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商学院学生为留守儿童举办为期40天的暑期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书法、绘画、剪纸等。杨申 供图
编者按:提高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答记者问中关注的话题。在当前火热的大学招生季,人们欣喜地看到,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专门向“寒门学子”倾斜的政策实实在在加大了力度,政府和高校正以更有效的措施,合力解决“寒门难出贵子”的难题。面对政策的利好,面对民众对继续推进教育公平的期待,我们更应深入地关注农村学子追逐大学梦的旅程,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艰辛,感受他们的希望,见证他们的奋斗。近日,西部高校甘肃农业大学师生结合社会和校园实际,就农村学子追逐大学梦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主 持 人: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李双奎 甘博源
■学生嘉宾:
农 学 院 焦昌国
工 学 院 赵婉耀
草业学院 李小林 蒋永梅
人文学院 柳 微
动物医学院 金宝国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晏中虎
■点评专家: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窦学诚
艰辛求学路 幸运者只是少数
【新闻眼】 家在甘肃庄浪县的金宝国,村上和他同龄的有16人,当年一起上了小学。到初中毕业时有14人,但只有6人考上高中,而考上大学的是5人,其中4人在本省二本院校,1人在高职院校。在他看来,农村孩子不但考上大学的少,而且大学的层次也偏低。
主持人:“知识改变命运”是农村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的观念。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几乎是农村孩子唯一的追求。但是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的问题成为社会聚焦的一个热点。真的是“寒门难出贵子”吗?我们这里说的“贵子”是指能够考上一本院校,能成才并有所作为的人。
李小林: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寒门出贵子”的难度确实比较大。这并非农村孩子的素质比别人差,而是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相比,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很大,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机会太少了。
焦昌国:由于条件差,农村孩子求学会比城市孩子吃更多的苦。我家在会宁县,上小学时,每天早上要走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六点就要出发,遇上雨雪天就更受罪。初中时住校,20多人一个大通铺。为了防止煤烟中毒,冬天很少生火,经常冻得睡不着。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大部分和我一起吃苦的同龄人都没能进入大学。
金宝国:现在实行撤点并校,加上校舍改造、补助早餐等措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和食宿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比起城市的条件,农村依然差得很多。实验课开得少,英语课上得晚,教育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师资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
主持人: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录取学生中农村籍学生比例已由10年前的48%,上升到2011年的61%。但另一方面,有调查者得出结论,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低于30%。由此可以推断,考入大学的农村学子的确在稳步增加,但他们更多地向地方院校集中了。
蒋永梅: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说法,只有在农村孩子上了一线名校时才更明显,但现实是农村孩子上名校太难了。近几年的高考招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才艺加分、获奖保送、名校自主招生机会,等等,但这些改革的受惠者基本上是城市学生。
象牙塔中行 苦涩与幸福交织
【新闻眼】 甘肃农业大学1.7万名本科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49%,绝大部分来自农村。2012年,学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有6648人。在国家和学校一系列奖助学金政策的支持下,基本实现了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学子因经济原因而辍学的目标。但是,贷款和负债上学的学生为数不少。
主持人:考上大学本来挺幸福,但是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农村孩子上大学面临哪些困难?
