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夫尔
日前,记者来到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加勒格孜阿尕什村双语幼儿园采访。由于地处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又离国门很近,加勒格孜阿尕什村双语幼儿园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国门”双语幼儿园。
远远地,就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用问,就知道加勒格孜阿尕什村双语幼儿园到了。鲜红的国旗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格外耀眼。车在幼儿园门口停下,就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从校园围墙里传了出来。
“加勒格孜阿尕什”是哈萨克语,汉语是“一棵树”的意思。“过去,这里就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幼儿园园长朱秀花对记者说,“随着巴尔鲁克山的牧民逐步定居下来,6个乡镇场11个村的牧民集中在这里定居,才热闹起来。”
2011年7月,为了解决当地牧民孩子们的入园问题,中央投入115万元,在这里建起了这所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并配备了9名双语教师。孩子们在这里读书,全部免费,而且每个孩子每年还有1000元的伙食补助。
朱秀花告诉记者,目前幼儿园有85个幼儿,90%的是哈萨克族牧民的孩子。入园率达到了100%,所有3到6岁的少数民族幼儿都入园了。
“过去,孩子们就跟着我们放牧,无法照顾孩子,从来没想过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呢。”哈萨克族牧民加拉提激动地对记者说,“孩子不仅在幼儿园得到好的教育,还免费吃饭,餐餐有肉呢。早上和下午还有点心加餐,生活比家里好多了。我们心里特别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边境少数民族牧民的关怀。”
让哈萨克族牧民杰恩斯高兴的,是他的孙子上了双语幼儿园以后,会说很多汉语,回家给他当起了“小老师”,教爷爷学汉语。“我的普通话能说得这么好,是孙子教的呢。”杰恩斯自豪地说。
牧民加依娜告诉记者:“自从孩子进了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放牧也放心了,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也不用担心孩子吃不好,更不用担心孩子挨冻受饿。孩子在幼儿园快乐成长,学会很多,既懂礼貌了,也爱干净了,看到这些变化,我们真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