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
县域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是,用管理物质生产或管理经济的办法去管理教育,只看可以数字化的东西——分数,像抓GDP那样去抓分数,不管白猫黑猫,能搞到分数就是好猫。但是这些做法,恰恰不适合于教育。原因很简单,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当把物化的对象回归到人,教育领导的思想就大大提升了。
教育要“为了学生,依靠学生”
教育值得尊重是因为关涉“人”。在清朝,学台的地位很高,和巡抚、巡按一样都是正省级,而有关教育律令之严也令人吃惊。这就是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看到关内社会中“学”的重要性,在制度、法规等方面的强烈反应。
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更容易明白教育受重视的原因:没有一种社会事业,像教育一样直接涉及人和人的精神活动、现在和未来、每个家庭和区域的福祉、整个未来社会,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所以,县域教育管理者必须比那些从弓马生涯走向管理岗位的清朝王室更重视教育,要对它熟思之,细审之,宵旰忧劳对待之。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个人在受教师启蒙之后,主要是靠自读自悟成才。这启发我们:在各种社会事业中,教育不仅地位特别,而且思路和方法也特别,必须依靠人自身,才能提高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教育对象——被人们忽视的学生。我们的工作依靠教育工作者,但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终要“为了学生,依靠学生”。
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让孩子们自己学会。这也带给我们许多担忧,孩子们学得会吗?如果孩子们大部分靠自己就学会了,还要教师做什么?
教育研究表明,孩子本身就具备了学习的天性、潜能和本能,对于学习,他们的生命活动、经验就像浓厚的水汽一样,很快就可以凝结为水滴,但是还缺少一样,这就是必须有凝结核,需要有一粒微尘,好让水汽附着凝结。教育者就为之构造了这样的凝结核,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起了作用。当微粒具备之时,浓厚的水汽就围绕着它翻滚、凝结,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是最有质量的,是可以指望他们取得优秀成绩,并长远地起作用的。这是教育的基本过程,它会被忽视,被藐视,但是存在。
不能用抓GDP的方式抓教育
作为县域的教育管理者,要远离的是把人物化、经济化,也就是用抓GDP的方式来抓教育。譬如树的生长、开花、结果,在整个树发荣滋长的过程中,我们只看到它的根茎枝叶在长,这对急着要知道它最后结果的人来说是不耐烦的,于是人们不断用各种手段去检测它的开花情况,对于树木来说,被干扰的成长其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把孩子的成绩当成产品。产品的逻辑是,局部的产量加起来就是最终的产量,每个小阶段都是一百分,就说明你最后也可能是一百分。我们没有注意到,在争取每个阶段都是一百分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人损害甚至摧残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给科大少年班的题词是“不要考一百分”,人们很不理解。他的解释是,要考80多分,适当的时间就够了。但是要比最后那零点几分,就要花上几倍的时间疲于奔命。对孩子们来说,这些宝贵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更为有意义的事情,例如阅读、思考、英语的活动,以及社会实践。
学生解放是最好的教育生态
不去斤斤计较短期的分数,而着眼于大局、长远,我们放宽了,校长、教师、学生就都得到解放了。学生解放了,县域就会有很好的教育生态,有师生的自主,有他们的综合实践,我们静待花开,就会看到万木争荣。高考是孩子长期学习、成长综合成果的反映。孩子在受最少干扰的环境中,最自然地生长。临近高考,他们以发展得最好的素养,迎接祖国人民的检验,成绩一定会更好。好比树木在自然的蓬勃生长中,开出最大的花,结最大的果。
也许你要问,那我们要不要对孩子们平时的学习进行监控?要不要在每个学期都进行区域性的统测?我们说,只要你理解了人的天性、人的学习潜能和本能,知道教育该如何给孩子们的学习大体上规范方向和具体地创造空间,你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抉择。
也许你会说,我们可以改变观念,但是教师和家长不能够。我们说,放心,教育改革是最多同盟者的事业,家长就是教育改革最大的同盟者。当家长真正了解什么教育能真正为了孩子长远发展,他一定会支持。只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他们就比我们还热爱“生本”。
我遇到过许多管理教育的官员,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去做教育,他们不是等候别人启发,而是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带领,去开创。他们心里,孩子们的成长、未来就是最高的、无声的命令,他们在创造着教育生态乐园,高考之花在孩子们成长的树上盛开。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