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和学生在一起
[人物简介]
张亚红,北京市八一中学校长助理、学生处主任、艺术中心主任;音乐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音乐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市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中小学准音乐教师教育四年制双导师教学实践指导模式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北京市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特聘专家;北京市金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海淀区名师站音乐学科组长。个人教学课例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一、二等奖;个人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多次获得全国及北京市一、二等奖,并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等全国一类刊物。在教学工作之余,张亚红还担任着北京市中学生金帆管乐团的组织管理和指挥工作。多次指挥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出色完成了数次重要礼仪演出活动,多次在中小学文艺汇演及管乐比赛中获得指挥奖。
2012年的岁末,我见到张亚红,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她的光环给了我们太多接触的机会。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国际管乐比赛金奖,她似乎从未满足,每一次见面总让人感觉她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她本人则还是一如既往的典雅、淡然。这是一个音乐老师的气质,是艺术和经历相融相生后由内而外绽放的宁静的生命光彩。
20余年的音乐探索,她成就了金帆,金帆也成就了她。
成长路上的奏鸣曲——
千磨万击还坚劲,平谷女孩初长成
1988年,张亚红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平谷一中担任音乐教师。从学生到老师,崭新的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她对接下来的人生充满着好奇,却也迷茫着。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她,成就了她一生的追求。
那时,素质教育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吹拂,北京开始进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音乐被人们重新认识,音乐老师开始承担起重要的教育职责。在当时的北京市领导的支持下,平谷中学开始筹建管乐团,而张亚红有幸被任命为乐团的负责人,年轻的她开始承担起乐团建设的所有任务。
一个毕业不久的花季少女要承担一个团队的管理工作,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更何况学校是农村校,设备简陋、训练时间少,困难挑战一下子就压到了她稚嫩的肩头。“好在,当时我正年轻。”张亚红说。
由于资金短缺,她和管乐团的孩子们没有排练场地,只能在操场上将就。看着孩子们纯真的小脸晒成圆嘟嘟的红苹果。冬天也不容易,孩子们的小手冻得冰冷,拿乐器都很困难。想到这些,张亚红说那是一种钻心的痛楚,夜阑人静时的流泪也不能宣泄。高强度的训练和巨大的精神负担,让年纪轻轻的她患上了肾盂肾炎。
成长的路上,有过几许坎坷,经历多少挫折,但它们却无法阻挡张亚红实现理想的脚步。
天道酬勤,经过艰苦的训练,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张亚红与乐团第一次登台演奏,就取得了圆满成功。热烈的掌声,领导、同事的认可,张亚红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1992年,张亚红被调到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在团委负责组织宣传工作。为了丰富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张亚红每周义务开设两节音乐作品欣赏课,好乐之风成为学校的一时之盛,在师生间蔚然成风。
这时,张亚红开始领悟到音乐和文化与学生人格养成的关系,领悟到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个音乐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必要的审美能力。”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正是这种事业心的驱使,她还没待上一年,就放弃了这份相对安逸的工作环境,转而选择了八一中学。
她承诺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管乐团之路,在音乐中寻求化育人心的力量。
爱的圆舞曲——
一路随行,学生就是她的孩子
坚持这么多年音乐教学,张亚红有着对这份事业的执着,更有着割舍不掉的对孩子的爱。
和孩子相处久了,张亚红自己已经变得像个母亲,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深深的依恋。她说:“在我的心里,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们的快乐与忧伤、成长与发展,时时刻刻牵动着她的心弦。她用真诚的心与他们交流,用热切的爱与他们呼应。
在张亚红的管乐团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男孩。他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并不知道父母已经离异的现实。当得知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的事实后,孩子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阴影。他开始自暴自弃,并开始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孩子的妈妈为此无比忧虑,甚至想放弃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有一天,张亚红接到孩子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跟张亚红说孩子、说家庭,说自己有一肚子的苦水不知该倾倒到什么地方。听着母亲哽咽的低诉,张亚红也落下了眼泪。她非常理解、同情这位心碎的母亲,更心疼受到伤害的孩子。
