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松湖镇竹洲村村民夏扬帆多次向媒体发送短信,表达了他和村民们的感动之情,这份感动来自于对南昌大学12位大学生组成的支农支教团队。
■通讯员 南轩
暑期怎么过?是回家还是旅游?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他们报名参加了南昌大学三农协会的暑期“三下乡”活动,12位大学生组成了“阳光队”奔赴新建县松湖镇竹洲村,进行支农支教活动。活动从7月2日到12日,为期11天。阳光队的队员们白天与农民们一块出农活,晚上为村民们普及政策、法律知识,给村里的孩子们做文化辅导,“下乡做的事很小、很烦琐,条件也艰苦,生活却很充实。”队员姜岩岩这样说道。
实实在在的支农支教活动
“这些日子,我们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南昌大学十几名大学生,他们从7月2日开始,白天与农民一起从事体力劳动——挑水、插秧,晚上辅导孩子,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不吃老百姓的东西,连买给他们吃的冰棒也不要。他们自己买米、买菜、做饭。村民被他们这种精神和品质深深感动。他们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
“昨天下午3时许,下乡支农的南大学子们为了挖渠排水,两名学生昏倒。一位80岁高龄的大爷十分动情地说,这些大学生的一言一行,的确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红军精神、苏区干部的作风。”
刚到村里,队员们就开始挨家挨户地宣传“阳光队”的支农支教活动,和村民们一起下地。村民们看着满头大汗的队员们,非常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家里坐,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学生娃而生分。
在村里开展支教、调研、文艺演出活动,对队员们来说是挑战。在准备文艺演出的时候,队员们奔跑在乡间进行宣传,在村头贴海报、安排节目。在调研活动中,为了了解到第一手资料,队员就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在村里的水渠、大坝、田间地头访谈、观察、记录。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因为水渠的问题未解决引起两村矛盾及水淹农田、村上公路未修影响村民出行等情况,整理成调研报告,并且上报给了镇政府,得到了镇政府的回应。
“阳光队”有铁的纪律
“阳光队”有下乡纪律,其中一条是“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队员们住在该镇松湖镇竹洲小学,坚持自己买菜、做饭,每天吃的都是素菜,许多村民看着学生桌上的那几盘青菜,都会觉得不忍心,经常会有大爷、大娘拿着饭菜,送到队员们的住处。队员们会自觉地送回去,如果实在推不掉的,就按市场价给村民补钱。村里的一位大叔对队员们送钱来很生气,说:“你们下乡是来帮助我们的,我是你们的朋友,我是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你们这些孩子吃饭的!”
队员们每天早晨6:20进行早训,在村里一边跑步一边唱红歌,人到哪里,歌声就传到哪里,村民们看到的是时刻充满激情的青年学子们;吃的很简单,不接受馈赠,村民们看到的是肯吃苦、有纪律的“阳光队”;挨家挨户访谈,下到田间地头搞调研,村民们看到的是务实的大学生们。
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在支教活动中,“阳光队”针对当地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准备了科普课、安全课、英语课、音乐课等课程,当地孩子们热情很高,每天都很早就来学校等着队员们给他们上课。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数很胆怯,但经过与队员们的朝夕相处,他们的心灵窗户慢慢打开。支教队的小贾很得意地说,他让村里的两位很内向的小女生与其他孩子交上了朋友,而且在村里的文艺晚会上演唱了一首歌曲《倔强》。
“三下乡”活动结束时,队员们是在村民们自发点燃的欢送鞭炮声中离开的,孩子们睁大眼睛仰着头:“老师,你们明年还会来吗?”村民夏大叔送别时拉着学生们的手说:“孩子们,你们是最可爱的当代大学生。”
“理想是用来实践的,我们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关注和帮助那些弱势群体。”支教队队长梁传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