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业兴 绘
????如今,能坚持每学期出一期社刊的校园文学社不多了。(资料图片)
■特约通讯员 曹正
这几天,成都某高校文学社的社长章建华有点着急上火。
作为学校唯一的文学社团,他们承办了一次校级的征文比赛。然而,直到截稿日前几天,在这个近3万人的学校,文学社总共只收到参赛稿件20多篇。眼看活动结束的时间一天天逼近,章建华不得不到处求人写文章参加征文活动,甚至还给社员分配了每人必须要落实至少5篇文章的任务。
“不这样搞的话,就没法向校团委老师交代,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接这个烫手山芋了。”虽然在活动之前,室友就友好地提醒他:这种老土的活动,是没有人会参加的,除非是学校强行规定每人交一篇。
但室友的这番提醒,并没有让这位上任不到三个月的社长意识到活动的困难程度。尽管前期宣传等准备工作做得不错,但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章建华记得大一加入文学社的时候,前任社长就说过,希望通过文学社“让学生更热爱文学”,然而两年过去了,直到社长毕业的时候,文学社也只是“让真正合得来的人聚在一起的平台”。
像章建华所遇到的问题,只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学艺术类学生社团的一个缩影罢了。
不同学生社团“冰火两重天”
在成员数量上,文学艺术类与专业实践类社团相差甚远,从活动影响力来看,两者也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实践类、社会公益类、文学艺术类、兴趣爱好类等4类。
相比上世纪80年代高校文学类社团的盛极一时,目前高校文学类的传统学生社团处境尴尬。“很难想象,曾经的文学社是各高校最红的社团。”西安工业大学朝阳文学社秘书长石少利无奈地说。
该校朝阳文学社曾是2005年 “全国优秀学生社团”,但在2007年,这个社团却因为成员过少、活动无法组织而险些被“注销”。石少利介绍说,文学社里一共有80多人,但每次真正参与文学交流活动的,却只有20来人。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专业实践类的学生社团则很受大学生追捧。
据媒体报道,武汉科技大学在社团招新时,学生会报名人数接近2000人,校勤工办首日招新就有600余人报名,而演讲与口才、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创业者协会等类型的社团,报名人数均在百人以上,与这些社团相比,文学艺术类社团的报名情况则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该校“国学论坛”社团一整天仅有5名新生报名;红楼梦协会、历史协会、百家思想与文化协会报名人数也均未超过50人。
笔者选取四川省3所分别为综合性、理工科、文科3种类型的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在这3种类型的3所高校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专业实践类的社团,选择这一类社团的大学生一般会占到该校学生的六成左右;而最不受大学生待见的就是文学艺术类的社团,人数在一成左右,在理工类高校,这个数据则不到一成。
在成员数量上,文学艺术类与专业实践类社团相差甚远,从活动影响力来看,两者也不可同日而语。
由西南石油大学启航创业者协会每年举办的创业设计大赛是该校一大盛事。由于活动邀请了一些大企业担任评委,吸引了不少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他们想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企业家的青睐并投资,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人通过这个大赛而创业成功。
“每年报名参加这个活动的大学生有上千人,由于人数太多,我们提高了参赛报名的门槛,并增加了比赛环节,共设置初赛、网络展示、复赛、实战演练、决赛等环节,即使是这样,每年参赛的学生还是不少。”该协会负责人程豪杰说。
都是就业压力惹的祸?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我设计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两类学生社团的一冷一热,折射出这一代学子务实有余而关心社会不足。
同为学生社团,专业实践类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类社团,一边是门庭若市,一边是门可罗雀。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冷一热的现象呢?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邹琰副教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们是以“90后”为主体的,他们更务实,更功利,而这一点也很明显地反映在他们所选择加入的学生社团上。
笔者的调查佐证了邹琰的这一观点。现在大学生加入社团普遍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或为丰富个人阅历,或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更有学生明确表示,希望借助社团这个平台,与社会进行接触,获得经验,为未来的职场竞争赢得先机。
西南大学的陈浩在学校参加了两个社团,一个是联想俱乐部,一个是校学生会。她坦言,参加联想俱乐部,主要想为以后就业做准备。“加入俱乐部能提前了解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想打入公司内部,多认识些人,这样我应聘的时候就比较有优势,我们专业平时课业挺重的,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参加闲情逸致类的社团上,那样我觉得划不来。”陈浩说。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69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6月17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与10所高校学生代表交流时透露,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背景下,不少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生社团受大学生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西南石油大学大三法学专业的刘晓彤在入校后就参加了法律协会,在社团的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法律援助与咨询,经常需要在律师事务所、法院和检察院之间跑。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她,对找工作很有信心。
西南石油大学法律协会会长吴俊豪说,加入法律协会这种专业实践性极强的学生社团,社员与专业对口单位接触的机会自然会多些,社员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确实有利于就业,在他们社团中有很多通过社团平台为就业铺路的例子。
