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穿越”校园 体验别样成长

[db:作者]  2013-09-0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通讯员 陈超锋 沈冰莹 王继田

    “第二校园计划”,是厦门理工学院完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新推出的改革举措。学校每年在本校二年级和三年级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派若干名到国内其他高校优势学科学习半年或一年,学费互免,学分互认。

    选择“穿越”——交换的魅力

    该校机汽学院学生陈志龙就是参与“第二校园计划”的一名学生。去年下半年,他和同学们赴常熟理工学院交换学习,这学期刚开始,又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黑龙江工程学院学习。在他看来,交换学习如同“穿越”一般,“第二校园”已经成了他的大学生活的关键词。

    从陈志龙口中,笔者了解了他为何两次选择“穿越”——共享优质资源、感受异域文化、适应多元环境、结识师生伙伴……这些无不吸引着他。

    截至目前,厦门理工学院共派出100人次前往西南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等高校交流学习,同时接收来自这些高校的96名学生来校学习。 

    经历“穿越”——成长有高度

    该校自动化专业的4名交换生在常熟理工学院被安排到同一间宿舍。交换生活中,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宿舍里召开的一次次“总结会”。他们会自省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言行举止是否妥当……他们觉得,交换生活有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上学期交换至厦门理工学院的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丁瑶君,体验到了语言专业课堂“分组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她看来,这种方式摆脱了原来局限于“宿舍交流”的模式,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蒋鑫觉得,“从两校培养方案的对接和对比中,更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穿越”到不同地域、不同校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李妙煌坦言,初到哈尔滨时很不适应,白天的低温让她深深怀念厦门的温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北国的喜爱,滑雪、观冰雕……这些更是李妙煌和同学们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事实上,不同的授课方式也罢,迥异的风俗习惯也罢,都不能阻挡学生“穿越”的热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正是差异让学生越发珍惜机会,学会克服与适应。

    面对“穿越”——发力新起点

    “老师曾经问过我,‘如果这种交换项目明年继续实行,你会推荐你的学弟与学妹参加吗?’我的答案是会!”该校外国语学院学生黎雪很确定的是,到“第二校园”交换学习,必定会带来一番成长。

    “学校安排专项资金大规模地派学生外出访学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让学生感受异域文化,开阔他们的眼界和胸怀。”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黄红武表示,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交流。根据规划,厦门理工学院将在5年内与20所国内高校开展校际合作项目,每年选派400名学生到这些院校学习。

    在开展交换项目的过程中,学校也将不断汲取经验,以改进和提高。比如,与更多的高校洽谈合作,拓展合作交流院校资源;考虑是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交换项目的统一管理……类似这样的建议,该校相关部门还将通过交流会等渠道收集、整理。



/jiaoyu/zatan/2019-08-24/1826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