已然开启!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实施的学前教育系列全面启动,3年内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这些消息,让心急的百姓笑逐颜开。
对建立符合国情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探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将让“上好学”的标准看得见、摸得着。
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的修订,让以质量为核心的政策导向日趋鲜明。
浙江、湖北、上海等6个试点省率先完成的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任务,在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推出机制上迈出坚实步伐。
深层探索深化改革攻坚——
推动了许多从前推也推不动的事儿
“搭上了异地高考政策首班车,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去年冬天,长在福州、学在福州的重庆女孩鞠建榕,终于不用像以往的随迁子女一样回家乡高考了。在福建当地,她就能报名参考、享受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2011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招生考试领域的重大突破,顺应了民意,也是纲要实施3年来,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向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发起的一场战役。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轮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以往。从纲要的制定开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一个鲜明的基调。作为一个面向未来1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纲要力求对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袁贵仁直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共识度会越来越低,因为它既涉及观念、体制,也涉及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显然,能否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能否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关乎纲要落实的成效,也关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3年来,很多从前总也推不动的改革领域面目为之一新。
2012年2月16日,陕西省龙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民办高等教育,从当年起,对全省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可获公共财政扶持。2013年,上海市实施地方公办高校生均经费拨款定额统一新标准,适用于行业办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学校。安徽省创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江苏26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起1200多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订单式”培养规模占到全省招生规模的20%。
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均归于民意,哪里不好就改革哪里,哪里有阻滞就向哪里发力。纲要的3年实践,以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为发端,在高举教育惠民旗帜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
高考改革,曾经是百姓心中的一块坚冰,虽然仍在路上,人们却从多样化的改革视野中看到了变革的力量。湖南省将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操作考试范围从机械类扩展到电子类、计算机类专业;浙江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办法,推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民办教育,曾经是教育发展不忍提及的角落,体制、经费、招生等方面的障碍,似乎时刻提醒着民办教育的“出身”。而今,教育部专门出台政策,强调民办学校在自主招生、教师待遇、学生权益、学位审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要求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学校的各类政策,将民办学校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部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是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文件。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今后几年,教育部的一号文件都将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文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哪些教育体制臻于成熟,哪些可以基本定型,哪些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哪些还没去触动?”“我们应该如何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为下一代适应时代新变化作好准备?”“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找准那些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成为着力点,取得实质性、历史性的进展?”袁贵仁的一个个问题,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的判断: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面向未来,教育更要赢得未来。在教育规划纲要实施3周年,我们要总结过去,但却不能过多停留。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等着我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