“就业重压下,学生的选择显得功利化是可以理解的。”全国就业指导专家、创业导师李震东教授表示,大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把自己的未来规划纳入其中,这种提前谋划的做法,确实有利于就业。
西南石油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张唯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易导致学生在素养提升上产生功利倾向,容易给大学教育抹上功利色彩。
“与上世纪80年代追求‘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一代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我设计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实践类与文学艺术类社团的一冷一热,折射出这一代学子务实有余而关心社会不足。”邹琰说。
商家赞助经费“看人下菜碟”
由于存在受学生的冷遇、成员人数偏少等“先天不足”,在寻求商家赞助这条路上,文学艺术类社团走得磕磕碰碰,并不容易。
在当今的校园里,学生社团活动拉赞助已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走在校园人行道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条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上写着“XX公司预祝XX活动圆满成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种以学生活动为载体、隐形植入的商家宣传充斥着本该纯净的高校校园。
“要想让社团有人气,就要搞活动。搞活动就要钱,没有钱一切都免谈。”成都某高校的一位文学社负责人说,“由于受到活动经费掣肘,我们社团开展活动也就是组织社员去爬爬山,采采风,拍拍照,甚至有时候为了省钱图方便,就找个教室开个读书会,没有一点吸引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一般有两个正常途径:一是社员的会费。新社员加入社团,一般都要缴纳一定的入会费。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入社团每人需交10元的会费。二是学校给学生社团划拨的经费,这一项经费也少得可怜。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这个总盘子。
社员的会费和学校提供的经费不足,逼迫学生社团不得不自谋出路,于是找商家拉赞助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了。“一般来说,学生社团活动经费要靠学生自己设法解决。”西南石油大学校团委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刘翔表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而从商家这一方来说,之所以愿意给学生活动赞助,是因为这是商家走进校园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他们需要借学生社团活动这一平台好好宣传自己。于是,你有所求,我有所需,学生社团和商家自然结缘。
但千万不要把商家当成傻子,他们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活动都会慷慨解囊的,而是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
“商家赞助是很苛刻的,他们对活动规模有自己的要求,除了要求对活动进行冠名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看活动有多少人参加,参加的人越多,商家赞助的力度也就越大。甚至有些商家还要求搭便车,向学生直接销售商品。”成都某高校社团联合会主管外联的副主席陈虹介绍说。
“我们看中的就是人气,有人气才有宣传效应。”有着多年高校市场营销经验的成都星地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表示。在高飞的眼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团、社员最多的学生社团,才是他比较青睐的赞助对象。“一个社团的成员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社团的号召力大,影响面广,我们也就更加愿意赞助他们的活动。”高飞说。
而学生社团有了商家的赞助后,就能组织活动。活动一旦开展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社团在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社团。这样,学生社团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由于存在受学生的冷遇、成员人数偏少等“先天不足”,在寻求商家赞助这条路上,文学艺术类社团走得磕磕碰碰,并不容易。
在最初的策划征文活动中,章建华所在的文学社为了吸引同学们积极参加,决定出去拉些商家的赞助,以此提高征文的物质奖励,结果是一圈下来,碰了一鼻子灰。
“从校内小卖部到校外的服装店、眼镜店,我挨个走了一遍,结果一分钱也没有拉到。”提起自己拉赞助的经历,章建华表示“不堪回首”。每每就在他好话说尽,嘴皮磨破,眼看要谈成的时候,商家问:你们社团有多少人,活动能保证多少人参加?“人家听说我们社团只有30多个人,立马就拒绝了。”
张唯认为,商家的“金元大棒”对当今高校学生社团冷热不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商家的介入,导致专业实践类学生社团的活动越来越多,社团发展迅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加速了文学艺术类的社团走向没落。”张唯说。
学生社团活动中加入商业元素,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陈虹说,没有学校的经费支持,很多学生社团办起活动来比较困难。他认为商家赞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利用商家提供的经费来开展活动,而商家则利用其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来扩大知名度,双方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团委书记王小娟则认为,为了有充裕的资金搞活动,学生社团在社会上拉一些赞助和未尝不可。但她同时表示,拉赞助要有一个度,一切要以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为主,不要太过功利,学校也要对此有所引导和加强监管,防止双方出现一些欺诈等不正当行为。
文学艺术类社团的春天在哪里
发挥文化艺术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社团走出校园,通过社区、剧场等各种社会平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许是破解当前文学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困局的一剂良药。