“作为教师我不能放弃我的学生,尤其在他最需要呵护的时候。”她对这位母亲默默做出承诺。利用课余时间,她开始主动找这个男孩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并多次就他的问题与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沟通。起初,这个男孩对于张亚红的帮助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她没有气馁,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冰冷而又叛逆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张亚红用爱的阳光拨开孩子心中的重重阴影。在她的关心与帮助下,孩子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气,学习成绩显著提升,一下子从全年级倒数跃居中上游水平。张亚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孩子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不是个案,张亚红的爱倾注到很多孩子身上。对于情感受挫的学生,她悉心呵护,给予他们真心实意的温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她自掏腰包,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忙于训练的学生,她悉心照料,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无利不起早,你图什么呢?”看到张亚红总是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对此,她总是嘿嘿一笑。她反问别人:天底下有哪个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是有所图的呢?看着孩子们享受着师爱的滋润,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犹如春苗节节拔高、茁壮成长的时候,张亚红就觉得自己已经收获幸福,没有辱没自己肩上那神圣的教育使命。
张亚红给学生渊博的知识、情感的呵护,帮助他们设计自己成长之路,在他们的人生路上甘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引路人。她的爱是雨露,是阳光,是一份理智而柔软的母爱。
教育理念的变奏曲——
尝试用音乐塑造文化品格
在音乐路上行走,张亚红渐渐意识到,音乐教育不能仅仅针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她希望通过一个个音符的组合,把其中蕴含的华夏风度传递得更加悠远。
1992年起,张亚红已经有了音乐育人的意识,但对于如何操作,她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选择八一中学还有另一层含义,她希望在一线的实践中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初到八一中学,张亚红把主要精力放在乐团建设上。虽然成绩很好,但她却依然找不到音乐育人的突破口,为此,她非常困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乐承担着最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为什么我却找不到实施的抓手呢?”这一困局的打开,多亏了101中学的特级教师章连启。
张亚红和章连启老师是有缘的,在大学实习时,章老师就是她的指导教师。看过张亚红的课,章连启很欣赏这个学生。这一天,在区内器乐比赛活动中,两人再次相遇,章老师关心地询问了张亚红的工作情况。听完张亚红的诉说,章连启语重心长地告诉她:“音乐教师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更要注重课堂教学,因为艺术团毕竟是面对少数学生,而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听到这样一句话,苦苦思索很长时间的张亚红觉得自己一下子开窍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寻的东西。”
她开始关注音乐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关注如何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来提升音乐教书育人的效果。张亚红开始了音乐课程改革的探索,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题教育。
1999年,张亚红参与“九五”国家课题“普通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其本质就是后来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在此期间,她需要代表课题组做课,教材的内容是古典主义音乐,反映的主要人物是贝多芬。
张亚红让学生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的同学选择《命运》交响曲、有的选择《田园》交响曲、还有的选择《致艾丽丝》。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学生们又开始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定学习方法。比如查资料,听作品,或向别人请教等。随后,学生们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同学以《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为依据,认为贝多芬是一个英雄;有的同学以《致艾丽丝》为依据,认为贝多芬是个感情丰富又浪漫的人;还有的同学以《小步舞曲》为由,认为贝多芬是一个高雅的绅士……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认识。通过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张亚红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每学期她都会有意安排几节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课。有的讲民族音乐、有的讲欧洲音乐、有的讲摇滚乐、有的讲爵士乐,学生真的像小老师一样,准备资料、做成课件,有文字、有音像,十分丰富。
张亚红的课堂不仅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也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她曾经设计过一堂《西方通俗音乐掠影》课,当时设计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课本中有这个单元,这是教材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对于“什么是通俗音乐”这个概念,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晰。特别是高中生,他们一方面痴迷于通俗音乐,另一方面又不了解通俗音乐的实质。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提高他们对通俗音乐的认识,张亚红选择了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代当代通俗音乐的典型内容。
上课前,她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它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其历史沿革又是怎样?
