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近百年来汉字的简化

[db:作者]  2013-09-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苏培成

    进入20世纪,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变动,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影响到语言文字。

    1909年,教育家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题为《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的著名论文,认为俗体字笔画简单、易习易记。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些语言文字学家明确提出了简化汉字的主张,走在前列的是国学大师钱玄同。1920年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1922年他在国语统一筹备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获得通过。到了20世纪30年代,简体字运动进入了实际推行阶段。

    1935年春,《太白》半月刊主编陈望道联合上海的文字改革工作者组织手头字推行委员会,选定第一批手头字300个,开始在《太白》、《论语》、《读书生活》等刊物上使用。手头字就是简体字。在简化汉字群众运动的推动下,1935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表内有324个简体字,并在《各省市教育行政机构推行部颁简体字办法》中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读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这项举措受到教育界和进步文化界的普遍欢迎,但是同时也受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1936年2月,教育部被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政府有关部门就着手进行汉字的简化。1951年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拟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收简体字555个。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以《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为基础进行增删,拟出《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稿,收简体字700个。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于1954年9月形成了《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五稿。1954年11月,“文改会”对第五稿再做修改,形成《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年2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中央一级报刊上发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到同年的7月,“文改会”收到各界群众的意见5167件,其中97%表示赞成。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批准了汉字简化的方针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修改后的草案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当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务院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该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

    《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后,分四批推行,推行十分顺利。1958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指出:“方案公布后,两年来,简字已经在报纸、刊物、课本和一般书籍上普遍采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大家称便,特别是对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的确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1964年,文改会根据国务院指示的精神,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收录了《汉字简化方案》里的简化字和在《新华字典》的范围内通过偏旁类推简化得到的简化字,作为使用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根据2004年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得到的数据,平时主要写简化字的占95.25%,简化字在民众中已经扎下了根,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jiaoyu/zatan/2019-08-24/1885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