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二维码迎新”值得肯定但别依赖

[db:作者]  2013-08-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刘化喜

    近来,各高校的大一新生正陆续迈进校门开始大学生活。校园太陌生,寝室楼标不显眼,学生可能暂时找不到路——即使这样细小的问题高校都替新生们想到了。据报道,为了迎新,有的高校将寝室过道墙壁刷成彩色,有的高校为鼓励新生网上缴学费,推出抽奖活动,还有的高校推出了手机应用软件,学生们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时查询录取通知书邮寄轨迹、入学流程,同时包括校园地图在内的各种学校信息都可一目了然。

    在很多人心目中,大学是严谨的、严肃的,大学各项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是踏实的甚至古朴的,要与社会的浮躁喧闹、盲目赶时髦划清界限。因此,无论是早期一些高校在招生咨询中开通QQ群,还是现在迎新中使用二维码,都让一些人疑惑——这究竟是因势利导的创新还是哗众取宠的跟风?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衡量这些举措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学生。

    试想一下,对于高考后的学生来讲,最期盼的是什么?当然是录取结果。得知录取结果后的最大期盼是什么?是收到录取通知书。而收到通知后的期盼又是什么?无疑则是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的向往与好奇。有了类似二维码手机软件,很多学生只需要待在家里,按按键盘,许多信息了如指掌,不用挤在招办抑或学校的查询网站上一遍遍地刷新,也不用再担心录取通知书邮寄丢失,何其方便!

    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交友、购物、学习等等很多活动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尤其重要的是,年轻人恰恰是对这些新兴技术最为崇尚的群体。因此,适时把现代技术手段引入高校工作和活动之中,不但方便快捷,也很符合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一定意义上来讲,其中折射出的不仅是时代的进步,更是学校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理念的变迁。

    当然,我们切不可因此患上技术依赖症,不要以为已经提供了这些便捷的方式,就可以丢弃其他传统方式。网络是很方便,但未必每个学生都能便捷地使用网络;二维码是很先进,但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智能手机。学校可以通过二维码软件向学生提供信息、通知,同时也必须适时保留普通的网络查询、传统的书面或口头发通知等形式。新技术应该被及时应用,但在没有完全普及之前,其他方式仍有存在的必要。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高校贫困生数量不断上升。截至2010年,我国高校贫困生已有约60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22%。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在高校各项活动中必须得到重视的群体。不完全依赖如二维码这样的新技术,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活动落实效果,不让一个学生被新技术屏蔽在外,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尊重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感受,避免他们因为无法使用新技术而造成心理伤害。

    当前,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工作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是应然趋势。大学从来都不拒绝创新,相反更应该成为创新的前沿阵地。唯一需要铭记的是,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学生,就应该服务好每一个学生。(作者系淮阴工学院副研究员)



/jiaoyu/zatan/2019-08-19/1791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