蒋永梅:我家里一年能支持两三千元,所以学费靠贷款,每年还要努力争取5000元的励志奖学金,日常开销总是捉襟见肘。我们班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家里很困难,虽然有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但平时仍特别节俭,晚饭只吃张烙饼,有时候干脆不吃。同学们看她吃得少关心她,她总说不饿。其实大家特别清楚她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晏中虎:我们家土地多一点,能种30亩地,经济效益还可以。但是由于姐姐也在上大学,现在家里已经有3万多元的债务。我早就想买电脑了,但是家里哪有钱支持呀。
赵婉耀:家里收入少,我们只能努力争取奖、助学金。但是能拿到奖学金的,全班也就1/10的同学,拿到助学金的大体是四成,标准为每年1000元至3000元。身边不少同学平时勤工助学,假期不回家而选择打工挣点生活费,我也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
主持人:有资料披露,会宁县很多贫困家庭负债在5万元左右,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高花费让他们负债返贫。除了负债上学、省吃俭用,农村学生在心理上也背负着更大的压力,象牙塔下的青春之旅并不轻松,反而伴随着几分苦涩。
焦昌国:农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出来不容易,所以家里对我们的期望会高一些。比如我,家里希望我考研,这几年我就没敢放松过自己。但是说实话,一是我的英语不太好,要考上好的院校和专业比较难;二是考研后还要加重家里的负担,所以自己一直比较矛盾和苦恼。
就业有忧虑 基层要给力
【新闻眼】 近年来,甘肃省在“选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5个基础服务计划之外,又实施了选拔1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5个“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更多地吸引了本省高校的农村生源学生参加。甘肃农业大学每年就有10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
主持人:我知道农村学子最大的压力还不在于刚才说的这些,而在于对就业的忧虑。今天在座的6个农村学生和1个城市学生中,有5人对就业的预期是到县区和乡镇基层去,3人想考研或在大中城市就业。农村学子的就业定位与城市学子有何不同?
赵婉耀:国家一直在倡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我们来说,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在基层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只是在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基层毕竟差一些。
李小林:现在好多农村家庭也在算经济账。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很早就可以挣钱了,一年最起码也能挣到一万多元到两万元。如果上高中再上大学,起码要多花掉六七万元。我老家的乡亲们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越来越差,花费却越来越高。
主持人:这种简单的纵向比较、算经济账,不是很合理,但农民的这种质疑之声值得关注,它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而身处其中的农村学子,也会减弱学习的动力。
金宝国: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和实施政策的相关部门,既要给农村学子更多读名校的机会,也要对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学费补偿、困难补贴等。
勇敢追梦 期待明天更好
【新闻眼】甘肃农业大学2012届毕业生孙学斌,来自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十分努力,而且进行了大量的勤工助学和营销管理实践。毕业后,他以各环节考试第一名的成绩签约到一家外资企业,是该公司当季所聘7人中唯一的二本院校的本科生。他认为,农村孩子一定不能自暴自弃,要加倍努力,也要敢想敢闯。
主持人: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教育公平。5月,国务院作出专题部署,采取了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今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中西部省份、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等措施。6月,教育部下发专门文件,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诸多名校都行动了起来,如清华大学继续实施“自强计划”,北京大学规定自主招生候选人中农村学子不低于20%。这无疑是农村学子的福音。作为一个农村学子,同学们的愿望和建议是什么?
赵婉耀:希望国家进一步改革高考招生政策,继续扩大西部和农村招生的比例,同时自主招生能够向农村孩子倾斜。
金宝国: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缩小同城市的差距。同时,也要加大对中西部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毕竟大量的农村孩子进入了这些院校。
李小林:希望国家扩大奖、助学金的覆盖面,尤其要加大对中西部高校贫困学子的支持力度。如果他们得到的资助再多一些,后顾之忧就会少一些。
主持人:每个人都不缺梦想。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可能更向往外面的世界,通过追逐大学梦来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坚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出大人才,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一定会更多。
柳微:我知道很多农村孩子在背负压力前行,有的甚至是含泪奔跑。但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蒋永梅:农村学子不应自怨自艾,更应该振作起来,加倍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勇敢面对各种挑战,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专家点评】
窦学诚: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除了这些,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针对非基础教育向技能型、研究型分化的倾向,我们要抑制非必要的研究型教育过度发展,强化技能型教育,促进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并与市场接轨,提高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其次,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各层次教育的国内外市场化发展提供充分空间,从而把有限的公共资源更多地留给义务教育和技能型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家庭困难学子的教育机会公平。
再其次,通过深化各领域体制改革,构建更加合理的高考招生制度和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减少关系型就业,使农民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公平地向上流动。
(学生嘉宾均来自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