通过聆听、分析与研究,同学们踊跃表达他们的观点。当谈到爵士音乐时,张亚红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社会上,人们对爵士乐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说:“现代人基本上都喜欢爵士音乐,不喜欢的是观念陈旧的人。”还有的同学说:“我不这样认为,我就不喜欢爵士音乐,太吵闹、不高雅。”
听着同学们的争辩,张亚红心里非常高兴。她说:“通过探究,学生对通俗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基本特征、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不管是《我心目中的贝多芬》还是《西方通俗音乐掠影》。学习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组织聆听,分析、讨论、探索、研究而获得的,这是自主性学习的尝试。
在最初阶段,张亚红还是心有疑虑的。她问学生:“这样上课你们喜欢吗?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们回答:“这样的课堂能不喜欢吗?这是我们自己的课堂,有我们的观点和声音,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成长。”学生的回答,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在人们看张亚红走过来的路,满眼的璀璨风景,但事实上,她的课堂探索并非总是如此美好。“我也经历挫折,我也会遇到学生的刁难”。她说,“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化危机为契机的能力。”在她看来,很多的成功教学设计往往是在挑战中完成的,问题的出现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一次音乐课,张亚红正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及历史背景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一个学生突然打断她的话,说:“听音乐就是为了娱乐,我又不想当音乐家,没有必要知道这个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没有必要分析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听了他的话,有同学随声附和;也有同学表示反对。这位同学开始和其他人大声争辩着,有些激动,课堂上一片混乱。
课后,张亚红的心情难以平静,她意识到课堂上偶然出现的问题,虽不在教学计划中,但是这种偶发事件却是一个很好的生成式教育的契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好机会。“从教学内容上看,学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方面,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音乐审美层面的问题。”
张亚红把自己的想法和班主任沟通,于是有了一堂以“徜徉乐海,心灵翩跹”为主题的班会。学生自愿分成两组,针对“欣赏音乐作品到底要不要分析音乐要素和了解历史背景”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语言来交锋,借思想相碰撞,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在理解音乐语言、体会韵律情感中的作用越辩越明。最后,全班同学就音乐中应重视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内涵的观点达成一致。
2002年12月,张亚红在北京市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做高中音乐欣赏课,题为《又见茉莉花》,受到现场专家老师的一致称赞。张亚红说,当初设计《又见茉莉花》这节课,多少有点“较劲”的成分。
“中国民歌没有一首好听的,是世界上最难听的音乐,求您饶了我们吧。”在一次民歌赏析课上,有学生这样向张亚红诉苦。这让张亚红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民歌大多舒缓、典雅,这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不一样,但却是民族文化的集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的学生太缺乏对自己民族音乐的了解,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培养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很长一段时间,张亚红总能不自觉地想起这些话,她决心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来了解中国民歌,了解民族音乐。
在这堂课上,张亚红以聆听不同题材、风格及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了解并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她精心选择了东北和江苏两首《茉莉花》,它们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鲜明的个性,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同为茉莉花,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同时,选用《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片段,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国外,进一步深化他们的音乐体验。最后,选用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中外千人合唱《茉莉花》的情景,让学生们从这宏大的气势中,感悟到了茉莉花是美丽的,感悟到中国民歌的美丽。
课后,学生们的反映证明了张亚红的正确性。“原来中国有这么多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那么优美、动听,让我们回味无穷。”有同学这样说。而那位曾经说过“中国民歌最难听”的学生则在课后告诉张亚红:“老师,这节课颠覆了我原来对民歌的认识,我开始爱上中国民歌了。”
张亚红音乐课堂的审美和教化功能不耽于观念而是具化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她给学生问题,让他们去探索;给学生条件,让他们去煅炼;给学生机会,让他去体验。
奏响永恒旋律——
化身为桨,助力“金帆”远航
当一群人组成一个团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去努力、去拼搏时,感情自然而然就会融入进去。
之所以能够和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情感,除了张亚红对学生的爱心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金帆乐团。
八一中学的金帆乐团,在北京市乃至于全国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学生们以进入这样的一个团体为荣。用张亚红的话来说,金帆乐团是一棵大树,师生是枝是叶是花是果。