“现在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真的一届不如一届了。”在某高校校报工作近30年的向发全,感慨现在大学生的写作功底越来越差了,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应用文也不会写,甚至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连篇,更不要说文采了。
高校的文学艺术类社团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但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不少大学生眼中,文学艺术这些东西都是用来考试,是用来参加高考的,所以一到了大学,就觉得自己从此与文学没有关系了。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有些文学艺术类学生社团在拼命吸纳会员之后,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团队缺乏凝聚力,社团发展照样举步维艰。
“文化艺术类的学生社团要想良性生存,激发活力,必须依靠团队整体力量来推动社团的发展。”刘翔认为,之所以现在文学艺术类的社团陷入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文化艺术类社团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文化传承不够、“打酱油”的社员太多等。
“学生社团是学生的自发组织,而且每年都有社员因为毕业而不得不离开,学生社团与社员之间的关系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给学生社团发展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刘翔认为,对于文化艺术类社团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凝聚人心,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
此外,刘翔还建议,学校应该对这些社团加强指导,最好是由学校出面,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文化艺术类社团的指导老师,以长远的角度和专业的精神来建设社团。“如果能把莫言、余秋雨、易中天这样的知名文化学者请到校园里巡讲,或者聘请他们担任校园文化的形象大使,这或许对当前校园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一个很好的刺激。”
和专业实践类的学生社团活动如火如荼相比,十年前在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类学生社团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活动了。“以前我们还能每学期出一本文学期刊,但现在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纸质文学的吸引力已经褪去了,我们现在一年才能出一本。”朱志宏是重庆某高校文学社的老社长了,从大一入校就加入文学社,一直到研究生毕业,他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现在的大学生有了博客、日志,发表文章和观点不再必须依靠校园文学刊物了。”朱志宏说。而与文学社遭遇同样经历的还有书法社、读书会、诗歌团等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社团。
华南农业大学菁菁诗社的社长邓世敬坦言,由于缺少资金,大部分的文学社只能紧巴巴地一年出一期社刊,印发的数量也少得可怜,“我们只能保证社员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就在对外交流活动或者招新的时候发一发,根本不可能做到全校人手一份,这也是文学艺术类社团没办法扩大影响的原因之一吧。”
为了扩大影响面,现在有些文学艺术类社团开始寻找另外一条路,就是把社团活动做成电子书或者视频放到网上供大家下载。“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只是希望受众面广一点,但点击率和下载率并不是很理想。”邓世敬说。
即便是这样,大部分受访的文学艺术类社团负责人坚持认为,热爱文学艺术的人还是很多的。邓世敬说:“像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他们还是很喜欢读文学书或者读诗歌的,也许他们在创作,但是他们都不是很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分享。对文学的爱好变得隐蔽了。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伯乐,需要被引导,需要一个权威性的平台,让我们这些同龄人一起讨论文学。确切地说,我们需要一个阵地。”
邓世敬进一步认为,这个平台和阵地的建设,如果还像以前那样走清淡路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所以文学社也应该与时俱进,才能在这快速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一点存在感。”
笔者发现,现在有些文学艺术社团开通了微博,并且申请了“加V”认证,资金充裕的文学艺术类社团还办有自己的网站和论坛。
张唯表示,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要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境,关键要有开放的视野。“开放不仅仅是指在地域空间上,更重要的是思维和眼界的开放。文学艺术类社团要发展,就不能固守在校园这块小菜地,关起门来赚吆喝,而是要大胆地走出去,与当前的社会接轨。风靡全国的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就是最好的例证。”
张唯认为,《蒋公的面子》作为一部由南京大学在校学生创作的话剧,能走向全国,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们把视野放到历史中,不仅有好的剧本,有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有学校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再到后来还有社会资本的介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不红才怪。”张唯说。
邹琰认为,发挥文化艺术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社团走出校园,通过社区、剧场等各种社会平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许是破解当前文学艺术类学生社团发展困局的一剂良药。
但邹琰也表示,振兴高校的文化艺术类的学生社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仅靠文化艺术类社团自身的努力显得太单薄,这也不是仅靠高校一方面能解决得了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为文化艺术类社团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校文学艺术类的学生社团要迎来第二个春天,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邹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