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宝
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研读中不难发现,其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尊重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倾听、理解、包容和接纳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儿童有个性的发展。
倾听让教师走进孩子心中
每天早晨,孩子们到班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他们昨晚在家或是早晨在路上看到的事情。而这时,我总会停下手中的事,蹲下身子,认真听他们叙述,并不时表示赞同或适时提问。孩子们叽叽喳喳说完,心满意足地跑开了。
教师的倾听让孩子们感觉到了重视和关爱,让他们产生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在一对一的交流中,我为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宽松、积极的环境,激发了孩子们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兴趣。而在学习《指南》之前,我并不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孩子们找我聊天时,我甚至以“老师现在很忙,以后再说吧”为由,把孩子们打发走。
倾听让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瑶瑶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可寒假后开学的第一天,她又哭又闹,不让奶奶离开。原来,寒假中孩子父亲遭遇车祸去世了,妈妈离家出走了。
我把孩子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老师,我好想爸爸妈妈。我爸爸死了,妈妈不要我了。”这是孩子一上午说的第一句话。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努力控制住情绪说:“爸爸是去了天堂,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但他能看见你,他在天堂里也会爱你的。妈妈不是不要你,她是工作挣钱去了。”孩子懂事地点点头。后来我说服瑶瑶妈妈定期回来探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终于回来了,有时她会自豪地告诉同伴:“老师也是我妈妈!”
倾听让教师看到不足和失误
中餐结束后,浩浩闷闷不乐。我就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能不能告诉我?”我话刚说完,浩浩的眼圈就红了:“老师,我想当小助手,你总是不请我当。”为了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意识,我经常请一些小朋友做小助手,为大家擦桌子、发放勺子等。浩浩属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所以我不自觉地忽视了他。浩浩的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平时我确实给那些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青睐,而忽视了像浩浩一样能力较弱的孩子。《指南》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摸了摸浩浩的头说:“明天起,我们轮流当小助手,好吗?”孩子愉快地笑了。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失误和不足。倾听孩子的心声,让教师能更好地纠正失误,弥补不足。(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城关幼儿园)