乐团中的张亚红,是领导者、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付出者、奉献者。她就像母亲一样,刀子嘴、豆腐心,苛求着每一个学生又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觉得她有一双火眼金睛,总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乐团里每个人的长处如数家珍。
其实,也并非全然如此,她哪有那样的本事,一眼就把人给洞穿?最本质的原因是她有一双对音乐敏感的耳朵、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她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柔和的光,每一次跟她交流,都能感觉到她对我们的无限期待。”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
学生王鸽子是极少数从外校进入金帆乐团的学生,说起自己的经历,她觉得或许只能用“梦幻”来形容。“其实,我也很忐忑,不知道你是否能成为金帆中优秀的一员,但我愿意做你的伯乐。”当身边传来种种猜忌和不信任的声音时,王鸽子曾问张亚红为什么冒着风险,愿意给她进入金帆的机会,张亚红如此回答。而彼时,张亚红不知道,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已是翻江倒海,满是感激,后来,王鸽子成为乐团的首席,多次随团演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张亚红的眼光。
张亚红让金帆乐团成为了这样一个地方,学生来到这里找到自己,并最终成就自己。因此,张亚红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上,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格的熏陶,这与她的教育观是相契合的:要让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涵养性灵,铸就品格。
在金帆乐团,她告诉学生要“全力以赴,看淡结果;专注过程,享受其中”。学生们说:“她无时无刻地不在用她的人格魅力和行动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不仅成为一个认真用心的人,更成为一个善于动心的人。”
中学生处在生理的发展期、心理的断奶期,往往容易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四处乱撞以求寻找到关于自我、情感、人生的答案。于是,他们张扬,他们个性,他们叛逆,他们冲动,他们不再是家长的乖孩子、老师的好学生。然而,这些不是对大人的反抗而是对成长的渴望,他们不是想挑战,而是希望去寻找另一种可能,想发展一个独特的自我。张亚红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能看透这一点,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帮他们打开心扉,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这一点,学生家长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以下是一位学生家长发自内心的一段话:
“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也非常懂事。十岁起就开始跟随乐团出国演出和比赛,一直是乐团的首席;同时还是北京市金帆奖的获得者。在小学阶段,孩子基本没有让我操过心。到了中学,开始出现了学校老师请家长的现象,让我非常震惊。所以对孩子就是不理解、失望、自责、内疚……可以说是很多感情掺杂在一起,让我无所适从。
然而,每一次跟亚红老师沟通完,孩子的眼神却是平和的,温顺的,情绪也会好很多,也会比较爱与人交流。她简直就是情绪的魔术师,总能创造一些惊喜。
直到现在,偶尔孩子会提到,有点儿想亚红老师了,不知道老师最近忙不忙,身体怎么样?有时候我鼓励他去主动跟老师联系,孩子会说,我觉得我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希望我能做得再好一些后,再跟老师联系,让老师也替我高兴。有的时候,我们在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也会说,亚红老师肯定不会这么看这个问题。或者说,不知道亚红老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所以我一直说,我的孩子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的老师。让他在青春期这段比较纠结的人生旅程里,有一个导师,可以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去改变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塑。我也非常幸运,能够让我在孩子那段非常费心的阶段,能够有亚红老师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听我诉说我的困惑,帮助孩子找回自尊与自信。我甚至不敢想象,没有亚红老师陪着我和孩子共同走过那段青春岁月,孩子今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孩子今天依然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但他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做人诚信、积极向上,也有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与亚红老师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说把金帆乐团看作是是一艘艨艟巨舰,那么张亚红是劈波斩浪的桨,是迎风舒张的帆,推开种种阻碍,带领学生向着充满希望的地平线远航,而等到他们到达的那一刻,暖暖的阳光洒在船身上,满眼金光。
[心声]
在25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之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教育是什么?音乐教育又是什么?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应该怎么教?答案是这样的:教育并非狭义的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更应该是关注生命本身,着眼当下和未来,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我热爱音乐教育,但并不奢望成为教育家,只想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享受于自己的音乐课堂,也希望这里成为学生梦想起航的地方。对于一位音乐教师而言,我的梦想便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顺应每个梦想种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自然生长,25年的时间我已经走过,未来我更愿意在我的音乐教育之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与所有同行们、所有学生们一同圆梦,看未来教育的美好风景。(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