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邱志达带领学生到海边写生。
小嶝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家园。
青年教师在美化海岛上的小居室。
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研讨教学课件。
课余,洪建家老师在为学生答疑。
体育教师张金堆带领学生上体育课。
蔡育红老师弹琴,学生们开心地歌唱。
■本报记者 熊杰/文 张学军/摄
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镇辖区中,有一个居住着3000多人口、最偏远的海岛名叫小嶝岛,该岛面积仅有0.8平方公里,它距离台湾金门仅有1600米左右。小岛上有一所完全小学——小嶝学校,它承担着140余名渔村娃娃们的教育任务。随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嶝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不断完善。
2000年前,岛上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一个像样的超市,通讯设施更是落后。以前学生病了,岛上没有医院,要是赶上离岛的船只停航,老师只好背着孩子,在退潮以后,找海水浅的地方,涉水把学生背到对岸的医院。
2011年,小嶝学校进行校安工程建设时,先后配套建设了图书馆,美术室以及多功能教室,每个班级还配备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了这些投入,使学校的整体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年暑假,这里还修建了标准的塑胶跑道,为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保障。
随着厦门市义务教育教师统一绩效工资标准和统一编制标准的实施,实现“同城同薪”和“同城同编”后,在小岛上工作的教师和中心城区教师拿到同样水平的工资,激励了坚守海岛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中,制定了教师交流和轮岗制度,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登上了小海岛,为渔村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蔡美娟是厦门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现在她在小嶝学校任教。学生们说,蔡老师上课不是“满堂灌”,她让我们轻轻松松学习。小嶝学校校长蔡冬咏说,这些城里来的老师们上课不仅轻松活泼,而且还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他们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老师把美术课上到室外,这些做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而让家长欣慰的是,城里来的老师任教期是两年,平时都住在岛上,与孩子们交流的时间多了,学生们和老师也更加亲近了。
为了改善岛上教师的生活条件,当地教育部门还专门在学校建起了食堂,为教师租下套房,并安装有线电视和互联网。
近年来,小嶝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一直呈上升态势,语文、数学、英语,还有体育和美术,都在学区名列前茅。教师们用自己的辛劳和努力,帮助渔村的娃娃们扬起梦想的风帆。
摄影专刊第6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